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都市圈规划和建设(西安都市圈有多大)

西安都市圈规划和建设(西安都市圈有多大)(1)

到2025年,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

到2035年,圈内同城化、全域一体化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历史文化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3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公布《关于同意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国家发展改革委2月22日复函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报请批复〈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的请示》已收悉,原则同意《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这是继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都市圈规划之后,国家批复的第5个都市圈规划,也是目前西北地区唯一一个。

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指出,《规划》实施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更好带动周边城镇联动发展,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积极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同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建立健全同城化协调发展机制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提升都市圈对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支撑能力,更好助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更好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更好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西安都市圈有多大?

西安 西咸 咸阳、铜川、渭南部分区县 杨凌约2万平方公里

都市圈是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已经成为承载发展要素、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空间载体。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并在全国选取一些前期工作基础好、具备发展潜力的都市圈予以规划指导。2021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中,正式将《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列为年度编制计划。为落实国家部署和陕西省委、省政府要求,去年4月起,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省发改委着手启动《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编制过程中,省发改委深入贯彻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为切入点,围绕规划范围、空间格局等重点问题深化研究论证,并广泛征求省级相关部门和地市意见,在此基础上编制形成了规划文本,经省政府同意后,正式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定。

根据陕西省发改委3月21日的消息,西安都市圈规划范围主要包括西安市全域(含西咸新区),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部分区县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2020年底常住人口1800多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约1.3万亿元。《规划》提出,围绕构建“一核、两轴、多组团”的空间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都市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创新协同高效、产业分工协作、改革开放协同推进、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文化传承发展、城乡深度融合。到2025年,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到2035年,圈内同城化、全域一体化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历史文化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规划》的出台实施,对于提升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支撑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以及推动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省政府印发实施《规划》后,省发改委将会同西安市等相关市(区)以及省级相关部门,全面抓好《规划》各项任务落实,特别是推动都市圈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平台建设,着力提高都市圈现代化水平,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为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陕西省十四五规划:培育建设西安都市圈

2021年发布的《陕西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到,通过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市群(带)建设,构建“一核一轴、两翼三区、多组团”发展格局,培育建设西安都市圈。西安都市圈发展格局已向外公布。

今年3月4日,陕西省发改委在回复网友时提到,《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履行完成国家层面相关审批流程,正在履行印发程序,近期将正式印发实施。

今年3月13日至15日,西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举行,党代会报告在九方面重点工作狠抓城市综合能级提升中提到建设现代化西安都市圈。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健全完善联席会议机制,在城乡规划、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治理、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领域促进一体化发展,加快地铁16号线、1号线三期和16条主干道路等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主城区与渭北工业区道路连通,加快地铁10号线建设,推动渭河两岸产业互补、交通互联、深度融合。推进西安与富阎板块互联互通工程,启动西安至富阎及渭南轨道交通建设,实质性推进西渭融合。从地铁16号线、1号线三期、10号线、启动西安至富阎及渭南轨道交通建设这些项目可以看到,西安已着手实质性推进西安都市圈建设。

专家解读

西安的优势将在更大空间释放

可以让六座城市一体化规划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陕西区域经济研究会名誉会长,永秀智库理事长,西北大学二级教授、博导白永秀3月20日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西安都市圈发展前景广阔,首先是能更大发挥西安优势,带动周边城市,渗透周边发展,而不是西安一家独大。目前的西安在教育、医疗、文化、科技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建设西安都市圈会使得西安的优势在更大空间释放,最明显的改变是,会改变过去很多人一定要将孩子送到西安上学、生病后会首先选择来西安就医的现象,经过都市圈建设,优势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可以渗透至都市圈其他城市。

其次,可以促进在更大空间布局产业,目前关中平原城市群内部存在恶性竞争、产业趋同,产业布局乱链条短,优势产业发展难的问题,通过都市圈建设,可以让六座城市一体化规划,即以高陵、临潼、三原为主体的渭北先进制造业组团,以富平、阎良为主体的航空产业组团,以临潼、蓝田为主体的旅游休闲组团,以武功、周至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示范组团,以乾县、礼泉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组团。

第三,提升城市交通一体化水平。城市交通提升是普通市民感受变化最大的,目前,不论西咸双城通勤还是关中城市群交通上看,一体化交通水平不够,随着地铁、城市快速干道、城际铁路等更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交通的便捷也能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最后,提高城镇一体化水平的要求。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相比较,陕西的城镇化率并不高,“十三五”期间,陕西城镇化率由“十二五”末的53.6%提高至59.4%,未来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

国家发改委的批复中提到,陕西要统筹做好规划实施指导工作,健全都市圈发展协调推进机制,西安市及都市圈其他城市是西安都市圈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协同推进规划实施。白永秀也提到,规划印发后应该成立落实实施的专门机构,省上成立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其中要包括西安都市圈建设的各城市,西安、渭南、杨凌、西咸、咸阳、铜川都要包括,并且引入考核机制才能促使规划真正落实实施。 本报稿件除署名外均由华商报记者 李婧 采写

新闻延伸

西安都市圈发展空间很大

当前,西安都市圈的发展还尚处在培育发展阶段,突出体现在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一体化发展的水平依然较低。

根据陕西省的相关报告,其具体表现有:城市间的政策联动和规划统筹不足,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突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形成;跨区域的创新生态和产业集群还没有形成气候,城市间产业发展更多是同质竞争而非分工协作;都市圈内部轨道交通建设滞后,网状交通体系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外高内低,导致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带动力不强。

其实,西安都市圈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2020年,西安的GDP才刚刚破万亿元。其时,与西安经济体量相近的泉州、济南、合肥、福州,工业增加值分别是5167.98亿元、2360.5亿元、2072.32亿元、2532.16亿元,而西安仅有1828.59亿元。

2021年,西安的GDP也在所有GDP万亿城市中排名末尾,仅为10688.28亿元,排在全国第24位。

为此,西安市《“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西安都市圈产业一体化布局,提升西安产业辐射和总部经济发展能级,支持区域间以“飞地园区”“合作共建”等模式开展合作,引导中心城区“退二进三”,推动一般制造业向都市圈梯度转移,构建梯次配套、优势互补的现代化产业生态圈。 综合

未来西安如何加强辐射?

与其他4个规划已获批的都市圈相比,西安都市圈内核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差距非常大。

2021年,西安的首位度尽管有所下降,但依然高达35.87%。未来西安如何加强辐射,圈内其他城市如何承接西安的产业和功能外溢等等,都是西安都市圈需要破解的问题。

不过,目前在西安都市圈内,相关产业合作已经初具规模。铜川提出了“西安制造、铜川配套”,渭南提出了“西安研发,渭南制造”。

这种跨行政区的产业集群和协作机制,有望让西安都市圈的一体化“水到渠成”。

另一方面,中国在由“制造工厂”向“创新工厂”的转变过程中,都市圈无疑是创新的核心区域和动力源泉。西安都市圈内的高教资源与军民融合的产业基础,仍然具备较大优势。

可以预见,未来,西安都市圈将是西北地区甚至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支撑点。

(华商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