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血丝相关知识(红血丝的自救指南)

如果问我,在化妆中哪个步骤不能省略,我一定会选腮红。

口红眼影可以没有,腮红可是不能少。

只要在面颊上轻轻涂上一点,不仅气色立马好了很多,而且人也感觉可爱了不少。

红血丝相关知识(红血丝的自救指南)(1)

不过,对于很多面部有“红血丝”困扰的集美们来说,腮红是什么,她们根本不知道。

因为,只要天气过冷过热,或者皮肤敏感时,脸上就会泛起红晕。

虽然,红血丝的存在并不会影响正常生活,对健康也没有什么负面影响。

但是对于爱美的姐妹来说,脸上总是泛红,有一种脏脏的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

SO,我们今天就来唠一唠,这个烦人的红血丝该怎么办!

红血丝相关知识(红血丝的自救指南)(2)

什么是红血丝?

简单点说就是因为皮肤太薄,所以能看到皮肤下的毛细血管位置。

不信你仔细康康,会发现红血丝都是一条一条滴,那都是皮肤下扩张的毛细血管!

红血丝相关知识(红血丝的自救指南)(3)

一般是呈丝状分布在两颊的位置,咱们老说高原红高原红,指的就是红血丝。

平常看起来就会比正常皮肤红,等到天气冷热交替,还有情绪激动的时候,它会看起来更加严重!

红血丝相关知识(红血丝的自救指南)(4)

为什么会有红血丝呢?

遗传性红血丝:

如果你是从小就有红血丝问题,或者爸爸妈妈就有红血丝,那和遗传八成脱不开关系。

这一类型的红血丝不要瞎用护肤品或者偏方!!直接去正规医疗机构,听取医生专业的治疗建议!

红血丝相关知识(红血丝的自救指南)(5)

后天性红血丝:

剩下的另一部分人,基本就是因为后天护肤不当,引起皮肤强烈的抗议!比如以下“作死”行为:

× 不正确刷酸 → 角质层变薄

酸是个好东西,能促进皮肤代谢、疏通毛孔。我曾经也说过健康耐受肌肤,可以通过刷酸去除闭口。

但是!总有一些人!贪心见效快就瞎用!什么两种酸类叠用、提高浓度等危险操作,都容易过度剥脱角质,下场就是红血丝和屏障受损手牵手来找你玩辽!

红血丝相关知识(红血丝的自救指南)(6)

× 过度清洁 → 屏障受损

有些小仙女对待洗脸宗旨就是:一点油脂都不留!要有“搓盘子”一样的干涩感才算是洗干净!

摸起来心理上觉得干净了,但生理上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过度被清洁的皮肤越来越干燥越来越敏感。

健康屏障VS受损屏障

最后变成一有风吹草动皮肤立刻就过敏反应,没有红血丝的困扰才怪哩...

红血丝相关知识(红血丝的自救指南)(7)

× 对皮肤挤压 → 炎症

瞎挤痘痘和黑头的“手欠党”!敲脑袋!受到挤压破裂的皮肤会出现炎症问题,包括挤完痘痘后红色的痘印,都是皮肤炎症的表现。

炎症会导致毛细血管一直呈扩张状态,时间一长毛细血管会失去弹性,到最后收也收不回来啦!

红血丝相关知识(红血丝的自救指南)(8)

红血丝虽然讨人烦,但是要解决它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日常的护肤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红血丝,想要彻底解决还是要依靠医美。

如何正确消灭红血丝?

◆做好防晒,减少紫外线侵害

说防晒就是为了防晒黑的,实在是太天真辽!防晒更多是保护皮肤不被阳光中的紫外线伤害,而紫外线对皮肤的罪行,其中之一就是导致毛细血管扩张!

所以!敲碎黑板!有红血丝困扰的集美们,防晒这件事一定一定不能偷懒!

红血丝相关知识(红血丝的自救指南)(9)

◆屏障修复

在对付红血丝的时候,我们要先暂停美白、抗皱等功能性的护肤品,给皮肤一点缓冲的时间。除此以外,也要距离带有刺激性的护肤品远一点,例如果酸、水杨酸等。

特殊时期的护肤,应该以保湿修复为主,只有修复好皮肤屏障,红血丝才能慢慢消失。洋甘菊等植物提取物,可以改善皮肤的敏感性,神经酰胺可以提高肌肤的含水量,修复受损的皮肤。

红血丝相关知识(红血丝的自救指南)(10)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调整,红血丝还没有得到好转。那么,你可能就需要去医院接受医美治疗了。

目前治疗红血丝效果较好的是强脉冲光(光子)和脉冲染料激光。

光子嫩肤作为宽光谱彩光,在医美项目里地位类似护肤成分界的烟酰胺,是“万金油”般的存在。

血管内血液可通过选择性的吸收光能达到预热的效果,血液的传导率降低,血液会凝固,热量传导到血管壁,会使血管壁封闭并产生塌陷,最终使红血丝消退。

红血丝相关知识(红血丝的自救指南)(11)

激光的治疗可以使红血丝消退,同时,它还可以改善肤色不均,抗老缩毛孔也可以看作是附带的小小赠品呢!

红血丝相关知识(红血丝的自救指南)(12)

大家要尽量保护皮肤屏障,提要皮肤的防御能力,

如果红血丝还在苦恼着你,

红血丝没了,皮肤健康了,

整个人都会自信的发光呢,

要知道你本来就是会发光的小仙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