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汉字详解(说文晓字巴)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巴”字。

说文解字汉字详解(说文晓字巴)(1)

古代传说,有一种巨大的蛇,名为巴蛇。《山海经》里说“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是说,巴蛇吞食大象,三年才吐出象的骨头。由此可见,这种蛇是很大的了。

巴是一个象形字,小篆的巴字上都是一个张着大口的蛇头,下边是蜿蜒的蛇身。《说文解字》里说“巴,虫也。或曰食象蛇。”意思是说,巴是一种虫名。也有人说巴,就是食象的蛇。

说文解字汉字详解(说文晓字巴)(2)

古代的巴国,属地在今天的四川东部、湖北西部一带。周武王灭掉商朝后,封巴为子国,称为巴子国,后来被秦国的惠文王所灭。今天鄂西土家族就是古代巴人的后裔。贾谊的《过秦论》中,就提到秦国灭掉巴国的事。文章说“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西举巴、蜀,就是向西攻占属于巴蜀的地方。

在唐诗中,许多以巴地为题材的诗,至今脍炙人口。如杜甫的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李商隐的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巴人崇拜蛇,所以以巴为名称。如今,居住在川鄂交界处的土家族仍忌吃蛇肉,有的还把蛇的图案绣在帐帘或帽子上。在湖北省鄂西地区,考古工作者在鱼木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座古墓。从这座古墓中出土的文物,其中就有古代巴族人崇拜蛇的浮雕图案,图案中弯曲错落的双蛇,宛如一个草书的福字。构思巧妙,雕工精细,表达了古代巴族人的美好愿望。

说文解字汉字详解(说文晓字巴)(3)

巴族人善于歌舞,所谓巴歌、巴调就是巴地民歌。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的巴人,就是巴族的民歌。唐朝诗人刘禹锡在《洞庭秋月行》一诗中描写到“荡桨巴童歌竹枝。”巴族人擅长巴渝舞、竹枝歌,至今土家族还盛行摆手舞。

蛇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蛇是紧挨着地面爬行,所以八字有挨着、紧贴、靠近的意思。如《红楼梦》里“巴着窗户眼儿一瞧,原来宝妹妹坐在炕沿上,宝兄弟站在地下”。这里的巴就是靠近的意思。

巴还由紧贴的意义引申出粘结、粘住的意思来。如锅巴、泥巴、盐巴、荞麦巴等。干巴巴、紧巴巴是说黏住的东西很干、很紧。干巴巴还用来形容一个人写文章、讲话不生动。紧巴巴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生活贫寒,如说日子过的紧巴巴的,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人们把贴近、依附、讨好有权势的人称作巴,现代汉语里叫巴结,如《红楼梦》里有这样一句话“哪一个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头的?”巴高望上,就是巴结高位好往上爬。

蛇有极强的攀援性,所以巴字也引申出攀援、攀登的意思。如《水浒传》第三十六回里有这样的话“行了半日,巴过山岭头,早看见岭脚边一个酒店。”这里的巴字就是攀登的意思。

巴还有盼望的意思。朝巴夜望就是日夜盼望,巴不得就是迫切盼望。

说文解字汉字详解(说文晓字巴)(4)

巴字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还为人们留下了千古名句“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巴陵就是岳阳。传说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有个名叫羿的部落酋长,曾在洞庭湖边杀死一条巴蛇,蛇骨堆了一座大山,因而岳阳就被称为巴陵或巴丘。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