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m 信息化系统(数字化转型变革的七步法)

文/袁勇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指通过利用现代技术和通信手段,改变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方式。

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是对企业业务进行彻底的重新定义。

数字化转型就是为改变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方式,对企业价值进行彻底的重新定义。

数字化转型是变革,BPR就是在变革实践中形成的一套方法和理论,因此我们可以说,BPR为数字化转型而生。

企业领导一旦确立了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就需要构建一个数字化转型的组织机构来确保转型的方向一致,以及转型的进度和质量,来确保其落地的。

数字化转型的领导机构设置

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必须要有足够高层级的人来担任指导委员会的领导来指明方向,选择正确的道路。在关键时刻做出抉择,保持战略定力,才能做到不忘初心。

项目角色和组织架构一般如下:

1.项目总负责(来自于指导委员会,代表最高领导层)

职责:收集业务需求,匹配公司业务战略;识别数字化转型业务和流程;组建和领导各数字化转型工作小组,确保数字化转型工作高效运作;考核衡量各数字化转型工作组绩效,向数字化转型指导委员会报告。

2.促进师(转型变革的专家和导师)

职责:引导或辅导工作团队运用BPI/BPR的方式进行正确的、更高质量的数字化转型。

3.转型设计组长

职责:带领业务流程关键环节的跨功能组员对业务流程进行端到端的梳理;围绕转型成功标准运用BPI/BPR的方式,对数字化转型目标实现负责。

4.数字化转型小组成员

职责:按时参加会议,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讨论;奉献各自专长和智慧;完成数字化转型组长分配的任务项,转型改进任务得以100%执行;负责转型改进建议在功能部门内部的沟通确认;更新反馈测试结果。

5.指导委员会

职责:提供支持、承诺;提供方向指导;项目重大决策;调度项目的资源。

BPR121运作机制,让数字化转型做得更好

BPR121运作机制,就是针对转型或变革阶段的每个节点,都进行红蓝双方的对抗演练,确保在过程中不断进化,越来越正确,越来越完善。

BPR121运作机制(如图),就是在对同“1”个转型的业务,由“2”个或以上的A转型组(红方)和B转型组(蓝方),都采用同“1”种BPR转型方式进行业务转型,我们简称为BPR121。当然也可能有BPR131,BPR141,通常BPR121为最佳。

bpm 信息化系统(数字化转型变革的七步法)(1)

BPR121运作机制,实际上就是同侪原理的运用,在比较中、对抗中成长,在优中选优,风险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过程中消灭,方案在过程中优化直至突破,这看似简单的运作机制,却给转型设计团队搭建起了一个大舞台。

转型变革的BPR七步法

笔者在10年的业务流程改造实践中,逐步完善了BPR七步法,它的特色体现在:

容易:分阶段、分步骤改善流程

快捷:指引 工具 模版 案例

正确:规范的每步输出成果 BPR121节点会议

高效:模块化(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提升);

持续进化,优中选优,推广复制最优

BPR七步法分为三个阶段,由现况诊断阶段、变革设计阶段和推行管理阶段组成。每个阶段按相应步骤实施,譬如第一阶段:现况诊断,就由第1步选择转型业务和组建团队,第2步收集业务概况信息以及第3步业务现况建模,这3个步骤去实现的。每个步骤,推荐了相应行动方式,譬如在第1步,选择好了转型业务,就应该按照转型组织架构组建转型工作组,并通过启动仪式进行正式授权,他们将代表公司或集团对某业务进行数字化转型。

bpm 信息化系统(数字化转型变革的七步法)(2)

当然,每个步骤都有相应的工具模型或实践案例来参考,譬如第1步,转型业务应该从哪里开始?怎么去选择要转型的业务?推荐的工具见图3:转型变革的4大来源和变革业务的象限选择。

bpm 信息化系统(数字化转型变革的七步法)(3)

转型变革的四大来源,譬如问题驱动就比较常见,容易目标明确,有获得感。

利用这两个工具就能帮助企业把所有期望转型的业务,进行优先级评估,然后,填写到图4:业务变革优先级评估表模版,这也是该步骤要交付的成果之一。

bpm 信息化系统(数字化转型变革的七步法)(4)

在每一个步骤,都要交付相应的成果,每个步骤也都是一个关键节点,都要组织节点会议。配合BPR121运作机制,把转型组的相应成果进行比较,由于针对的是同一个业务,2个转型组交付的成果,可能出现相同和不同的发现,相同点容易帮助达成共识,不同点容易撞出火花,也许这就是创新的火花,也许能找到更深层次的问题或原因,也许这就是突破口。

从第1步到第3步,业务现况建模,还仅仅是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现况诊断。在实践中,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业务专家了,不愿意花时间去收集业务概况信息,做业务概要分析,以及业务现况建模,直接讨论怎么利用新技术,直接进行变革设计,直接讨论解决方案。

如果没有做好现况诊断的,在变革设计阶段,可能出现团队成员讨论问题很难聚焦的情况,各自对问题的认识深度是不一样的,提出的解决方案也很难达成共识。

随着转型组工作按步骤展开,很多问题都将逐步解开。哪些业务需要转型?每个转型的业务都有什么问题或阻碍?风险有哪些?关键控制点在哪里?需转型的业务已有哪些流程支撑?要实现转型目标,缺少什么流程?现有流程是什么样的,与转型目标的差距在哪里?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哪里?转型要构建什么样的核心价值?未来的流程应该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技术可以利用?哪个方案更优?哪些是可以先实现的?哪些是下一步去实现的?哪些是未来去实现的?怎么去衡量进度和绩效?这些问题都是工作中需要认真思考、讨论与确定的。

数字化转型必将重新定义信用体系,并改变组织行为形态

在数字化转型中,信用评价体系构建越来越重要,能充分利用BPR七步法,可以科学系统地去梳理业务,突破业务瓶颈。

信用评估体系的应用,价值创造环节信息逐步的对称和透明,都将颠覆传统的客户价值创造方式 ,也成了数字化转型的必选项。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旦信用评估体系全面建立并打通,这句话就要改成“言而无信,不可存也!”

我们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在价值传递的各环节间都默认设计了太多的管控核查,实质上就是相互的不信任。而不信任,很多是因为信息不透明,没有建立全面的信用评估体系所致。在数字化转型中,能充分利用BPR七步法,可以科学系统地去梳理业务,突破业务瓶颈。

围绕客户,逆向构建核心价值,找出价值创造环节,并对各环节事前、事中、事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信用评估体系。利用信用评分机制,对信用评分高的,简化审批环节,优先处理。一旦信用体系有效形成,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或方式也将发生改变。无论是供应商,还是客户、消费者、生产者,信用都将是他们的生存分,贯穿所有价值环节。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或公司都可能是供应商或客户,只不过我们出现在不同的场景里角色进行了转换而已。

利用信用,很多处理环节因此变得简单和快捷,我们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方式都因此需要重构或重新定义了。

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如果仅仅满足于自身内部的流程再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推行产业流程再造,推倒行业内企业之间的信息鸿沟和资源围墙,实现资源流动、优势流动,互为依托,共同支撑,用行业的成长带动企业的成长,用企业的竞争优势打造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企业价值生态圈。更有甚者,颠覆传统行业,重构生态圈。

(作者单位 :太古饮料集团)

bpm 信息化系统(数字化转型变革的七步法)(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