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过春节有什么讲究(定西过春节的习俗你知道几个)

陇西过春节有什么讲究(定西过春节的习俗你知道几个)(1)

春节习俗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就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一直到正月十五乃至正月十八才算过完年,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陇西过春节有什么讲究(定西过春节的习俗你知道几个)(2)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首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纪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既是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

初三一般去向舅父拜年,从初四开始就走亲访友,磕头拜年,也是亲疏有间,越往后,越次要。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拜完了年。除了亲戚外,路遇熟人也要互相拜年,年少的(或晚辈)向年长的(或长辈)行跪拜礼。年过后熟人之间第一次见面要互相问候“年过得跷千(方言,好,平安的意思)”,现多用“年过得好吗(吧)”作为年后第一次见的问候语。近年来兴起打电话拜年,发短信拜年等形式,但未成俗。

陇西过春节有什么讲究(定西过春节的习俗你知道几个)(3)

正月初五也叫“破五”,因为新年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过此日可破而故称,据说财神玄坛真君也会在此日巡视人间。“破五”的习俗活动主要是“送穷”,各地称谓不一,诸如“送五穷”“送穷土”“送穷灰”“赶五穷”“送穷媳妇出门”等。韩愈的《送穷文》中说“五穷”也叫“五鬼”,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凡此五鬼,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文人无论内心如何思谋,行文总是比较平和,虽属我的大患,还是客客气气送走了吧。这到了老百姓便实话实说,“赶五穷”“填穷坑”,而且动用了爆竹扫帚,不能客气。这毕竟不是请客送礼。赶尽杀绝当是其中最为慷慨激昂、淋漓尽致者。也有“邪、怪、灾、病、贫”为“五穷”之说。《燕京岁时记》中说:“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清裨类钞》也载:“正月初五日为破五,妇女不得出门。所谓“穷”,也就是正月初一以来所积存的垃圾(那时的垃圾是不能倒的,由此可以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到初五,这些垃圾不能不倒出去,于是就变成了“穷土”。由于这一天承载了人们太多的希望与憧憬,因此古代这一天的禁忌就特别多,比如在这一天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妇女串门等。

陇西过春节有什么讲究(定西过春节的习俗你知道几个)(4)

安定传统习俗:有“正月初五杨公忌,你娘叫你你甭去”的民谚,也就是说初五这天女孩子是不能出去串门走亲戚的,过门的姑娘也不能“转娘家”,等初五洗“五穷”或 “缠五穷”完了,才能出门。另外,正月十五前,女人是不能下窑拾洋芋、取菜等。

正月初六被称为“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这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本地习俗有“三三见九,三五一十五”的说法,除了初一到初三,初七至初九相对来说又是比较重要的日子,这三天还是要分别在天、地、人等处烧香化表,祈求平安。俗称“人七地八天九”。也有“七不出、八不入”的说法,即初七不宜出门,而出门在外的也不宜在初八回家。

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

陇西过春节有什么讲究(定西过春节的习俗你知道几个)(5)

本地习俗: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同时,把一天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段,分别对应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早晨天气晴好,则预示青年人一年健康,平安,中午天气晴好,则预示中年人健康平顺,傍晚天气晴好,则预示老年人健康平顺。若整天阴晦,则主灾。

正月初八为“地”的一天,这一天天气晴朗,则土地爷佳,预示着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若阴则主灾。民俗活动中这天要祭土地神,不能动土。

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诞辰,俗称“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统领三界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灵的最高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初九当天,天气晴朗,则主一年平安,反之则主凶。同时,初九当天禁止家人晒衣服,尤其是女裤、内衣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对玉皇大帝的尊敬。

陇西过春节有什么讲究(定西过春节的习俗你知道几个)(6)

正月十三杨公忌,关于杨公忌,《四库全书·钦定协纪辩方书》卷三十六《辩伪》,第811-1019页的《杨公忌》词条有:“世俗多畏杨公忌,通书亦多载之。谓其日不宜出行,举事犯之不利,皆因未悉其原委,故为所惑耳。今按其说乃是室火猪日,其术元旦起角宿依次二十八宿,次序顺数值室宿之日,即杨公忌。不论月之大小,二十八日一周,每月递退二日。故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以至七月初一、二十九而终于十二月十九。凡十三日,夫以宿值日亦如用甲子纪日未必始于大挠,而其来已久,每日一宿,自然顺序,不用安排。以论趋避,犹可说也。然亦未闻室宿值日有所避忌。今并非值日之宿而强以角宿起元旦,每年另起不能轮转,固不通矣。且若正月小,则二月十一日乃是危宿,二月再小,则三月初九日乃是虚宿,又安得强指为室火猪乎!《晋志》曰:‘营室为元宫,又名清庙,必非凶曜。’《诗》曰:‘定之方中,作于楚宫。’《尔雅》曰:‘营室谓之定。’盖古者视营室中而兴土功,未当以为忌也。将以其为火,与尾、室、觜、翼皆火宿也,何独忌于室耶?将以其为猪,与星系宫像,不系肖形,顾可实指为猪耶。邪说诬民,莫此为甚。彼杨公者不知为何须人,其说殆与密日,同出西域,彼俗恶猪,闻声辄厌,故并忌之。然岂可用于中国耶!”

陇西过春节有什么讲究(定西过春节的习俗你知道几个)(7)

本地习俗有十三“净庄”,镇子上“净街”,尤其以内官营的“净街”场面最为壮观,也最为隆重。出嫁的年轻女子禁忌回娘家。

正月十五也是一个大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因为在传统观念上十五这一天要吃元宵,所以又叫元宵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戡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陇西过春节有什么讲究(定西过春节的习俗你知道几个)(8)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节日特色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最初称为“汤圆”,后因多在元宵佳节食用,所以也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常见的元宵用糯米粉包成圆形,馅料丰富多样,如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等,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象征红红火火,团团圆圆。一般在正月十五这天,民间都会有猜灯谜活动。“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陇西过春节有什么讲究(定西过春节的习俗你知道几个)(9)

本地有新婚妇女避灯之说,凡成婚的年青女性,十五这天要去娘家避灯,十六才能回婆家。十五当夜,家家户户门前要点燃一堆柴火,大人小孩在柴堆上争相跳跃,以驱灾避邪,保一年平安。“正月十五雪打灯”,正月十五傍晚下一场雪,则含“瑞雪兆丰年”之意。也有十五临近掌灯时分,天气晴朗、树静无风,则当年的胡麻一定丰收。近年来本地时兴在元宵节放花炮、放孔明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正月十六游百病,据传,此俗源于明代。清人甘熙也在《白下琐言》中写道:“岁正月既望,城头游人如蚁,萧鼓爆竹之声,远‘走百病’。”按现代解释:春节饱食美味佳肴后,登高望远,漫步散心,确能帮助消化,去病免疫,所以才“爬城头走百病”。

陇西过春节有什么讲究(定西过春节的习俗你知道几个)(10)

正月十七断(方言追、赶)瘟神,白天秧歌断瘟神,选一个机灵的青年人装“孙大圣”在前面开路,意寓降魔除妖。头人领着秧歌队,后面还有一个“毛神子”,即俗称“毛鬼神”,背一个背斗,只要看见谁家的好东西就装到背斗中,主人也没话可说,也有些人家专门在显眼处放酒菜,被“毛神子”顺了去,落得大家高兴。每到一家,所有的房间包括猪圈马厩都得断瘟,主人也提前扫四方五地(庄墙四角,室内四角及房顶正中)的灰尘,包一纸包放到灶台锅盖上,由专人收走,集中到一地烧掉,烧瘟神时整个秧歌队齐喊“噢……”,锣鼓连敲,“孙大圣”舞着“法杖”,“毛身子”跳来跳去,场面热烈。断完了瘟神,秧歌队的人集体享用背斗里的东西。晚上烧秧歌,即使不烧,这天的秧歌不出庄,称作“卧庄”,所以叫“黑十七”。

陇西过春节有什么讲究(定西过春节的习俗你知道几个)(11)

至此,热热闹闹的以辞旧迎新为主题的春节才算正式告一段落,而春节的喜庆之气还留有浓厚的氛围,人们在节后第一次见面的第一句话便是相互问候“年过得好吧!”,既是问候也是祝福。这种问候与祝福将持续至农历二月二前后才始淡定。

而时至今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现代的春节,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并且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不只是传统意义的喜庆节日,更多的体现了假日经济的特点,春节市场需求的巨大潜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成为商家高度祈盼的特殊阶段。用生意人的话说:一年当中就好这几天。意思是一年来就只指望春节前一段时间多挣些钱。

陇西过春节有什么讲究(定西过春节的习俗你知道几个)(12)

春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为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老顽童、来源in定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