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游记是干嘛的(过去的毛行是干嘛的)

作者 李云胜

长江中路通往明教寺的那一段宽敞的马路却不叫路,而叫九狮桥街。民谣唱到:九狮桥,蛤蟆呱呱叫。从中可以读出昔日九狮桥下流水汨汨,桥畔蛙声一片,好一幅温馨市井图。在今天明教寺前方,几年前还有一座石拱桥,那虽然是一座复建的九狮旱桥,如今也早不见了踪影。

大毛游记是干嘛的(过去的毛行是干嘛的)(1)

翻开1803年编绘的《合肥县傅郭城图》,上面描绘的合肥城并不大,“南北距七里,东西距八里。”可以看出那时的合肥城里水系相当发达,城外护城河从威武门和时雍门之间穿过城墙与城内的金斗河相通,在明教寺前面的河面上有一座桥,上面赫然标注着九狮桥。文载:“威武门内东门大街,西为明教寺,明教寺街南为九狮桥,南至小东门大街。”从中可以看出,今天的九狮桥街早在清嘉庆年间就有了。而沿着金斗河的东西走向,在九狮桥附近,沿河还有一条小巷,也命名为九狮河巷。按照《合肥市地名录》上的介绍:“东堵塞,原东通环城东路,西至九狮桥街(对中菜市路),南通消暑巷。”

关于九狮桥还有着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早年间,九狮河上只有一座简易木桥,后来被洪水冲垮,人们只有摆渡过河,或者从老远的地方绕行。民国时期,有一个姓戴的商人在外发达了,回来给母亲做寿,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祝寿,他用收到的礼金在九狮河上修建了一座石头桥,作为献给母亲最好的寿礼,这就是九狮桥。当时的九狮桥并不太宽,青石铺就,两边的扶栏很低矮,栏杆上雕刻了九只精致的小石狮,造型奇特,很有传统味道。陈频先生说,听老辈人讲,以前的九狮河很宽,可通巢湖、长江等地,是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后来河道慢慢变窄了。

大毛游记是干嘛的(过去的毛行是干嘛的)(2)

解放前的九狮桥两边全是毛行,就是一些从事收鹅毛、鸭毛的商行,每天天刚麻麻亮就开门交易,因为附近一带农村养鸡鸭鹅的都要赶早进城,鸡鸭鹅肉送到菜市场卖,鸡鸭鹅毛就送到这里回收。附近的许多中老年妇女也在毛行里从事分拣工作,把收购来的鸡鸭鹅分成若干等级,然后再贩卖到上海、南京等大城市。那时,九狮桥一带环境很差,晴天,鹅绒、鸭绒到处乱飞,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怪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