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年轻的时候(青莲剑仙李闪闪)

李白:没有归来,一直少年(二)

李白 年轻的时候(青莲剑仙李闪闪)(1)

二、侠客心胸

我虽然不玩游戏,但却知道我们的李白在2016年就已经出现在王者荣耀的手游里。而且一经推出,就得到玩家们的一致推崇。

在游戏里面,他的人物设定是武艺高强的刺客,形象酷炫至极。人称李闪闪,也叫青莲剑仙。“侠客行”和“将进酒”是他拥有的两大技能,据说他还有其他更厉害的手段。

诗仙,酒仙,这人们都知道,怎么,他难道还是一个使剑高手吗?不然人们怎么称呼他为剑仙?既然是刺客,当具备一剑封喉的力量吧?

事实上,李白就是我们心中最羡慕的游侠少年,他可以骑最烈性的马,写最豪气的诗,喝最醇美的酒,舞最不凡的剑。行于江湖之上,在谈笑之间,就可以把路遇的不平全部摆平!

有诗为证:

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鬃。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结客少年场行》

这简直就是古龙小说里闪闪发光的英雄少年啊!你看他骑着有着绿鬃和黄金瞳的宝马,穿着镶嵌着珍珠的锦袍,腰间佩着长剑和匕首,在霞光万道的清晨中纵马疾驰,衣带随风飘扬。和他交往的都是剧孟一样的豪杰人物,绝非秦武阳那样的伪壮士,他们“相逢意气为君饮(王维)”,一同拔剑御敌,有着不可一世的英雄气概。

鲜衣怒马,雄姿英发,他就像清新蓬勃的黎明,充满了希望。这样的李白总会让我们想起许巍的歌: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

看一看世界的繁华

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

……

年轻的我们,轻狂是我们的标记。想着能听从自己的心去远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时候我不免想,曾经“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假条那么火,可能就是这个假条背后的任率让人羡慕吧?毕竟大多数的人都在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活着,很少能那么任性。而李白的“任侠”,那份疏狂肆意,在我们的心里自然而然就会碰撞出火花。

我们喜欢李白,可能就是喜欢他一直过的都是我们向往的理想生活。比如说这个发光的侠客梦,作为年轻人,谁的心里没有住过一个令狐冲或者花无缺呢?但也仅此而已。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由以上句子可知,我们的侠客李白是认认真真学过剑的,剑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那么他的剑法怎么样呢?一定像他诗里描绘的那样,能“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吧?在知道他学剑之后,这个问题就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李白 年轻的时候(青莲剑仙李闪闪)(2)

而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说说他的剑术老师裴旻。

裴旻,唐开元间人,据记载曾官至“左金吾大将军”,在《朝野佥载》中载:“裴旻与幽州都督孙佺北征,被奚贼所围。旻马上立走,轮刀雷发,箭若星流,应刀而断。贼不敢取,蓬飞而去。”

当他与孙佺被敌人包围之际,对方乱箭如雨,疾如流星,他马上运刀如雷霆,箭都应刀而折。这样的神勇,竟把贼人都吓跑了。

可见这个人真的是武功高强。但他为世人推崇的并不是刀法,而是剑术。在当世他就已有“天下第一剑”的美誉,颜真卿,王维都曾作诗赞颂他的剑艺,甚至传说唐文宗也曾向全国发过一道诏书,御封李白的歌诗、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大唐“三绝”。能与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媲美,可见其在剑术上的高深造诣。

在《独异志》中也记载着他剑术高超的一个故事:

开元中,将军裴旻居母丧。诣道子(画圣吴道子),请于东都天宫寺画神鬼数壁,以资冥助。道子答曰:“废画已久。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励,就通幽冥。”旻于是脱去服,若常时装饰。走马如飞,左旋右抽,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漫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入,观者千百人,无不凉惊栗,道子于是援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道子平生所画。得意无出于此。

裴旻为了超度母亲的亡魂,特意去请画圣吴道子在洛阳天宫寺作些壁画。吴道子希望他能舞剑一曲,来启发自己。裴旻当然义不容辞,立刻换上平常的衣服拔剑起舞。只见他运剑如飞,随意左右,忽然“掷剑入云,高达数十丈”,然后手持剑鞘信手一接,这剑竟能应声入鞘。众人看得莫不心惊胆战。画圣深受启发,运笔如风,所作之画,为平生最得意的作品。

有道是“名师出高徒”,而学剑又是李白的兴趣所在,自然李白的剑术也应该不错。他后来竟能开宗立万,自收门徒,也足以证明这一点。有一首诗就是他写给自己徒弟武谔的作品。

《赠武十七谔并序》

门人武谔,深于义者也。质本沉悍,慕要离之风,潜钓川海。不数数于世间事。闻中原作难,西来访余。余爱子伯禽在鲁。许将冒胡兵以致之。酒酣感激,援笔而赠。

马如一匹练,明日过吴门。乃是要离客,西来欲报恩。笑开燕匕首,拂拭竟无言。狄犬吠清洛,天津成塞垣。爱子隔东鲁,空悲断肠猿。林回弃白璧,千里阻同奔。君为我致之,轻继涉淮原。精诚合天道,不愧远游魂。

徒弟武谔竟要冒着危险,到沦陷区去救出老师的孩子。除了艺高人胆大外,对老师的感佩也在其中,如果李白剑术平平,想来武谔当不会如此。

由此可知,李白剑术高超固然有他天生语言热情的成分,但总归是不可抹杀的事实。

可是仅仅是剑术了得还不能算是侠客,这只能算是具备了成为侠客的基本功,要想做人人仰慕的侠客,更难的是要具备侠客的心胸。而这样的心胸,诗人中也只有李白最突出。

李白 年轻的时候(青莲剑仙李闪闪)(3)

他看轻名利,重视友情。与朋友交,重然诺,轻生死,肝胆相照。能平交王侯,也不贱视屠狗之辈,反而会感动于这些草莽人物的光辉。

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又昔与蜀中友人吴指南同游于楚,指南死于洞庭之上,白禫服恸哭,若丧天伦。炎月伏尸,泣尽而继之以血。行路间者,悉皆伤心。猛虎前临,坚守不动。遂权殡于湖侧,便之金陵。数年来观,筋骨尚在。白雪泣持刃,躬申洗削。裹骨徒步,负之而趋。寝兴携持,无辍身手。遂丐贷营葬于鄂城之东。故乡路遥,魂魄无主,礼以迁窆,式昭明情。此则是白存交重义也。

这段《上安州裴长史书》中的文字,记录了侠客李白的朗阔心胸。

其一是他的“轻财好施”。从前他东游维扬的时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三十万金就被他疏散一空。凡是落魄的朋友,他都会仗义疏财,慷慨解囊,倾情相助。

三十万金什么概念?据人考证放到现在当以亿计。钱在他的眼里就是这样不值钱,因为他自信“千金散尽还复来”。朋友之间的欢聚才更应珍惜。所以“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他觉得自己的朋友也应该像自己一样,即使是“五花马,千金裘”这些宝物也都可以拿来去换美酒!

而他身边的朋友确实也是如此对待他的,不止是岑夫子、丹丘生。相传四明狂客贺知章一见到李白,就惊为天人,称他为“谪仙”。一心接纳,但随身竟没有带多少银子,于是立刻解下随身佩戴的金龟当了,然后买酒相欢。

这样于钱财上的散漫,可以说是盛唐雍容大度的时代风貌,在后世这样的故事基本上就只是故事,而很少能够再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了。

当然更多的还是他天性疏朗的原因,毕竟盛唐能一年散尽三十余万的也只有一个李白。

其二就是他的“存交重义”。与他同游的好友吴指南暴死于洞庭,李白抚尸痛哭以至泣血,行人路过无不为之悲伤。虽然有猛虎前来,李白也没有畏惧逃开,还是坚守在朋友身边。后来因为要去金陵,才不得不把朋友暂葬在此处,自己发誓一定会回来将好友好好安葬。

数年后,他果然又回到此间,剖坟觅尸之后,发现朋友的尸骨还没有完全腐烂。就含泪以刀剔除腐肉,清洗干净,用布包裹,然后背着友人的尸骨徒步远足,昼夜从不离身。只是千里路遥,终难如愿归乡,就在鄂城之东选好一处墓地,借钱将他依礼安葬。

这件事也被他的粉丝魏万记载在《李翰林集序》里:“(李白)与友自京徂扬,路亡权窆,回棹方暑,亡友糜溃,白收其骨,江路而舟。”和前面所述时间上略有出入,想来是两个人把酒相欢之时,李白对魏万随意言及,却被魏万深深地印在了脑子里。

我们常说有的人对朋友义字当先,可以为友人两肋插刀。而李白这个千里背骨的故事又该怎样褒扬呢?李荣浩在歌曲《李白》中说“如果能重来,我要做李白”,而我却要说,做不成李白,做李白的朋友也很好啊!因为他实在是个可以生死相托的人。

而其三是最重要的,侠客李白的心胸,并不只是江湖豪客的快意恩仇,他的侠客心胸用金庸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的侠气是时刻与为国建功立业联系在一起的。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他的目光所及并不在个人恩怨,他更想的是“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为自己心爱的大唐开疆拓土,扫清边患。

在他的《侠客行》一诗中,他将这样的心胸倾露无遗。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诗中的侠客赵客,头系胡缨,腰佩吴钩,白马银鞍,扬鞭疾骋,真的是英姿飒爽,豪气纵横。他武艺高超,恰如庄子笔下的人物,能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而且品德高尚,淡泊名利,功成而能身退,潇洒而无比逍遥。

在依次刻画了他的外形、武技、品德之后,李白用了历史上信陵君围魏救赵的故事,盛赞信陵君的门客朱亥和侯嬴。他们和信陵君脱剑横膝,交相欢饮。几杯酒喝下去,就慨然允诺,愿为知己者死,这诺言比五岳犹重,意气可贯长虹。后来在危难之际,他们不计利害,挺身而出,以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许诺。虽然身死,却侠骨留香,永载史册,成为美谈。

李白 年轻的时候(青莲剑仙李闪闪)(4)

而李白就如同这诗中的少年英侠,渴望能遇到信陵君那样的明主,愿意像朱亥、侯嬴一样助其成就千秋功业。

这才是侠客的心胸,不纠结于江湖仇怨,个人的逞强使气;而是从国家大义出发,能慷慨报国。“毛公一挺剑,楚赵两相存”!像毛遂那样拔剑一怒,两国得以太平,这才是侠客的大境界。

在他的《司马将军歌》里,他豪情万丈,慷慨高歌:

狂风吹古月,窃弄章华台。北落明星动光彩,南征猛将如云雷。手中电击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

倚天剑在手,谁与争锋?

挟排山倒海之势,他要力斩长鲸。已没有什么能阻挡住他,还有他的剑。

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为了这个理想,竟梦了一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