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混不下去的海归都到了哪里(南京海归年增3000人)

本报讯(记者谈洁实习生章瑜) 8月2日出炉的《2016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有77.1%的海归能在3个月内找到工作,这一数字比两年前的一份调查多了11.8%,这说明,“海归”变“海待”的正在减少。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趋势在南京海归群体中也有较明显体现。

《2016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有40.3%的海归在回国一个月内找到工作,36.8%的人在2—3个月内找到工作。

留学回国、没有及时找到工作的待业者被称为“海待”。“海待”减少也是金阳光留学总监杨秀峰的直观感受,“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工作,海归的优势正在减少。很多人回国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放平了心态,所以回国后就比较容易找到工作。”

在加拿大多伦多待了8年的蔡凯,回南京一周内就找到了工作。他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优势是沟通能力强,加上有留学经历,很适合做留学顾问。明确的目标加上清晰的自我认知,让他迅速找到了工作。

“海待”减少的另一重要原因是,随着南京对科技人才的重视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对具有国际视野、更熟悉国际规则的海归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南京市人社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底,我市海归人数已经达到了3万,接下来的几年,海归人数还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调查数据同时显示,回国时间不长的海归中,有46.4%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

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的孟雨,在美国学的是公共关系,毕业回国后先在一家规模较大的公关公司工作。“当时选择那家公司是因为它和国际著名的公关公司有合作,但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并非如此,且所谓的公关公司就是写写软文、排排档期,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于是选择换一份工作。”孟雨说,她现在在一家合资公司做传播方案策划。

“很多海归现在会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研究所人力资源部招聘经理王克矿认为,这不失为一种理性的求职心态,不过,频繁跳槽会影响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印象,海归也应做好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

调查中,有26.7%的海归表示“回国时间晚,赶不上国内招聘会”。“国外一般4月底考完试,6月正式毕业,学生得等考完试才会着手找工作。”蔡凯说,这和国内学生一读大四就开始忙着求职的节奏不一样。他希望,政府能够为留学生在求职方面搭建更多的平台。

海外混不下去的海归都到了哪里(南京海归年增3000人)(1)

海外混不下去的海归都到了哪里(南京海归年增3000人)(2)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