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女心理师(女心理师离婚了还演恩爱的假夫妻)

《女心理师》第一个案例,患者因为患癌晚期,于是求心理师、女主贺顿对自己的一双儿女隐瞒病情,以离婚要离开他们为由,说是不想让孩子受到伤害。

女患者的孩子由此对心理师充满怒意,姐姐组织一拨小混混对心理师进行围攻,拍视频,毁谤,导致贺顿失去工作。

第二个案例,依然是孩子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现实版女心理师(女心理师离婚了还演恩爱的假夫妻)(1)

现实版女心理师(女心理师离婚了还演恩爱的假夫妻)(2)

中学生尤娜屡次自杀,闹得学校和父母鸡飞狗跳,还惊动了社会救援力量。

在贺顿的帮助下,找到尤娜这些荒唐行为背后的原因——家庭变故。

尤娜的家庭从外面看,很光鲜,父亲搞艺术,母亲能挣钱,而这对父母也都很爱孩子,对她很关心。可咨询师抽丝剖茧,揭开了尤娜父母假装的团圆把戏——他俩其实已经离婚了,但为了不影响尤娜的学习,他们还住在一个屋檐下,假装感情好。

他们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却不知离婚的事早被孩子知道,也由此引发了尤娜内心巨大的心理波动,她要死要活,就是因为对父母分开的担忧,父母关系不合,带给她巨大的不安全感。她以此行为,想将父母聚在一起。因为只有这样,她的父母才会将注意力放在她的身上,而不是各自为政,各过各的。

结果是家里的三个人都不得安宁。

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母明明感情不合,却为了孩子演戏,装恩爱,在不少影视剧中存在。比如电影《盛夏未来》中,女主陈辰的父母,与尤娜父母如出一辙,明明离婚,也都各有新欢,却在孩子面前扮演恩爱,引发即将高考的女儿一系列夫常行为,比如将答好的高考卷子上的答案擦掉,高考考得一塌糊涂。

现实版女心理师(女心理师离婚了还演恩爱的假夫妻)(3)

现实版女心理师(女心理师离婚了还演恩爱的假夫妻)(4)

所以说,孩子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家庭关系的问题。

尤娜的父亲是搞艺术的,大家知道,搞艺术的,要么一朝成名天下闻,作品因此卖大价钱,要么一生默默无闻,搞艺术的,很大一部分人心比天高,达不到理想高度,会郁郁寡欢,感觉自己怀才不遇。

嫁给艺术家(纯粹艺术家,而非急功近利的匠人)的女人,最好内心强大,要么,你可能要忍受常年清贫,要么,你能自己挣钱还能反哺对方而无怨无悔对他是真爱。如果你是一个很现实的人,那别和搞艺术的人沾边。或者,你去抓那种已经功成名就的,这样你无需忍受一长段时间的清贫。

尤娜家主要由母亲挣钱,妻子对丈夫还是有感情的,面对丈夫的冷淡和寡言,她心态是崩溃的。但她抓住的却是对方没能挣钱这个弱势,动则语言暴力,奚落训斥,说到激动处,还顺手上一大耳光,歇斯底里无法控制情绪,将尤娜父亲逼得想搬出家另住,因为只要在家,妻子就疑鬼疑神,让他不得安宁。

夫妻关系紧张的家庭,要么妻子疑神疑鬼,要么丈夫疑神疑鬼,要么互不理睬,家似冰窖。大人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无力兼顾孩子,而青春期孩子本就敏感,他们出现尤娜那样极端的情况也就不奇怪了。

尤娜妈妈的精神状态一直处于极度焦虑中,这种精神状态让尤娜害怕,也影响了她,她延续了母亲的焦虑。因而在行为上更喜欢亲近态度平和的父亲,而这又让她的母亲更紧张,感觉自己已失去丈夫又要失去女儿,心态更加失衡。

事实是,尤娜同学的父亲当年帮助过尤娜爸爸,后来其父亲去世,留下孤儿寡母生活艰难,所以尤娜的父亲对这母女俩伸手援手,能帮一把是一把。

现实版女心理师(女心理师离婚了还演恩爱的假夫妻)(5)

现实版女心理师(女心理师离婚了还演恩爱的假夫妻)(6)

其实正常夫妻有问题是要提出来解决的,尤娜妈妈暴躁易怒,尤娜父亲沉默寡言,一见尤娜妈妈就更不想说话,他不说话,尤娜妈妈就更气,就更猜忌。二人互不理解和信任,还要在孩子面前深一出夫妻恩爱的戏,难度很高,以他俩的演技也不具备。

一家家庭中有两个家庭成员出现严重的情绪出现,谁之过?

看似尤娜母亲问题最重,她的行为也确实令人不舒服,强势,控制欲,疑心病。可其实每个女人焦虑的背后,很多是丈夫的不作为。尤爸爸又有艺术的人身上那股端着的劲儿,有事不愿意跟妻子沟通,而家庭关系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又去关心和照顾另一个失去丈夫的家庭,难免令尤娜妈妈想太多,一股怨气憋在肚里,又不能朝孩子发,只能是一见老公就一股无名火起,说话夹枪带棒攻击性过于强盛。

尤娜爸爸本来不挣钱就难受,还要被妻子没日没夜一而再地伤害自尊心,一见妻子就不想说话,话不投机半句多,收到的只是更多对他的指责。

尤妈妈在感情上并不想和尤爸爸分开,在咨询室里面对咨询师的问题,她强颜欢笑苦涩的表情,出卖了她的内心。

现实版女心理师(女心理师离婚了还演恩爱的假夫妻)(7)

现实版女心理师(女心理师离婚了还演恩爱的假夫妻)(8)

可尤娜妈一贯的表现方式太糟糕,和她内心真正的想法相去甚远,她盛气凌人的样子过于可怕。她男人在这方面也不开窍,本来挣钱能力就不如老婆,老婆动则暴怒,由不得他真觉得老婆看不起自己,他只想逃离,离这个势利现实的女人远远的。

其实他们都想为孩子好,其所作所为的结果却和初衷背道而驰。

第一个案例中的母亲,希望以离婚的方式离开孩子,其实会比让孩子直面她的离世更好吗?不见得。

如果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争取多和孩子相处,让他们留下更多对母亲的回忆,比以善意欺骗去保护他们,效果更好吧。孩子在医院学会照顾和陪伴母亲,对他们心智的成长或许更有利。事实是,以离婚的假象,反而造成孩子的感受是自己被母亲抛弃,这对他们的伤害更大。姐姐像一个小太妹对心理师贺顿实施报复,就完全违背她母亲希望孩子好的初衷。

尤娜事例中,假惺惺还相爱的父母,反而造成孩子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要么,父母能改变夫妻相处的模式,多沟通,多理解,重修于好。要么,开诚布公地和孩子摆明问题,父母确实无法继续在一起生活了,但他们依然爱她,以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正视现实,比父母戴着假面具又演得不高明,要真诚得多。

父母不可能将孩子保护在真空里,生命是一种体验,酸甜苦辣悲,谁都逃不过。

现实版女心理师(女心理师离婚了还演恩爱的假夫妻)(9)

现实版女心理师(女心理师离婚了还演恩爱的假夫妻)(10)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际遇。夫妻之爱,演是演不出来的,有话好好说,孩子没有父母想象中的那么脆弱,那么经不起生活的磨砺。

结婚离婚皆需慎重。可若实在过不下去,一别两宽,也能各自欢喜。孩子,他会长大,会有自己的人生。(图片来自《女心理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