初中教室励志语设计(隧道的尽头是亮光)

初中教室励志语设计(隧道的尽头是亮光)(1)

隧道的尽头是亮光,中职学生升学的尽头是什么?——在“学历高消费”时代“就业与升学并重”定位能使中职“鱼和熊掌兼得”吗?

2022年2月23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明确了中职教育定位的调整,从原来单纯的“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

01

“就业与升学并重”定位能使中职“鱼和熊掌兼得”吗?

“就业与升学并重”的一锤定音,说明一直在“就业”还是“升学”中摇摆不定的中职最终还是向“学历”低了头。与普通高中单一的升学相比,这一定位的转变是增强中职“适应性”的举措,使中职“鱼和熊掌兼得”,亦或是预示着职教人王学成所写的一篇文章:“留给中职的时间不多了”,还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未来之路——“综合高中”一语成谶?

我们再看2022年4月14日,微信“蜗牛快行”公众号的一篇题名为“惊呆!北京大学博士考街道办城管,95%拟录取考生为硕博,不乏国内外顶尖名校”的文章。尽管这只是个案,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并不具有代表性,但“一滴水中见太阳”,大学经过二十年的扩招,高学历事实上已无奈地走下了历史的神坛,且普通大学文凭已逐渐沦为“鸡肋”。

中职原本是由于“读书(升学)不成”,于是改为“学剑(学技能)”,没有用心学好“剑”,今天又回过头来“读书(升学)”,但是,世易时移,曾点亮不少上了年纪老师希望之灯的大学文凭,今天还能为多少中职学生铺就成功之路?

2022年4月11日,作者程静之在“三联生活周刊”发表了题名为“1076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局”文章,再次提醒人们:每年都有千万计的高校毕业生亦即高学历者而临就业问题。

尽管“元宇宙时代”还是一个概念股,但“学历高消费”时代则已成了无可辩驳的现实。

问题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和“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政策没有能使中职“香起来”,而在“学历高消费”时代,中职改走“就业与升学并重”的定位能冲出低谷吗?

如果中职职教人没有选择性“遗忘”,事实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任何时间段都没有排斥过“升学”,比如成人高校、电大就一直很“青睐”中职。也许中职职教人自身就是靠高学历而不是靠高技能找到教师这个“铁饭碗”,所以中职职教人潜意识中一直迷信高学历,在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也一直在鼓励、创造条件给中职学生升学。当然,全日制高职、尤其是全日制本科院校“青睐”中职则是近几年的事。

从以下的统计数据,我们也许明白为什么今天全日制高职、尤其是全日制本科院校也像当年的成人高校、电大开始“青睐”中职。

2021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而《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报告》显示,全国普通、职业本专科共招生1001.32万人。

同时,除了民办教育热衷办大学,办学条件比较好的中职(包括劳动口的技校、技师学院)亦把升格为职业专科和职业本科作为自己办学的终结目标。

显然,近几年全日制高职、尤其是民办全日制本科院校“关心”中职,目的并不是“救中职于水火”,使中职“香起来”,而是普通高中的生源已枯竭,某些大学要“活下去”,只能从中职“挖掘”生源。

中等职业教育被民间视为“非主流教育”“筛子底下的教育”真的是由于升学之路没打通吗?而且越是职业教育没有办好的中职学校就越卖力打“升学牌”。

据中国青年报,作者田志磊2020年的一篇调查报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人数只有35%,约65%升入高等院校,而这65%升入高等院校的中职学生,约10%升入本科院校。

以前的国家示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今天的“高水平”或“双优”中等职业学校,升学率则远高于65%,就业人数自然远低于35%。

吊诡的是:职业教育办学不理想,“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乏善可陈的薄弱的中等职业学校,尽管举全校之力走“升学之路”,升学率反而低于65%,就业率却普遍高于优质中等职校,似乎更像一间职业学校。

中职学校定位于“就业与升学并重”,就业与升学真能并重吗?最终职校只会义无反顾选择“升学”,职校之间的竞争,除了技能大赛级别比拚,未来恐怕就是上升为比拚“升本率”,学生的就业会变得可有可无或者中职学生就业完全上移到高职。

中职为了生存,想尽办法升学和升格;而高职为了生存则也在绞尽脑汁升本,“升学”和“升格”似乎成了今天职业教育的“大势”。

02

中职学校的先天缺陷,使得鱼和熊掌难以兼得

中职学校从原来单纯的“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似乎在验证世界著名学者福斯特(Phlip.Foster)的“职业学校谬误”说观点。福斯特认为:正规的职业学校先天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一是职校学生通常是一些被学术性学校筛选下来的“二等生”(我们国内一般称为“掐尾生”),二是职业学校的职业课程本身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如职业课程与受训者毕业后就业岗位上所需工作经验格格不入,所学技能往往与现实职业要求不符,三是职校的学制较长,一般要3至4年,不能对劳动力市场变化做出迅速而灵活的反应,职校往往只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设置专业课程,造成学生毕业时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对口专业的工作。

因此,福斯特认为:就业教育的重点是非正规的在职培训。企业本位的职业教育优于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发展企业本位的在职培训要比发展正规职校的“就业教育”,“更加经济、更少浪费”。

“双元制”或者“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在德国、瑞典等德语系国家成功,验证了福斯特“企业本位的职业教育优于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的观点。

中职学校多年的办学证明,在中职学校,“就业与升学”很难并重,犹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作为中职职教人当然希望自己学校培养的学生“鱼和熊掌兼得”,实现就业与升学两不误。可是我们忘记了“职校学生通常是一些被学术性学校筛选下来的‘二等生’(我们国内一般称为‘掐尾生’)”,学术能力弱并不意味动手能力就强,两者都弱的可能性更大。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权衡取舍”,“舍鱼取熊掌”或“舍熊掌取鱼”。中职学校的“先天不足”,使得“鱼和熊掌兼得”不太可能实现,事实也证明,优质的中等职校,90%以上或100%的学生选择了升学之路。总之,对“就业与升学并重”如果缺乏理性认知,中职学校极易演变成“猴子摘玉米的故事”。

中国中等职业学校之所以出现今天的困境,有中职学校自身短视的原因,但很大程度是客观因素造成的:一是劳动法规定满十八周岁才能签劳动合同,大多数中职学生毕业时年龄不满18周岁,造成企业招中职学生涉嫌违法;二是就业市场瞬息万变,而中职学校则是固定学制、固定专业、固定场所,不变很难应对万变;三是中职学校教师主流是高校毕业生,骨子里就有升学情结。定位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职学校还有动力和压力主动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弥补中职学校的“先天缺陷”,并不敢把主要资源投放在升学上。今天有了“就业与升学并重”的国家政策作为“上方宝剑”,自然会把职校的主要资源、甚至是全部资源投放在升学,“舍技能而取升学也”。

这也促使职教人需思考另一个问题:普职分流的意义何在?

03

隧道的尽头是亮光,中职学生升学的尽头是什么?

由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与普通高中趋于同质、同类,都在走升学之路,所不同的仅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没有机会上985、211大学。由于公办职业本科只占职业本科的31%,民办职业本科占职业本科69%(数据来源《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报告》),国家政策也鼓励民办教育办职业本科。如果中职学生的目标是读本科,多数中职学生只能选择读民办职业本科,而民办本科的学费昂贵,中职学生的家庭普遍比较困难,假如中职某些学生家庭咬紧牙关,让孩子交完高昂的学费读完了本科,但仍然需面对“僧多粥少”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

也就是隧道的尽头是亮光,中职学生升学的尽头仍要面对就业,对多数家庭贫困的中职学生来说,升学如果不能使他们更好的就业或是自身“眼高手低”,有可能产生更多的社会问题。

当然,普通高中升学的尽头也是就业,可在升学道路上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相比则占绝对优势,985、211的毕业文凭和公办的普通高校文凭显然比民办大学的毕业文凭更有就业优势。

当985、211毕业的大学生也需面对就业困境,拿着高职学历、民办本科学历的中职学生的就业前景又在哪?

中等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表面上看似乎在走一条“全面发展之路”,是一条中职学生通往“成功”的捷径,但最终结果必然是“自废职业教育武功”,让自身原有的“就业”优势尽失,由原先“并行者”(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转变为升学的“跟随者”。

为什么就业与升学难以并重?这事实上由“资源禀赋”决定,因为如果一间职业学校定位为就业导向,校长就必须像企业家、经济学家、教育家、技术专家那样思考问题和经营学校,因为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校长和管理层需面对。如果学校定位在升学教育,校长只需提高升学率,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就是一名好校长。但如果学校定位为“就业与升学并重”,字面上看似乎是“鱼和熊掌兼得”,可是由于受到学校自身资源和生源禀赋限制,绝大多数职业学校在实际操作中只会重容易量化的“升学教育”,而忽略“就业教育”,这在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表现尤为明显。与一般的中职学校相比,国示范中职学校除了办学条件好,相对生源也好,容易把升学率提高到90%甚至100%,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职业教育核心要素由于没有了“就业”这个依托平台,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虽然中职学生参加的是“职教高考”,似乎与普通高考不同,可不要忘记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其学习环境是以企业主导,是“工作过程学习”,职教高考依然在高考的窠臼中,且在学历、文凭越来越偏离能力和水平的今天,中职学生升学的尽头恐怕会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而所谓的“不同类型的教育”则越来越难有说服力,普职分流有可能最终演变成职教人一直努力避免的“普职分层”。

来源: 作者投稿

*声明:本文系转载,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