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注意的问题(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洗涤问题)

化学好教师 2020-12-23

化学高考试题中,经常涉及对所得晶体或固体残渣进行洗涤,要考虑几个方面,如:

为什么要洗涤?

用什么洗涤?

怎样洗涤?

怎样证明已经洗涤干净?

一、关于洗涤的目的

1. 洗涤的目的

①若滤渣是所需的物质,则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晶体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得到更纯净的晶体。

②若滤液是所需的物质,则洗涤的目的是:洗涤过滤所得到的残渣,把有用的物质,如目标产物尽可能洗出来。

2.如何洗涤沉淀

沿玻璃棒向漏斗中的沉淀物上注入蒸馏水至水浸没沉淀,静置待水自然流下后,再重复2~3次。

注意点:在洗涤过程中不能搅拌,因为滤纸已经很润湿,如果搅拌就很容易搅破滤纸,这样晶体会淋失,从而造成晶体损失。

3、怎样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若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沉淀已洗净。

二、关于洗涤的试剂  

对于用什么洗涤,我们经常可以用以下几种:

①蒸馏水;

②冷水;热水

③有机溶剂,如酒精、丙酮等;

④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一般经常用的洗涤剂是蒸馏水,如果用其他的洗涤剂,必有其“独特”之处。

1.用冷水

适用范围—--产物不溶于水;

目的:

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杂质;

可适当降低晶体因为溶解而造成损失。

例题:用铁和硫酸制备FeSO4·7H2O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FeSO4·7H2O晶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冰水作为洗涤剂,应该从两方面来说明。首先它是水,可以将某些可溶性的杂质溶解而除去;其次,要说明作为冰水温度低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洗涤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

用冰水洗涤可降低洗涤过程中FeSO4·7H2O的损耗

2. 热水洗

适用范围:有特殊的物质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可以采用热蒸馏水洗涤。

例题:晒盐后得到的母液(又称卤水)中含有氯化镁(MgCl2)、硫酸镁(MgSO4)和氯化钾(KCl)等物质。参照右图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卤水中提取氯化钾晶体采用下列方法:

高中化学实验注意的问题(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洗涤问题)(1)

将卤水加热到60℃以上蒸发水分就会逐渐析出 MgSO4 晶体,

洗涤该晶体时应用水(热或冷)

3.酒精洗:

适用范围—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酒精;

酒精洗涤目的—减少晶体溶解;利用乙醇的挥发性除去晶体表面的水分

如:高铁酸钾易溶于水,工业上常用如下方法制备高铁酸钾:以铁丝网为阳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在阳极液中加50%的氢氧化钾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用异丙醇洗涤、干燥,即可制得。用异丙醇代替水洗涤产品的好处是:( )

答案:减少洗涤时产品的损失且产品易干燥

4.酒精—水的混合物洗:

适用范围—晶体在水中溶,在乙醇中难溶

(1)氯化亚铜(CuCl)为白色晶体,微溶于水,能溶于氨水、浓盐酸,并生成配合物,不溶于硫酸、稀硝酸和醇,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工业上制取氯化亚铜的工艺流程如下:

高中化学实验注意的问题(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洗涤问题)(2)

用95%乙醇代替蒸馏水洗涤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答: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减小CuCl的溶解损失,同时可以加快固体的干燥

(2)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CuCl难溶于乙醇和水,在潮湿空气中易氧化。以海绵铜(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CuCl的工艺过程如下:

高中化学实验注意的问题(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洗涤问题)(3)

步骤VI中醇洗滤渣的目的是:醇洗有利于加快除去CuCl表面水分

(3)制备MnCO3固体:

高纯MnCO3是广泛用于电子行业的强磁性材料,MnCO3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环境下易被氧化,温度高于100℃开始分解。

实验步骤:①向MnSO4溶液中边搅拌边加入饱和NH4HCO3溶液生成MnCO3沉淀,反应结束后过滤;②…;③在70-80℃下烘干得到纯净干燥的MnCO3固体.

步骤②需要用到的试剂有______.

答:蒸馏水,盐酸酸化的氯化钡,乙醇

5.滤液洗:

适用范围—过滤时冲洗烧杯内残留晶体;

滤液洗涤——减少晶体溶解 ,(常用于晶体的转移)

来源 :高考化学,谨致感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