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两河流域笔记(古代两河流域美术)

苏美尔——阿卡德时期的艺术(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000年)

古代两河流域笔记(古代两河流域美术)(1)

两河流域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河谷中间地带”。大约从公元前四千年开始,这里先后建立过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和赫梯等奴隶制国家。当地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自己丰富的艺术品和独特的美术传统,使这一地区成为与埃及并肩的另一个人类古代文明的策源地

古代两河流域笔记(古代两河流域美术)(2)

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又分两个部分,南边叫巴比伦尼亚,北边叫亚述。就今天来说,两河流域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一带。两河文明时代最早的居民是苏美尔人,他们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就来到了这里,两河流域的最初文明就是他们建立的。后来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以及迦勒底人,继承和发展了苏美尔人的成就,使两河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页。其中巴比伦人的成就最大,因此,两河文明又被称为巴比伦文明。

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伟大创建者一苏美尔人

苏美尔人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来到两河流域南部定居。公元前8000年形成城邦国家。形成以神时为中心的补会结别拜自然神幽王州神的旨意的执待者。

古代两河流域笔记(古代两河流域美术)(3)

乌尔城复原图

古代两河流域笔记(古代两河流域美术)(4)

乌尔城遗址

古代两河流域笔记(古代两河流域美术)(5)

乌尔城遗址复原

古代两河流域笔记(古代两河流域美术)(6)

吉库塔拉

塔庙是城市的灵魂,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物质文化交流的中心。

古代两河流域笔记(古代两河流域美术)(7)

乌鲁克女神像(石雕)

乌鲁克女神像其创作年代据测是在公元前3500~3000年代。可能是当时专供祭祀用的一种宗教偶像。头像的眼眶没有眼珠,只有两个很大的洞,显然,曾用宝石或其他珍贵的石头作镶嵌的,在眉毛部位有一道深槽,乃是留作镶嵌黄铜或金子的地方。至于头像的其余部位,可能是木料制成的。

古代两河流域笔记(古代两河流域美术)(8)

金牛头竖琴

金牛头竖琴(局部)

第一王朝时期的牛头竖琴,就是在乌尔国王阿巴尔吉和王后苏巴德的陵墓内找到的。墓内有大量极其精致的手工雕刻与制品,这件牛头竖琴即是其中之一。它反映着古代乌尔金器镶嵌匠师们的精湛技艺。善于用牛作装饰是两河流域文化的一大特色。牛的形象在苏美尔的美术品里,正是英雄与膂力的象征。

古代两河流域笔记(古代两河流域美术)(9)

拉伽什女雕像

在拉伽什城出土的一些妇女雕像,是我们看到的苏美尔圆雕像的主要作品之一,大都是从神庙的废墟中发掘出来的。这一尊圆雕可能在瓦卡(warka)地区被发现,是一尊大理石的全身女雕像。它是当时供祭祀用的宗教偶像。

古代两河流域笔记(古代两河流域美术)(10)

拉珈什的饰板浮雕(苏美尔)公元前3000年中叶

古代两河流域笔记(古代两河流域美术)(11)

萨尔恭国玉青铜像(西亚)公元前2300到公元前2200年

约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出现了一个以闪族为主的阿卡德王国。由于它统一了这一地区大部分的城邦,使经济迅速获得发展。人民用各种艺术来歌颂使国家统一的创业者。于是阿卡德王国的奠基者萨尔恭,便成了两河流城许多民间传说中的主题。

古代两河流域笔记(古代两河流域美术)(12)

纳拉姆辛石板

(西亚)公元前2300前2200 年《纳拉姆辛石板》是阿卡德王朝时期的另一重要雕刻品,它出土于苏兹地区。这块石碑是为表彰萨尔恭国王的孙子、王位后继人纳拉姆辛的战功而建的,高约2米,它以浮雕形象来表现。碑上描写纳拉姆辛征服乌鲁贝伊人的一次战迹。

说到这里今天的分享就要接近尾声了,喜欢小编文章的伙伴们可以相互分享给你身边的人们,为他们介绍普及文人的这些事,希望我们能够每天学习点点滴滴,坚持是最伟大的力量,每一个你、我、他都是最棒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