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与楚辞里有人文精神句子(国学儒释道之庄子)

诗经与楚辞里有人文精神句子(国学儒释道之庄子)(1)

【原文】

冉求问于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仲尼曰:“可。古犹今也。”冉求失问而退。明日复见,曰:“昔者吾问,‘未有天地可知乎?’夫子曰:‘可,古犹今也。’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问何谓也?”仲尼曰:“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今之昧然也,且又为不神者求邪!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子孙而有子孙可乎?”冉求未对。仲尼曰:“已矣,未应矣!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体。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圣人之爱人也终无已者,亦乃取于是者也。”

【析注】

未有天地:不是没有天地,而是“从来没有说天地是……如何如何”这句非常重要,全文要言。这是庄子借孔子的口来回答冉求以及今人误解所问的这个根本性原则性问题。

失问:失误的问。

物物者非物:此物非彼物,物物者:天物地物,非物:万物。引用: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地之始为无物,万物之母为有物。

物出:万物

不得先物:不得先于天地。

无已:若有似无,️无若似有。

爱人:爱人民百姓万物。

终无已:圣人无名、神人无功。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译文】

冉求问孔子说:“可知神人说的未有天地?”

孔子说:“可以。古时未有天地犹如今时未有天地一样。”冉求失误的问了这个问题便退了回去。

明日又见到孔子,冉求说:“以往我问老师,‘可知神人说的未有天地?’老师您回复学生说:‘可以,古时未有天地犹如今时未有天地一样。’要是以前我也知道也明白这样问是错误的,今时我不知道也不明白,敢问这是怎么回事?”

仲尼曰:“以前你明白,是神明先传授给你的;今时你昏昧起来,而且又是为了这种问题要来问我这个凡人!暂时勉强为你解答神人所说的‘未有天地,无古无今,无始无终’。天地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古今就像我们的子孙一样,天地从来没有古今怎么可以有古今,这个回答可以吗?”冉求没有对话。

孔子又说:“你已昏沉,所以未能回应老师!我再祥尽的说一下,不以你的今生而问寻古今的生死,不以你的古死而寻问古今的死生。依此,古今的你在死生之间有等待的时间吗?古今它们都在你的身上是一体的,所以无所生死,亦无所始终无所古今。

有先于天地所生的事物吗?天物地物它们不是古今始终这样的生死轮转不息之物啊,就像以前的你和现在的你,古今的你在轮回中不断出现不得先于天地父母之始啊,犹如这古今的你好像此时之有一样,这样的你也好似没有一样!圣人所爱的人最终也会归土轮转,你现在也应该明白神明传付你的后半句‘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是什么意思了”

【小析论】

冉求刚开始是想问孔子“神人说,未有天地,无古无今,无始无终”结果由于昏昧失误的向孔子问“可知未有天地?”这样一个半生不熟半言半语问题。后来孔子就为冉求第二次澄清这个问题,并问为什么神人说“未有天地,无古无今,无始无终”这个问题。

【概析隐义】

孔子若古今始终之主体,冉求若今之生古之死之始之昭终之昧而用。

生死时速,时无所立,万物有所生有所死,然生与死不以时论,故不问生死,亦不问古今始终之名,古今一续,始终一事,犹有似无,名殊是一。

引之言:万物齐一,名殊一物,用之不竭,寻之隐显,若有似无,终不可得。

古今始终以及生死,它们若有似无,本来就是像没有的东西一样,何来古今生死?它们都是同出而异名的东西,何名生死?它们若没有时间可以等待,如何区分谁先于谁?生死更不会有了。

这个冉求为什么会昏昧?因为人有业力会迷失自己,下世为人隔世若迷,正如菩萨隔世有迷一般。对于神明的传授有所断章取义之嫌。这个问题在现实中比比皆是,可见庄子是一位大圣人,也是大慈仁者,同样孔子也是一位解人倒悬的爱心之士,化解千人出迷途。

那么古今这个问题,就难勉涉及到了穿越,轮回这个问题,孔子就用冉求之身向冉求解释了这个千古难题“从来没有说天地是无古无今、无始无终这样的”万物若是无古无今无始无终可以,天地则不可以这么讲。

当冉求用神人说“未有天地”问他的老师时,孔子也跟着神人的节奏不加思索的说,古时未有天地就如今时未有天地一般。孔子后来自己也说了,你没有弄清神人说的话就来问这是其一,我又是一凡人,这是其二,怎么能让你明白“古今与天地有无没半点关系”所以更让你迷糊,不管古今如何演变与天地有无没有一点影响,它是我们的天地父母,永远不会因为万物、子孙的变化而无而有。就像我们头顶天而脚踏地一般,怎么能没有天地呢?无论我们是前世今生来世,以及昨天今天明天,或是早始晚终,天地仍然在而先于一切万物。况且万物本无始终,本无古今呢?若万物本无始终本无古今,那么位于万物之先的天地又怎么能没有呢?这也是本文孔子所要阐述的要点,也是神人最最原本的意。而后人就像冉求一样将原本的话整的支离破碎,不复原貌,然又能自省自正,不复昏昧。

冉求是因为自己失误而造成的昏昧,那么我们读圣贤书有失误的时候,但也要立求原文,不损原貌,悉心求证,求达于贤,问后于学,不致殊途。

可以想象,我们现在的译文是不是存在很多问题,值得反思。然而我们也要像孔圣那样爱人爱徒,需谅解他们并且要有师圣之风,孔德之容,有容乃大,也就是如此了。

感悟庄子之言,若没有信仰的力量是很难明白圣人在说什么。这里面玄而又玄的言论,自然离不开玄之又玄的生死轮回问题。那么普通逻辑是无法读懂圣人在说什么,当然也不止限于轮回,也不限于某个道理或哲学。而轮回是千真万确,而非借此论彼。

故而庄子为三玄之一的学问,自然离不开信仰的支撑,故而信字为一切学问之门,信哲入哲,信科学入科学,信玄学入玄学。信老庄则入老庄,老庄乃圣人之学,神仙之学自然离不开玄学。故而,神学玄学不信者学不得入不得。正如在白色中找绿色一样,它本身是白色的,永远也无法在白色中找不到绿色,或许可以泛黄,然非原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