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500个常识讲解(历史小知识集锦)

1.在古时的所有朝代,1斤都是16两,这也是成语“半斤八两”的来源。

2.古代的米通常用“斗”或者“石”来计算,10斗=1石,“斗”和“石”是体积单位,不是重量单位。

历史知识500个常识讲解(历史小知识集锦)(1)

图片鸣谢网络

3.一贯钱就是1000个铜钱,为携带方便,用绳子把铜钱串起来,所以一贯钱又叫“一吊钱”。

4.相传蹴鞠是黄帝发明的,在战国时就已经十分流行,那时用的球是在皮壳内填充一些毛发。

历史知识500个常识讲解(历史小知识集锦)(2)

图片鸣谢网络

5.明朝儿童的发型可以说是最百变,也最不受拘束的。十五岁之前,明朝儿童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别有样的发型。

历史知识500个常识讲解(历史小知识集锦)(3)

图片鸣谢网络

儿童时期,大多数男孩会束发两结,其形制相当于现代的面个丸子头,古人称其为“总角”;有的男孩会在头顶留一处发髻,脑后散发或扎辫,取“独占鳌头”之意;有的男孩会在脑袋两旁留刘海,而在头顶留一处冲天辫,取“一飞冲天”之意。

等到男孩成年行冠礼时,则要把头发束为发髻,再用网巾固定。

历史知识500个常识讲解(历史小知识集锦)(4)

图片

6.周代学校中教授的内容主要就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就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

据《礼记》中记载,初到学校时,学生会学习一些基本的礼仪;十三岁之后,开始学习音乐、射箭、驾车,并可以诵读《诗经》;二十岁的时候,开始学礼;

在三十岁之后,“始理男事,博学无方”。

7.明朝有个奇葩的职业——打行,它有个业务是“替人挨打”。

8.捏价的手势比较简单,和今天表示数目的手势相近,捏住食指表示一开头的数字,如一、一百、一千、一万等;食、中二指.表示二开头的数字;再加无名指表示三;再加小指表示四;捏住五指表示五;拳头也可以代表十;拇指加小拇指代表六;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代表七;拇指和食指伸开代表八;勾着一个食指代表九。

历史知识500个常识讲解(历史小知识集锦)(5)

图片鸣谢网络

9.在早期,由于桌椅还未出现,所以那时的人们多席地而坐,居室中常见的家具是“几”和“案”。几是古人坐时搁置物件的小桌,两端有足,现在的茶几就是几的一种。

历史知识500个常识讲解(历史小知识集锦)(6)

图片鸣谢网络

很多人认为几就是古代的桌子,实际上这种看法并不准确,案才是古代的桌子。案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食案,就是吃饭用的桌子:另一种是条案,就是办公、置物用的桌子。早期时,几和案的高度都比较低,到了唐代,由于出现了比较高的坐具,所以几案的高度也随之增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