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里有哪些比较凶猛的鱼(宜昌出现银鲴鱼群)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域内蕴藏着全国最大的水网系统,400多种鱼类在此繁衍栖息,白鱀豚、长江江豚等珍稀哺乳动物赖以生存,堪称是全国的生态资源库。

长江里有哪些比较凶猛的鱼(宜昌出现银鲴鱼群)(1)

自打禁渔以来,长江河湖的生物多样性不断完善,禁渔见效的现象接二连三发生。据长江护渔员刘成林介绍,宜昌江段在禁渔后就出现了鱼群大量聚集的现象,这还是他20多年来第一次见。据观察,鱼群排队沿江游动,在岸边形成了宽一米、长百米的队伍估计数量有上万条

长江里有哪些比较凶猛的鱼(宜昌出现银鲴鱼群)(2)

长江再现银鲴鱼群,恢复效果超出想象?

事实上,江边出现的鱼群是长江中的银鲴,别名密鲴、白尾,最大体重可达270克。

别看银鲴个头小,但在禁渔之前,它可是渔民重要的捕捞对象,种群数量多,产量并不低。在繁殖方面,银鲴和四大家鱼一样都要求洄游履历,怀卵量因体型大小而异,大致在0.5~5.5万枚之间,卵子排出后在漂流环境中孵化。

长江里有哪些比较凶猛的鱼(宜昌出现银鲴鱼群)(3)

银鲴/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上个世纪,过度捕捞是长江渔民在竞赛中的常态,银鲴和铜鱼、圆口铜鱼、大口鲶等优势鱼种的产量逐渐走低。1988年,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彻底阻断了银鲴的洄游通道,宜昌上游的产卵场被束之高阁,这是导致银鲴、四大家鱼减少的主要原因。

长江里有哪些比较凶猛的鱼(宜昌出现银鲴鱼群)(4)

在短期内,长江水利工程对鱼类的影响难以消除,但好在生产性捕捞得到了控制。三年之前,长江重点水域开始全面禁捕,相当于减少了1000吨的银鲴捕捞量,目前鱼群的恢复“已经超出了想象”。整体而言,银鲴的处境可谓是“喜忧参半”。

长江里有哪些比较凶猛的鱼(宜昌出现银鲴鱼群)(5)

值得庆幸的是,葛洲坝的下游还存在银鲴的产卵场,自然繁殖还未中断。在自然条件下,银鲴两年即可发育成熟,一年繁殖一次,长江禁渔期间至少可繁殖5代。而实际上,银鲴受到“繁殖保护”的时间远超十年,因为葛洲坝下还建有中华鲟的自然保护区域,其中从大坝到古老背江段(30km)是核心保护区,原则上是永久性禁渔。

长江里有哪些比较凶猛的鱼(宜昌出现银鲴鱼群)(6)

可以预见,银鲴资源的恢复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按照护渔员的说法,这次银鲴聚群的现象是20多年来首次被发现,那为何之前没有?估计是和数量有关。只有银鲴的种群恢复到了一定的规模,江边的鱼群才能达到“肉眼可见”的程度,后续的效果值得期待!

长江的鱼类资源有多丰富?最大的鱼有多大?

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地跨三大地势阶梯,激流、静水、浅滩、深潭等生境应有尽有,环境复杂多样,是全球公认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

长江里有哪些比较凶猛的鱼(宜昌出现银鲴鱼群)(7)

长江的鱼类资源有多丰富?根据上世纪80年代的资源调查,长江流域共分布有400多种鱼类,此后的调查中又有所发现、有所补充。根据《环境科学研究》在2020年的报道,长江的鱼类物种现达416种,约占全国淡水鱼总种类的40%

长江里有哪些比较凶猛的鱼(宜昌出现银鲴鱼群)(8)

和其他大河相比,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始终在第一梯队,仅仅是胭脂鱼、鳡、鳤、刀鱼等特有鱼种就有170多种,远超其他河流。例如:黄河的鱼种总数只有147种,黑龙江为132种,淮河为113种。长江堪称中国生态的瑰宝,保护了长江,就相当于保护了一个生物资源的博物馆!

长江里有哪些比较凶猛的鱼(宜昌出现银鲴鱼群)(9)

长江中不仅鱼的种类多,而且数量多、个体大。1950年代,淡水养鱼业深陷苗种之困,人们只能从长江中采捕野生鱼苗,彼时长江的捕捞业撑起了淡水渔业的大半边天。据资料记载,长江的渔获产量曾占全国总量的63%~64%。单从这一比值来看,长江无愧于“淡水渔业摇篮”的称号。

长江里有哪些比较凶猛的鱼(宜昌出现银鲴鱼群)(10)

历史上,长江干流还曾创下过42.6万吨的渔获成绩,鱼的数量多到无法统计。在众多的渔获中,不乏1米多长的野生“鱼王”,包括四大家鱼、大口鲶、鳡鱼等等,但最大的还是要属长江中的两种鲟鱼:白鲟和中华鲟。

白鲟是长江中的顶级捕食者,在四川渔谚中被指描述为“万斤象”,2~3m属于常规的幼龄鱼,成年后可长到4~6m。目前记载的最大一条白鲟体长为7m,体重907公斤,是目前已知的长江中最大的鱼类。

长江里有哪些比较凶猛的鱼(宜昌出现银鲴鱼群)(11)

据资料记载,50~60年代时江中的白鲟还寻常可见,每年的捕捞量达600~700尾,总重20~30吨,其中大部分属于误捕。到了70~80年代,白鲟的繁殖通道受阻,种群数量开始减少,1994年之后,白鲟似乎在江中销声匿迹了。

最后一条白鲟发现于03年1月24日,距今已有19年。当天四川南溪的一位老渔民察觉渔网中有异动,发现是白鲟后赶忙联系当地渔政。这是一条体长3.52m、重150公斤、腹中明显怀有鱼卵的雌性白鲟,等到专家赶到后,这条白鲟已经非常虚弱,鱼肚不停地翻白。专家组丝毫不敢懈怠,紧急救护了4天3夜,最终将其放归长江。

长江里有哪些比较凶猛的鱼(宜昌出现银鲴鱼群)(12)

按照性腺发育规律,这条白鲟本应在当年3~4月份产卵,但放生后江面并未测到任何的繁殖信号。根据《整体环境科学》的报告评估,白鲟或已在2005~2010年灭绝,活了1.5亿年的白鲟未能幸免于生存危机。

白鲟之后,最大的“鱼王”当属中华鲟。中华鲟被誉为“长江鱼王”,常见体长为1.5~3m,体重50~300公斤,最大可达600公斤。值得庆幸的是,中华鲟赶上了长江禁渔的“救护车”,全国放流的鱼总量已超过700万尾。但愿在禁渔期间,野生的中华鲟能实现自然繁殖,让“鱼王”的野性基因永久延续!

长江里有哪些比较凶猛的鱼(宜昌出现银鲴鱼群)(13)

除了鱼大、鱼多,更重要的是鱼类的完整性?

为评价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生物完整性指数(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简称IBI指数),具体到江河生态系统,则多使用鱼类完整性指数,即F-IBI指数。根据健康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极好、好、一般、差、极差、无鱼

长江里有哪些比较凶猛的鱼(宜昌出现银鲴鱼群)(14)

鳤鱼

根据2008年的评价结果,长江上中下游的鱼类完整性指数基本都处于“一般”的等级,三峡库区、湖口江段的个别年份还出现了“”的等级。

2020年的新一轮报告则显示,目前长江干流基本仍处于“一般”的等级,长江口鱼类完整性指数已转为“”。在重要的支流和湖泊中,除汉江以外,其他均为“一般”等级。

长江里有哪些比较凶猛的鱼(宜昌出现银鲴鱼群)(15)

长江的F-IBI指数仍不容乐观,现状值得深思。目前正在实施的长江禁渔,针对的是鱼类资源衰退的问题,能显著增加鱼的资源和数量。但是要提高鱼类的完整性指数,还必须要改善鱼类的栖息环境,一是要提升水质,二是要保护湿地。

首先是提升长江的水质。长江流域河湖密布,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805个,总水面1.7万平方公里,这些湖库或是封闭水体,或通过水闸/河道和长江沟通,水体交换率低,滞留时间长,很容易因周边城镇的废水排放而产生氮磷污染。

长江里有哪些比较凶猛的鱼(宜昌出现银鲴鱼群)(16)

调查显示,目前长江湖库的富营养化趋势明显,透明度高的瘦水湖泊基本消失,轻度富营养化湖库已成为主体。以三峡水库为例:自2003年蓄水以来,库区支流流速变缓,自净能力下降,像大宁河、澎溪河、小江、香溪河等已经发生多次局部水华,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长江里有哪些比较凶猛的鱼(宜昌出现银鲴鱼群)(17)

三峡水库流域图

为解决水华的隐患,一方面应从源头入手,提高生活、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加大污水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可尝试生物治水的方式,通过放流鲢鳙、银鲴、鲤鱼等减轻水体的氮磷负荷,既能改善水质,又能创造经济效益,一举两得。

长江里有哪些比较凶猛的鱼(宜昌出现银鲴鱼群)(18)

鲢鳙净水,一举两得

其次是要保证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堪比“长江之肾”,不仅能拦截污水、净化水质,还能为鱼类提供产卵场、为鸟类提供越冬场。历史上,围湖造田一度导致长江的天然湿地被大量侵占,洞庭湖、鄱阳湖的湿地面积不断萎缩,河湖关系愈发紧张。

长江里有哪些比较凶猛的鱼(宜昌出现银鲴鱼群)(19)

为还原长江的生态轮廓,需要重视湿地的保护。湿地不仅是鱼鸟栖息的家园,还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有助于拦蓄并削弱长江洪峰,改善局部气候,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保护湿地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总结

长江禁渔、生态保护事关你我,也事关子孙后代,现在开始保护还不算太晚,长江刀鱼、鳤鱼等物种均有望借机恢复。

总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江的生态画卷正在如愿展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