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点多入院的写体温单写在几点(6.730)

“西湖的秋天就像打翻了调色盘!”

秋天的杭城,

穿行在杭城的大街小巷,

一阵阵桂花香飘来,

顿觉心情舒畅,

这是属于这座城市的季节嗅觉。

十二点多入院的写体温单写在几点(6.730)(1)

十二点多入院的写体温单写在几点(6.730)(2)

十二点多入院的写体温单写在几点(6.730)(3)

十二点多入院的写体温单写在几点(6.730)(4)

十二点多入院的写体温单写在几点(6.730)(5)

在台风“纳沙”的外围影响下

今天早晨的气温终是从之前的略显暖意

切换回清冷 寒凉

部分地区不到10℃

今天早晨海宁的最低气温甚至只有6.7℃

十二点多入院的写体温单写在几点(6.730)(6)

目前,本轮冷空气影响步入后半段。仍需要注意的是大风和早晨低温,明天早晨,寒凉依旧。今天开始,杭州开启持续晴好天气,桂花也迎来大面积开放。周五起,气温回升,最高可达25℃。全省来看,今天开始到周五都会是晴到多云的天气。19日至22日,气温爬坡,气温将明显回升,预计浙西南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又会在30℃线附近跃跃欲试。23日,受到新一轮冷空气影响,我省气温将会再次回落。眼下正是一年中最美的“真香”时节,气温适宜,大家好好享受秋日的馈赠吧。

气候温差变化大,

感冒、哮喘发作的人越来越多。似乎成了固定流程,不管大人还是小孩,一感冒就输液,一发炎就输液,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最近一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输液区全是人,吊管一根接一根,像一片“吊瓶森林”。

十二点多入院的写体温单写在几点(6.730)(7)

女儿发烧,妈妈主动要求:

“给我们输液吧,好得快!”

“医生,快帮我们看看,白天还活蹦乱跳的,现在她浑身发烫!”近日傍晚,田女士(化名)抱着5岁的女儿晨晨(化名)冲进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预检分诊处的医生为晨晨测得体温是37.5℃,同时安慰她不要太焦虑。“给我们输液吧!”田女士主动要求,“输液好得快!”但医生做了详细检查后,却告诉田女士暂时无需输液。市一医院输液室护士长戴国红说,经常会碰到患者要求:“我感冒了,给我打点滴,快点好。”或者“我要出差,我要上班等”等原因不一而足。他们以为“打吊针,就能好得快”,所以无论什么病,都想靠输液加快治疗速度。但事实真相是,人类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有的疾病其实可以自愈的,最典型的就是“感冒”。像我们常见的感冒,病程一般5—7天,抵抗力差者,病程还会拉长。即使打针吃药,也至少需要一周的恢复时间。“简单说就是你治疗了,一个星期好转缓解;你不治疗,7 天以后好转缓解。所以,这个阶段无论你做了什么,你都会认为是这个治疗所引起的,包括你输液、口服药、喝点白开水,都会认为是治疗的效果。”戴国红解释。

别被假象蒙蔽了

输液导致的不良反应才危险

输液好得快,只是表面现象,因为药液直接输入到血管内,随着血液循环直接被人体吸收,造成“好得快”的假象。与此相反,真正输液导致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风险更大。2014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在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给药方式中,58.7%来自静脉输液。常见的反应有发热、红疹、瘙痒、肿胀等过敏性反应,严重者还可能休克,甚至死亡。但如果是患者本身存在吞咽困难、吃药总会吐出来的情况,或是身体对药物吸收效果不是很好,这时候就可以考虑输液。

输液有讲究

还需注意这几点

根据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戴国红总结,输液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输液前最好吃点东西,因为空腹输液可能会出现胃酸、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2.不要随意调节输液速度,因为药物不同、身体状况不同,输液的速度也会不同。很多患者不具备这种医学常识,自己加速,会带来一些临床危害。3.多注意观察扎针处有无鼓包,输液管内有无气泡等,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呼叫护士进行处理。4.不能自行换接液体,有风险!医生会根据你的病情设定你挂的盐水的先后顺序,而且插入未消毒的瓶口容易造成感染。5.输液过程中若有不舒服时,不要忍着,应及时告知医生护士。6.不能自行拔针,自己拔针按压不及时,容易导致针眼处出血。7.有些小朋友爱玩,拉扯皮管,输液时勾扯到输液皮管等情况都容易导致输液皮管掉落。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自行将皮管捡起再插入输液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关闭输液器,呼叫护士,重新更换输液器。

钱江晚报全媒体编辑中心综合自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一凡 方力 通讯员 冯晨晨、 浙江天气、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