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峰王安石全集(品析王安石登飞来峰)

#中华文化传诵人#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临川人,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作品有《登飞来峰》、《泊船瓜洲》、《伤仲永》等。

飞来峰王安石全集(品析王安石登飞来峰)(1)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宋仁宗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王安石在浙江当官,在官期任满回故乡江西临川的途中路过杭州,写下了《登飞来峰》这首七言诗。此时三十岁的王安石正当壮年,有着满腔热血与远大抱负。

飞来峰王安石全集(品析王安石登飞来峰)(2)

飞来山上千寻塔

此诗的第一句飞来山上千寻塔,“千寻”二字夸张的表现出峰上古塔之高,也代表了诗人的立足点之高,给人以一种辉煌蓬勃的庞大气势。

飞来峰王安石全集(品析王安石登飞来峰)(3)

闻说鸡鸣见日升

诗的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巧妙的利用虚写的手法,写诗人在高塔上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象征着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的远大志向。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并且眼神坚毅,一往直前。

飞来峰王安石全集(品析王安石登飞来峰)(4)

不畏浮云遮望眼

诗的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浮云”表示的是诗人在改革道路上遇到的艰险与小人,“不畏”表现的是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决心。

飞来峰王安石全集(品析王安石登飞来峰)(5)

自缘身在最高层

从全诗来看,本诗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是意蕴深沉、豪气满怀。本诗蕴含着一种站的高才能望的远,不畏艰难险阻,对前路充满信心的人生哲理。简言之,“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读完此诗,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在他意气风发之时的远大抱负和对改革的坚定决心,还能够启发到我们自身。我们要心存美好的愿景,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理想如日升般朝气蓬勃一片光明;在新时代,面对未来的挑战和艰难险阻,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以上图片均为本诗所作原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