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鼎簋等级示意图(实证北京建城史的镇馆之宝)

#靠浦荐宝#

国庆期间去了一趟首都博物馆,最近一两年首博在进行新的陈列改造,只有圆厅还开放。但也不妨碍真心喜欢文物的朋友去看。还有几个重量级的常设展厅还能看,比如靠浦君@浦峰捉影 这次去的青铜展厅

西周鼎簋等级示意图(实证北京建城史的镇馆之宝)(1)

有时候我们不需要一次看太多精品,每个展厅能有个几件重量级的,就可以赏心悦目一上午了。

西周鼎簋等级示意图(实证北京建城史的镇馆之宝)(2)

比如这件首博的镇馆之宝——西周伯矩鬲。

全称“牛头纹带盖伯矩鬲”,是西周初期青铜器。1974年出土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遗址251号墓。2013年8月19日,西周伯矩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西周鼎簋等级示意图(实证北京建城史的镇馆之宝)(3)

西周伯矩鬲通高33厘米,口径22.9厘米。顶部为平盖,盖顶中央置一由两个相背的立体小牛首组成的盖钮,盖面饰以浮雕牛首纹,角端翘起。口沿外折,方唇,立耳,束颈,袋足。颈部饰六条短扉棱,扉棱间饰以夔纹,袋足均饰以牛头纹,牛角角端翘起,高于器表。其纹饰十分精美,各部均以牛头纹装饰,主体纹饰皆为高浮雕,给人雄奇威武之感。

西周鼎簋等级示意图(实证北京建城史的镇馆之宝)(4)

鬲的各部均以牛头纹装饰,共有七牛,艺术设计和铸造工艺极为高超,是北京地区西周青铜艺术巅峰之作。比较罕见的是,它还带有青铜的器盖,不同于一般青铜鬲因为原来用木盖所以出土时都已无盖。

西周鼎簋等级示意图(实证北京建城史的镇馆之宝)(5)

盖内及颈部内壁铸有相同的铭文,盖内4行15个字,颈内壁5行15字。铸有两段相同的铭文,共15字:在戊辰,匽侯易(赐)伯矩贝,用乍(作)父戊彝。意思是燕侯在戊辰这一天赏赐伯矩贝币,伯矩做器纪念父亲。

西周鼎簋等级示意图(实证北京建城史的镇馆之宝)(6)

靠浦君@浦峰捉影 注:商周时期的海贝是许多地方流行的珍贵货币,像云南出土的超精美的青铜器都是用来存放贝币的。三四十个贝币就能铸造这件精美的青铜器。可见当时海贝的价值,比青铜黄金还贵。换现在来讲真是不可思议。

西周鼎簋等级示意图(实证北京建城史的镇馆之宝)(7)

就算是一个牛角,也是极为精细,立体感十足,不得不叹服

西周鼎簋等级示意图(实证北京建城史的镇馆之宝)(8)

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觚棱。鬲是古代汉族煮饭用的饮器,其形状一般口沿外倾,三足中空,便于炊煮加热。

西周鼎簋等级示意图(实证北京建城史的镇馆之宝)(9)

由于商周时期,贵族中流行赗礼,也就是当某人去世时,亲友会赠送青铜器随葬,所有在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常常会发掘出作器人不同的随葬青铜器,在251号墓中发掘的二十多件青铜器在铭文上看至少就属于四个人,带有“伯矩”的仅有两件,所以不足以说明墓主人就是伯矩,但至少应该是伯矩的亲友。

伯矩及其家族地位显赫,已经被公认为是西周早期宗周王室和燕国上层的重要角色。对伯矩家族的断代准确而可靠,其史迹具体而生动。经历代著录的和考古发掘报告公布的,且器身铸有伯矩铭文的青铜器,已有22件之多。最为重要的如:伯矩簋两件,除清晚期出土后流传两个世纪的伦敦的一件,还有一件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陕西宝鸡竹园沟,收藏在宝鸡博物馆;伯矩鬲两件,新中国时期分别出土于北京房山琉璃河和辽宁喀左山湾子,铭“在戊辰燕侯赐伯矩贝用作父戊尊彝”,均为首都博物馆和辽宁省博物馆的最重要的藏品;伯矩盘一件,新中国时期出土于北京房山琉璃河,铭“癸伯矩作宝尊彝”;伯矩甗一件,1971年出土于喀左山湾子,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铭“伯矩作宝尊彝”;伯矩壶一件,铭“伯矩作宝尊彝”,收藏在华盛顿。

西周鼎簋等级示意图(实证北京建城史的镇馆之宝)(10)

靠浦君@浦峰捉影 看到这些信息,真的觉得超神奇,总觉得古代交通不方便,但很多实物证明,即使相隔几千甚至上万公里,但在几千年前,也依然交流畅通,怎么做到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