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为什么去伪满洲国 其实溥仪的地位并不高

昨天介绍过,汪伪国民政府的领导人虽然是汪精卫,但真正的幕后主使者,其实是影佐祯昭,汪精卫只能对他言听计从。

同样,在东北的伪满洲国,虽然名义上的皇帝是溥仪,但真正有话语权的,是关东军司令官、“伪满太上皇”武藤信义。

溥仪为什么去伪满洲国 其实溥仪的地位并不高(1)

从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入侵东北开始,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被赶出中国,驻东北关东军司令官换了很多人,为什么单独介绍这个武藤信义呢?

很简单,因为他最牛。

1932年8月,已经64岁的武藤信义出任关东军司令官,成为当时日军中年龄最大的高级将领之一。而在他入主东北之后,更是创造了一项记录——同时担任关东厅长官、伪满洲国全权大使、关东军司令官,所有的权力几乎全部集中在他一人之手,成为伪满洲国名副其实的“太上皇”。

要知道,在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权力的制衡,这三个职务往往是由三个人担任的,类似于三权分立制度,而武藤信义却实现了“一手抓”,足见这个老头儿有过人之处。

那么,这个老头儿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首先,就是他强大的气场和深邃的心机。

从外表来看,武藤信义只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给人的印象是谈吐文雅、学识渊博,对中国的茶道、佛学等等都颇有研究,这也是他能跟溥仪经常侃侃而谈的原因。

溥仪为什么去伪满洲国 其实溥仪的地位并不高(2)

但与此同时,他看似温厚的语气里却带有不容置疑的强硬,清瘦的身体也总给人一种决绝的感觉。所以我们在溥仪的回忆录中,经常看到他将这个老头儿视为最权威、最恐惧的人,“像一个神似的那么具有威灵”。

正是在武藤信义的威逼利诱下,溥仪与日本签订了《日满议定书》,宣告伪满洲国成立的同时,也将出卖中国东北权益的阴谋彻底公开化。

再一个厉害之处,就是他的统兵能力。

武藤信义虽说是一大把年纪了,但打起仗来却一点也不含糊,以至于当时有很多关东军都将其称为“满洲守护神”。

早在日本刚刚入侵东北之际,武藤信义就曾带领4万关东军,在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依然拿下了东北三省,从而导致了“满洲地区”脱离国民政府的统治。

在《日满议定书》签署后不久,为了给日本在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扫清道路,武藤信义又一手发动了热河战役,迫使何应钦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

溥仪为什么去伪满洲国 其实溥仪的地位并不高(3)

作为中国人,我们痛恨这个战犯给中国带来的灾难,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不得不承认武藤信义在统兵方面的超强能力。

正是凭借着在中国东北的一系列功劳,武藤信义于1933年5月晋升为元帅,到达了人生的巅峰。

不过,刚刚爬上人生巅峰的武藤信义并没有潇洒多久,仅仅在获封元帅两个月后,也就是1933年7月,武藤信义就染上了黄疸,再加上年事已高,很快就一命呜呼了。

临终前,武藤信义还给女儿写了一首诗——

体谅你我各一方,

为国不得共一堂。

纵使生命已耗光,

仍可相逢于彼岸。

看来,这个战犯到死都没有悔改,依然认为自己是在为国争光,真是可笑。

历史客栈作者:水木

(延伸阅读:汪伪国民政府表面上的领导人是汪精卫,实际上是这个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