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10年亚运会官方合作伙伴(亚运时光记201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曹林波

#杭州亚运会倒计时100天特别报道# 四年一团聚的亚洲体育大家庭即将在杭州迎来第19次相会,潮新闻体育报道团队也到了第9次奔赴亚运最前线的时候。虽然中国体育健儿现在奥运大把夺金都已不在话下,虽然潮新闻记者的足迹如今已遍布世界最高水平的赛场,但我们不会忘记,中国体育的崛起,正是从亚运会开始的;我们涉足国际大型运动会的采访,也恰逢亚运会起步。从钱江晚报到潮新闻,33年来,采访过历届亚运会的记者写下了各自亲历记,这些文字,如时光隧道,带我们重回那些年曾经风起云涌的亚运盛事。

曹林波

2010年广州亚运会

广州2010年亚运会官方合作伙伴(亚运时光记2010)(1)

2010年11月27日,第16届广州亚运会的圣火在广州海心沙广场渐渐熄灭,标志着这一届亚运会的成功结束。浙报集团为了能够成功报道这一亚洲综合运动会,派出了由文字记者陆毅、卢俊和和我,摄影记者潘良干、胡元勇组成的庞大记者团。

当时在前方的记者有三位文字记者、两位摄影记者,在整个浙江综合类报纸中,我们的队伍最庞大,报道力量也是最强的。在亚运会这样大型的综合性体育赛事中,采访内容多、人物多、地点分散,集团作战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亚运会的最后一天,女排的冠军归属是最后揭晓的,又是对抗老对手韩国,这场决赛一定要去现场,但是如此一来势必将错过闭幕式,许多报社的记者在那一天只能两者选其一,而我们就没有了这样的困扰。

身在采访现场,经常遇到其他国家的记者、运动员,说起中国代表团的成绩很好,都很羡慕,所以会有自豪感。

总的来说,我们的报道重点以人为本,从人出发。即使是对于中国代表团获得的金牌重点、浙江运动员有突出表现,我们的报道也不会局限于金牌和赛事的报道。比如男篮决赛算是亚运会中最受关注的比赛之一,尤其是中国男篮最终拿下冠军。但是我们在报道时的侧重点都在王治郅身上,不只是因为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亚运会了,也主要因为中国男篮是凭着他的努力,才能够最终拿下这块金牌。

另外采访的时候,我们关注热点的同时也去挖掘一些冷门的内容,挖掘一些人文内容丰富的题材,一些平时不太受到关注的代表团,一些新兴的有趣的项目。比如,我们曾经报道过没有中国队参与的壁球决赛,因为它的高科技,比赛同样很吸引人。我们还讨论过,浙江临海的一个中学有三名学生入选国家板球队,但是校长却还在担心他们的未来,等等。

在一些热门项目中,也有一些冷门的点值得关注,比如在采访游泳项目的时候,也采访了为印度拿下24年来第一块游泳项目奖牌的印度游泳运动员,这块奖牌对于他们国家的意义,相当于刘翔的110米栏金牌。

当年那届亚运会感触最大的,应该是微博的火爆程度吧。南非世界杯时,微博已经开始发挥出它巨大的传播作用,到了亚运会,随着无数中国知名运动员的微博不断更新,赛场内外的火爆场景和花絮就赤裸裸地呈现在了所有人面前,普通人恐怕是头一次可以了解到亚运会背后那么多鲜为人知又有趣的事情。

运动员们在微博上都显得特别活泼幽默,比如刘翔和史冬鹏在微博上互相调侃,中国男篮在微博上找决赛的球票等等。当时我们也发微博,被转发最多的一条是刘翔决赛的那天,不过不是与刘翔有关的内容,而是说日本的一名田径女选手的名字非常好玩,当天晚上就被转发了几百条,第二天还被大家不停地转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