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上传自己作品树图(如何通过裁图创作)

本文为原画册微信公号授权转载

-

摄影大师中有两种类型:

一种如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除了极少数几张照片,其余的几乎不裁图,以保证作品的真实性。为此他还为自己的照片加上黑框,作为「防伪技术」。

怎么上传自己作品树图(如何通过裁图创作)(1)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一种如阿诺德·纽曼(Arnold Newman,1918-2006),他会精心挑选拍摄的照片,并进行二次裁剪,以求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例如这张给斯特拉文斯基拍摄的环境肖像照经过裁剪,就更符合「现代主义」的气质。

怎么上传自己作品树图(如何通过裁图创作)(2)

©阿诺德·纽曼,斯特拉文斯基环境肖像照

怎么上传自己作品树图(如何通过裁图创作)(3)

在《另一次旅行(上)》《另一次旅行(下)》中,韩松通过原片的再选择、重新裁切,创造了一个与拍摄当时完全不一样的表达。下面我们就从中选出几张照片,来聊聊裁剪照片是如何创造出新的观感的。

-

01. 制造陌生感

这张照片是在印度加尔各答街头所拍摄,是一张无心之作,韩松在拍摄时正在赶路,没有做过多思考。

怎么上传自己作品树图(如何通过裁图创作)(4)

©韩松,原片以及所选保留区域

时隔两年,这张照片的创作才算最终完成:在「二次创作」中,他只保留了照片中遮阳伞的局部。将原本常见的人文纪实照观感那种老生常谈的「异国街头猎奇」,变成了对细节的拾掇,观感变得更为简洁。

怎么上传自己作品树图(如何通过裁图创作)(5)

©摄/韩松 裁剪后只保留了照片中遮阳伞的局部

将全景裁剪为局部这种区别于我们平时的观看方式,能制造出陌生感。你可以尝试从照片里找到突出的局部,它也许是颜色、线条或者是某种抽象的元素。看完整作品,你能在一系列类似的操作中,看到「另一个印度」。

-

02. 梳理结构

有时我们拍下一张照片,看来看去觉得平淡无聊,可能是因为结构组织不够精妙,元素无序的散落在了画面中。

怎么上传自己作品树图(如何通过裁图创作)(6)

©摄/韩松 原片以及所选保留区域

这张照片韩松就裁掉了边框处的一些元素,只保留了标示牌、红铁箱子、黄色瓷砖。这样的选取和安排让原本复杂的元素信息被简化,特别是左侧折叠的投影更被强调出来,让画面多了几分超现实的意味。

怎么上传自己作品树图(如何通过裁图创作)(7)

©摄/韩松 裁剪后场景变得更「超现实」

-

03. 改变立意

如果只看原片,这便是一个稍显空荡的普通餐厅日常场景。

怎么上传自己作品树图(如何通过裁图创作)(8)

©摄/韩松 原片以及所选保留区域

裁掉右边的任务,「空间」作为拍摄的主题存在感立马提升。安静的环境、和谐的色彩、窗外透入的光线,空场景本身成为「主角」,原本平平无奇的照片一下就有了点威廉·艾格斯顿的感觉。

怎么上传自己作品树图(如何通过裁图创作)(9)

©摄/韩松 裁剪去掉了人的元素

-

04. 改变空间感

不同比例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空间感受。横构图符合人眼观看习惯,竖构图有时会给空间带来更强的立体感,而方构图则压缩感比较强。

怎么上传自己作品树图(如何通过裁图创作)(10)

©摄/韩松 原片以及所选保留区域

这张原片更让人看到左右的对比,扶梯上行人满为患而下行空无一人。但为了加深空间上的拥挤感,韩松将照片比例进行了调整,利用方构图使画面压缩感加剧,让观看者透不过气。似乎多了几分POV(主观视角)的意味。

怎么上传自己作品树图(如何通过裁图创作)(11)

©摄/韩松 照片比例不同,给人观感也会改变

-

在我们看来,裁剪是取景的延伸,更是摄影的重要部分,摄影也没有绝对的废片。也许多年后,你因为有了不同的视角,能创作出全新的作品。

本文为原画册微信公号授权转载

- end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