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智能机器人有什么发展(高智能机器袭来)

未来的智能机器人有什么发展(高智能机器袭来)(1)

你有看过电影「魔鬼终结者」吗?电影中的人工智能超级电脑「天网」后来产生自我的意识而向人类攻击,引发了一场人类与机器人的存亡大战。电影「机械公敌」刻划机器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许多原本人类负责工作都转由机器人来代理。你能想像这些目前被定位为「科幻」类型的电影,很有可能就是未来人类社会的样貌吗?

机器进行式: Maching

举凡洛杉矶时报、Yahoo以及美式足球联盟NFL使用机器人撰写新闻、美联社利用机器人编制财务报表以及Google所开发的自动车,我们在各种产业中都能看到机器人的影子。毫无疑问地,一股机器化的浪朝向我们直扑而来。

目前市面上的常见的机器人大多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工业型机器人(Industrial Robots)

生产线的工业机器人为时下最常见而且应用最广泛的机器人类型。不过,此处指的机器人主要是「机器手臂」等可以模仿人类行为的设备,而非以类似人的形态出现。透过写入程序,机器人便可以运行人类交付的工作。有别于在体能上有极限的人类,只要有稳定的电力供应,机器人就能不眠不休地工作,加上精准而有效率的标准流程作业模式,不仅大幅提升生产线的产能,更得以改善产品品质,营造自动化的而舒适的生产环境。因此,当今许多的生产线都采用了以机器人为主的生产线,并逐渐取代人力制造生产的模式。

未来的智能机器人有什么发展(高智能机器袭来)(2)

2. 服务型机器人(Service Robots)

不同于专事生产的工业型机器人,服务型机器人的业务涉及了各种领域。服务型机器人又可以区分成专业服务用机器人或是家庭服务用机器人两种。

专业服务用机器人主要用于特殊目的,其中包括到险恶环境如太空、深海或火山口勘探的工作用机器人、帮助消防员的消防救援救灾机器人、喷洒农药或伐木的农业用机器人、辅助手术或是人体检验用的医疗用机器人等等。由于这些机器人的任务多半涉及人类生命安全的事务、大范围制式化的操作模式或是精密而细微的操作过程,因此在机器人的辅助之下,可以帮助人类在处理事情上来的更安全、方便与省时。

清洁机器人、除草机器人等等家务型机器人,轮椅机器人、复健机器人等照护型机器人,以及居家安保与监控机器人等等归类为家庭服务用机器人,主要的目的是用于提升我们的家居品质。

由于服务型机器人的设计牵涉到复杂的人工智能与传感技术,有许多技术上面的困难有待克服,因此目前的发展实远远落后于工业型机器人。然而,服务型机器人的发展与成熟会诞生更多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也可望为社会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

机器未来式:第三次工业革命

2015年六月,富士康的郭台铭、阿里巴巴的马云与软件银行的孙正义携手合作,入股日本软银集团旗下机器人控股子公司(SBRH),共同宣示入主机器人市场的决心,推出「全球第一款有感情的机器人」Pepper,拥有认识家人、教九九乘法、读绘本、变魔术与说话等功能,并于今年六月展开对一般家庭的销售。每个月限量推出1000台的Pepper,一开卖便立即售罄。从Pepper身上,我们也可以发现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点方向。

未来的智能机器人有什么发展(高智能机器袭来)(3)

1.「心」机器人

机器人未来到底会比较像「机器」还是「人」呢?机器人可能会有感情吗?目前机器人已经逐渐被赋予人类的「手」、「脚」和「脑」的部分功能,如果有一天,机器人也有「心」,有自我意志与思想,那会发生什么事?

在这个机器人「智商」进步快速的时代,他们的「情商」却相对地发展迟缓。事实上,「情感」一直以来都是横跨在人脑与机器之间无法横越的鸿沟。由于目前大部份的机器人本身几乎不具有任何自主性或创造能力,只能依照内置程序完成固定的任务,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因此目前的应用范围受到了非常多的限制。然而,透过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确实有可能实现所谓的「情感机器人」,让机器人也具有辨认与表达情绪的能力。不过,当我们试想,若机器人就像人类一般,有感情,有自主思考的能力,那会对我们的社会及价值观造成多大的冲击?

2.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Google母公司Alphabet集团运行董事长施密特(Eric Schmidt)在亚太地区举办的大型媒体发表会上宣布,Google将全力发展「机器学习」技术。有别于人工智能让「机器智能化」的目的,机器学习希望赋予机器自主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让机器拥有「学着变聪明的能力」,能够从做中学,学中做。

透过统计、机率与分析等技术,机器学习尝试利用能从从数据中自动分析获得规律的算法,并对未知的数据进行预测与解析,实现与仿真人类的学习行为。机器学习的研究方向包括了专家系统、自动推理以及自然语言理解等领域。

3. 物联网(IoT) 与云端运算

机器人、物联网与云端运算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三个面向。在未来的世界,人类除了和机器人一起工作,也会设计机器来为我们工作,甚至我们也可以让机器与机器之间相互对话,串连生活周遭大大小小的家电、移动设备产生更多的链接,除了带来更多的便利性,也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与型态,实现真正的物联网时代。

机器时代下的社会现象

先暂时排除机器人未来可能向人类发动战争的可能性,机器人对我们似乎是百利而无一害,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让社会看似更加的富庶。然而,当我们过度依赖机器,是否会造成人类的另一种的生存危机呢?

1. 过度依赖机器,人类退化的危机?

当许多原本倚仗劳力的工作都由机器人来代劳,机器人逐渐替代我们的四肢,人类的运动功能会不会逐渐退化,最后仅仅剩下唯一能够思考的脑部呢?

2. 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1%富人的财富超过剩余99%的人,这是一个全球贫富差距极大化的时代,而且这个差距仍在不断地扩大。机器人所带给我们的,不见得会是个普遍富裕的社会,相对地,会是一个M型化极度明显的世界。我们可以试着想想,当企业主不再雇用一般劳工,而是使用机器人为自己工作,如此必定会让贫富差距的现象更加地明显。

当机器袭来,我们又要如何自处?

当我们面对的工作竞争者不再是人类自己,而是记忆力比人类好、运算能力比我们快的机器人,我们难道不会被机器人取代吗?

事实上,自第一次的工业革命以降,原本人类运行的工作就不断地被机器所取代,而近年来此趋势的成长速度大幅地提升,包括工程师、出租车司机、店员甚至是医生等工作,在未来都有可能让机器来代劳。因此,我们更要好好反思,人类与机器人最大的不同点到底是什么?

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世界,例行性或重复性高的事务有非常大的可能会由机器人来效劳。人类虽然在运行效率上远输给机器人,但是我们拥有思想,我们倚仗的是智能与经验,而非程序与内存。现实生活中,许多所谓新的「创造」与「发明」,其实只是旧事物的排列组合,并非凭空而来或无中生有的。然而,透过机器人的运算能力,我们得以加速这个过程。 因此,未来人类的工作应朝向创意、创新与创造的目标发展。让我们与机器合作,而非与机器对抗,让机器帮助我们分析,而非让机器成为实际的决策者

别让机器扼杀我们的想像力,而是让机器释放我们的创造力吧!

未来的智能机器人有什么发展(高智能机器袭来)(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