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徐州方言(趣说怀庆方言之一百三十五)

“屙”与“㞎㞎”

人吃五谷杂粮,拉撒排泄,稀松平常。在现代汉语里,人的正常排泄,解大手,被称为解大便或拉屎,或简称为“拉”;解小手,被称为解小便或撒尿,或简称为尿。

三国徐州方言(趣说怀庆方言之一百三十五)(1)

图片选自网络

但在怀庆方言里,“拉”被俗称为“屙”,读 ē。

“屙”除了其基本含义为拉屎外,还有几种特殊的含义。

1、动词。特指拉肚。

如:我这段闹肚子,已经连续“屙”了好几天了,现在还不能干活儿。

这里的“屙”并非指每天一次的例行解大便,而明显地特指拉肚子。

2、动词。栽;嫁祸。

如:明明是那家伙干的坏事,自己却择得干干净净的,最后全都“屙”到我头上了。

3、形容词。坏。以吓得要拉屎形容人被吓坏了。

如:一听说警察要查他,这一次可真把小张吓“屙”了。

这里的“屙”,并不真指吓得“屙”出了屎,而是形容真被吓坏了。

在现代汉语里,人或动物的粪便被统称为屎。

但在怀庆方言里,屎却被俗称为“㞎㞎”,读bǎ·bɑ,也叫屎㞎㞎。

如:那边空地上,不知哪个熊孩子“屙”了一堆“㞎㞎”,路过时要注意,千万别踩上。

再如:俗话说,“㞎㞎”疵㾍(读cī nài)水为净,再疵㾍的东西,只要用水认真清洗一下就干净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