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一个月长胖10斤正常吗(宝宝怎样喂个高)

养娃不简单,尤其是宝宝出生后的喂哺问题成为很多新手爸妈头疼的难题。一方面宝宝成长发育的黄金期不容错过,另一方面宝宝身体娇弱性和承受能力又得考虑,不然易造成积食、绿便、腹泻、便秘等问题,甚至导致营养不良、过度肥胖等危害。如何合理喂养2岁内宝宝,才能个高、免疫好、不虚胖?快往下看!

小孩一个月长胖10斤正常吗(宝宝怎样喂个高)(1)

宝宝白白胖胖就是好?

白白胖胖的乖萌宝宝很招人喜爱,很多新手家长都以自家宝宝吃得多、长得快、长得胖为傲;而如果自家宝宝看起来不长肉、比较瘦小,家长们就会很着急愁苦,甚至觉得在宝妈群中“没面子”,便让宝宝多吃点、再多吃点。

还有部分新手家长患得患失,总会认为宝宝没吃饱,吃完母乳还差一口,要再喝点奶粉才行;更别说爷爷奶奶等长辈,护娃心切,说母乳或奶粉都是水,宝宝一哭就是饿,一直要让宝妈给娃喂奶,冲奶时也有意无意要冲浓点。

……

但是:宝宝哭就等于饿?宝宝吃得多就是好?宝宝长得胖就等于健康?

有位家长反馈,宝宝哭了就喂奶很管用,从出生到满月足足长了6斤多!看家长当时的语气,很高兴、很自豪,但是我们以足月新生儿标准体重约3.3kg来算,宝宝现在1月龄,体重已经超过6.3kg。参考国家卫生部制定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1月龄男女宝宝的平均体重分别为4.51kg/4.2kg。而这位宝宝的体重已经超过最高标准差 3SD(中位数以上三个标准差),超出平均体重3.58-4.2斤,仅有约4.6%的宝宝在此区间!这属于典型的过度喂养,宝宝超重了呀!

小孩一个月长胖10斤正常吗(宝宝怎样喂个高)(2)

警惕过度喂养危害大!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2019年世界儿童状况:儿童、食物与营养》报告显示,肥胖、超重正在快速发展,并作为“营养不良的三重负担”之一困扰着全球儿童群体;而在中国,2002-2012年6岁以下儿童的肥胖超重比例从9.2%上升到11.5%,7-17岁儿童从6.6%上升到15.8%。

宝宝肥胖超重问题越发显著,这一方面多是由于儿童时期不良饮食习惯导致,另一方面也可能跟婴幼儿时期过度喂养造成的超重基底有很大关联[1]。相关研究表明:过度喂养导致宝宝肠胃超负荷运转,产生心脑供血不足,并可能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肾脏功能障碍等疾病风险,还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引起性早熟等;而宝宝太胖、动作笨拙,运动能力发育落后,就会越来越胖,进而在心理方面产生自卑等情绪[2]。

宝宝健康茁壮成长,是每位宝爸宝妈所期望的,但是吃太多、长太胖≠健康,过度喂养会对宝宝造成后续的系列性危害!尤其是2岁内宝宝,到底该怎么科学喂养?

小孩一个月长胖10斤正常吗(宝宝怎样喂个高)(3)

2岁内宝宝怎么喂不虚胖?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妇幼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曾果教授表示,“很多时候不是宝宝的问题,而是妈妈的问题”,宝宝喂养问题的复杂性,也可能是来自家长本身的焦虑情绪,参考中国营养学会的婴幼儿喂养指南来科学喂哺,宝宝不虚胖、家长更轻松!具体怎么做?

【 “按需喂养”过渡到“按时喂养”】

宝宝哭并不代表就是饿,也可能因为尿布湿了、困了、不舒服需要安抚等,而没搞清楚为什么哭,只是一味喂奶“敷衍”,让按需喂养变成“安抚奶”、“点心奶”,轻则容易导致宝宝积食、胀气,重则产生上述长期喂养过度危害。那如何做到科学地“按需喂养”呢?

家长得真正了解和正确判断宝宝的“需求”,参考宝宝的“回应”来顺应喂养。宝宝饿了和饱了都有哪些“信号”呢?

→可能饿了:

  • 平躺时,头总是左右转动,张开小嘴巴,像是在寻找什么;
  • 吮吸嘴边物品,比如衣领、袖口、被角,还吃得津津有味;
  • 用手指碰触宝宝嘴角,宝宝会快速转向手指,还可能吮吸手指;
  • 被抱在怀里时,总会将头转向乳头或奶嘴的位置,并张开小嘴。

→可能饱了:

  • 吸吮慢而深,平均每吸吮2-3次,就可听到大口下咽的声音;
  • 约10-15分钟左右,吞咽声逐渐变小;
  • 而后宝宝自然将头转开,不再吸吮,对你笑或者不哭了,相对安静,且容易入睡。

当然,还可参照身高体重量表和奶量表,判断宝宝喝奶量是否充足,营养有没有跟上。随着宝宝月龄增加,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建立规律喂哺的良好习惯,顺利过渡到“按时喂养”。

小孩一个月长胖10斤正常吗(宝宝怎样喂个高)(4)

【坚持母乳喂养、科学选择配方奶、合理添加辅食】

6月龄内宝宝处于生命1000天的第二个阶段,营养补充对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而母乳所含营养物质齐全、比例合理,是其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0-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指南(2022)》,对于妈妈来说,需尽可能做到:

小孩一个月长胖10斤正常吗(宝宝怎样喂个高)(5)

  • 分娩后尽早开奶(1小时内),提前让宝宝反复吸吮乳头,温馨环境、愉悦心情、精神鼓励、乳腺按摩等辅助因素,有助于成功开奶;
  • 尽量保证宝宝出生后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 宝宝生后体重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6月龄内宝宝应尽可能坚持纯母乳喂养;
  • 坚持让宝宝直接吸吮母乳,且吸吮前不需过分擦拭或消毒乳头,尽可能不使用奶瓶间接喂哺人工挤出的母乳;
  • 妈妈乳汁分泌不足或无乳汁分泌、患有某些传染性或精神性疾病、宝宝患有某些代谢性疾病等原因,不能纯母乳喂养时,建议首选适合于6月龄内婴儿的配方奶喂养;
  • 纯母乳喂养宝宝不需要补钙;出生后数日宝宝需补维生素D3 10μg (400 IU)/天。

对于7-24月龄宝宝,奶仍然是重要营养来源,但单一的母乳/配方奶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等都建议宝宝在6月龄后可逐渐开始添加辅食。辅食添加一方面可增补营养,另一方面通过其颜色、气味、质地等,给宝宝感知觉带去刺激,让其能逐渐接受家庭饮食。对此,参考《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2022)》,家长们需尽可能做到:

小孩一个月长胖10斤正常吗(宝宝怎样喂个高)(6)

  • 满6月龄必须添加辅食,1岁前以喝奶为主,辅食为辅(占总需能量的1/3-1/2);1岁后以辅食为主(占总需能量的1/2-2/3),保证母乳或配方奶量500ml以上(母乳喂养可至2岁及以上)。
  • 首先添加强化铁的婴儿谷粉、肉泥、肝泥等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
  • 及时引入多样化食物,重视动物性食物的添加,每次只引入一种新食物,不盲目回避易过敏食物(注意量过渡,绿豆大小到豌豆大小)。
  • 保持食物原味,油脂适量、少加糖盐,1岁后可逐渐尝试淡口味家庭饮食。

总之,宝宝从出生到长大,饮食也是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摄入的过程,家长在其中应做到回应式喂养,引导、鼓励但不强迫进食,建立良好饮食习惯,更能帮助其健康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