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其实是一个挺注意细节的人(郭德纲第一个不吃)

——记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杨振华坎坷的艺术道路

几年前,我刚刚接触网络平台,曾留言:“想听杨振华、金炳昶的相声。很多年听不到他们的相声了!想当年,他们给我们那代人带来多少欢乐啊!《下象棋》、《九子成灾》等等,百听不厌。他们的相声,不同于所谓大师,要铺垫好久才有一个包袱,而是笑料不断,讽刺性极强,令人捧腹。遗憾的是,有大人物对号入座,将其封杀!”

郭德纲其实是一个挺注意细节的人(郭德纲第一个不吃)(1)

现在来写杨振华,是缘于在有关郭德纲的文章评论区,总有钢丝言之凿凿地说郭德纲是新时期第一个不吃“皇粮”的相声演员。出现这样的说法极大可能是无知,所以有必要告诉大家: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杨振华才是第一个不拿国家一分钱的相声名家,而且拒绝低俗,凭藉出色的表演赢得市场。

说起来,我与杨振华还有过一面之缘呢!

1984年7月下旬,在销声匿迹近两年后,杨振华又奇迹般地出现在相声舞台上。当时,他以北京市曲艺团成员的身份到东北长春与观众见面,与儿子杨青搭档演出了《笑语欢歌》、《霍元甲热流》等相声,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演出结束后,我在杨振华下榻的长白山宾馆与他进行了一次长谈,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情。

“‘大裤衩子’东山再起,杨振华在沈阳待不下去了,到张家口跑单帮去了!”那几年,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了城市乡村,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杨振华笑着对我说:“我创作的相声《特殊生活》中的‘大裤衩子’生活中确有其人。此人是个电工,‘文革’中靠造反起家,当上了市委书记。粉碎‘四人帮’后,他被清查出来,免职回去当工人。我在相声中揭露了他极其一伙追随‘四人帮’干的罪恶勾当,他自然对我恨之入骨。这些年,‘大裤衩子’倒没上台,但他提拔的那些造反派哥们还有人在台上呢!他们总要找机会‘报答’我,去年还给我造了不少恶毒的谣言呢!”

郭德纲其实是一个挺注意细节的人(郭德纲第一个不吃)(2)

杨振华与金炳昶

杨振华在说这些话时,语气是轻松的,但我却感到分量很重:“三种人”并未绝迹,清查工作一定要彻底,否则后患无穷啊!

“你出走沈阳是‘大裤衩子’一伙逼的么?”“主要责任倒不在他们,而是我‘自作自受’!”杨振华自我调侃地答道。

原来,事情的起因是在1980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不吃大锅饭,砸碎铁饭碗》的文章。当时,杨振华正在北京参加一个座谈会,文化部的领导同志请杨振华表个态:作为文艺工作者应该怎么办?杨振华回答道,回去就考虑这个问题。按说,他完全可以等到上级有了一定章程再做决定,可他是个急性子,回到沈阳不久,就打了一个报告给单位领导,提出“不要国家一分钱,办个新型曲艺团,开展艺术大竞赛,争为四化做贡献”的口号。这个报告一下子捅了马蜂窝!“杨振华骄傲到了极点!”“杨振华不要党的领导!”“杨振华走资本主义道路!”种种罪名铺天盖地而来。于是,涨工资没有他的份儿了,省人民代表资格也被取消了,全团大会上还受到点名批评。

遭受着巨大压力,杨振华找有关部门希望得到支持与帮助。被当作“足球”踢来踢去后,他终于得到答复:你要搞经济承包,就得辞职!事已至此,骑虎难下。杨振华只好背水一战,丢掉铁饭碗,辞职。

郭德纲其实是一个挺注意细节的人(郭德纲第一个不吃)(3)

辞职后,杨振华在沈阳难以安身,只得远走张家口。几年后,艺术团体搞承包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但当时不行啊!杨振华只是大胆地提出想法就得背井离乡!

杨振华告诉我,庆幸的是,他提出的打破“大锅饭”,“不要国家一分钱”的改革艺术团体管理体制的想法,得到了河北省委领导同志的热情支持。1981年“杨振华相声艺术团”在张家口正式成立。由于这是国内第一家私人性质的艺术团,在办理营业执照时,遇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情况。当时,工商部门的表格根本没有这个类型,可省里领导发了话又不能不办,于是就让杨振华填《外国人工商注册表》。说到这里,杨振华哈哈大笑:“我是第一个享受外宾待遇的中国人啊!”所以说,现在有人说郭德纲是第一个不吃皇粮的相声演员,假的!这事儿杨振华早在40年前就干了,他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成立之初,全团只有10个人,按劳取酬,按艺术表演水平分成。一年时间,他们就向国家上缴税款两万五千多元,个人基本都成了万元户。这支精干的队伍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走遍22个省市自治区,深入厂矿、农村,共演出300余场。其间,他创作演出的《笑语欢歌》开启了载歌载舞的相声,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还为他们拍摄了彩色纪录片《笑语欢歌》。

郭德纲其实是一个挺注意细节的人(郭德纲第一个不吃)(4)

正当人们热情地关注着杨振华相声艺术团时,这个团体突然在1982年9月宣布解散!有报刊说是由于杨振华的身体欠佳,明白人自然不信。谈及真正的原因,杨振华气愤地说,是因为团里混进了一个“坏蛋”。此人原在沈阳变魔术,经人介绍来到杨振华相声艺术团管业务。最初,他卧薪尝胆,装出踏实肯干的样子,骗取大家的信任。站稳脚跟后,他便现出了原型,利用工作之便,以权谋私,到处搞不正之风,搂钱行骗搞女人,无所不为。受到他的影响,团里一些人也开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些人甚至与其同流合污。一时间,原本红红火火的团体被搞得污七八糟,乃至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只好散伙了事。

“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杨振华颇有些自责地说,“我是搞艺术创作与表演的,对管理是外行,缺乏组织能力,加上团里建制不全,没专人负责人事审查,结果用人不当,让坏人钻了空子,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总结这次教训,我认识到,任何一个艺术团体,实行经济承包后,眼睛不能只盯着艺术上,还要抓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有党的领导与支持!”

相声艺术团解散后,46岁的杨振华成了“待业中年”。他希望在文化中心北京找个落脚的单位,发挥自己的艺术专长。此后两年,他先后联系了许多单位,大部分都表示愿意接纳,有的连房子都为他准备好了。有好几次他都要去上班了,然而,不是有人横加干涉,就是有人竖加阻挠,最终都告吹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没有按照行规去相声界的权威那里“拜码头”。

北京市曲艺团团长于真听说了杨振华的情况,果断决定,邀请他进京到曲艺团工作。为了防止节外生枝,1984年6月中旬,北京市曲艺团与杨振华在北京市西城区法律顾问处签订了为期5年的合同。合同规定,给杨振华艺术六级待遇,三间一套的住宅。尽管这一举措惹来一些人的非难,说什么做法没有先例,推而广之会乱套云云。于真态度坚决,说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顶住了压力。杨振华相信法律,也相信于真这个老革命。报道后,他把流言蜚语甩在北京,背上吉他随演出队奔赴东北。

谈到这里,杨振华感慨地说:“北京市曲艺团收留了我这个有争议的人,不怕惹来麻烦,我发自内心的感激,我要在实际工作中加倍努力来回报,证明于团长的决定是正确的。”由于老搭档金炳昶舍不得铁饭碗,没有与他同行,这次东北之行,他只好与儿子同台演出。

几年后,杨振华终于被“挤”出了北京城,又开始如同流浪艺人一样东奔西走。由于接到了“红头文件”,那时北方大城市的舞台几乎都对他关上了大门,他只能去小城市甚至县城、农村演出。

1989年6月,53岁的杨振华回到沈阳。沈曲并没有接纳他,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还是一个个体户。1993年应黄一鹤之邀参加春晚,他以一段《八字迷》(原作崔立君)出山,重铸辉煌,迎来了相声艺术的第二个春天!《你以为你是谁》、《动物世界》、《常回家看看》、《富了以后》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2000年他表演的相声《你以为你是谁》获中国曲艺牡丹奖。

杨振华表演的相声大都是他自己创作的,内容多以关注现实为主,语言风格讽刺意味极强。他先后合作过的演员有金炳昶、崔福祥、杨瑞库等。如今,杨振华的老搭档金炳昶已经作古,再也看不到他们珠联璧合的演出了,令人唏嘘!

郭德纲其实是一个挺注意细节的人(郭德纲第一个不吃)(5)

2000年杨振华被授予“沈阳百位曲艺名家”称号,2001年获中国曲艺家协会颁发的新中国曲艺五十年特别贡献曲艺家称号。2004年《杨振华表演相声精品集》一书影像制品《杨振华百集传统相声》出版发行。

杨振华深受辽宁乃至全国人民的欢迎。即使在人生低谷,凭着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他仍然在寂静中为人民群众奉献精彩演出,堪称平民艺术家。去年,85岁的杨振华发声:只有低俗的人,才说低俗的相声。

出生于1936年4月4日的杨振华,即将迎来86周岁的生日。让我们提前向老艺术家送上真诚的祝福:寿比南山,艺术青春永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