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停车场为什么不普及(路面停车一位难求)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6日讯(记者 杨洁规 视频剪辑 杨洁规)立体停车场占地少停车多,一直作为缓解停车难的“神器”而被寄予厚望。

连日来,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访发现,长沙闹市区多数立体停车场面临着使用率低的窘境,一方面停车难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立体停车场“叫好难叫座”,原因何在?记者进行调查。

现象:场外车挤挤,场内车稀稀

位于长沙车站北路上香泽南湖大厦智慧立体停车场,是2019年投入使用的,对周边酒店、写字楼来说是一个利好,原本20多个车位的区域,如今成了一座容纳180辆车的立体停车场。

立体停车场为什么不普及(路面停车一位难求)(1)

立体停车场为什么不普及(路面停车一位难求)(2)

(香泽南湖大厦智慧立体停车场。杨洁规摄)

8月23日,记者驾车来到该立体停车场,受场地限制,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花了几分钟才将车辆停进车位。车停好后,就会通过升降机和传送带,将车辆升降横移到相应车位。取车时,再刷卡,小车又通过传送带停放到进出口前,取车需要等候3至5分钟。

记者在现场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使地面车位已停满,一些驾驶员仍选择将车辆插空停放,甚至停在消防通道上,却很少有驾驶员愿意将车辆停入立体停车场内,“我就上去办个事,半个小时就走,停进去有点麻烦。”驾驶员姚先生表示。

立体停车场为什么不普及(路面停车一位难求)(3)

立体停车场为什么不普及(路面停车一位难求)(4)

(芙蓉中路上的芙蓉城立体停车楼。杨洁规摄。)

“停放的车辆有时多有时少,但没停满过,平均一半的样子。”停车场工作人员介绍,多数人只有在长时间停放或地面实在挤不出位置停放,才会选择立体停车场。

芙蓉中路上也一直存在停车难问题,2017年,位于芙蓉中路八一立交桥西北角的芙蓉城立体停车楼投入使用,可提供104个停车位。8月24日,停车楼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多数驾驶员更钟情于路边的停车位,“场内车不多,只停了一半。”

记者还发现,位于岳麓区的后湖新村立体停车场因路面停车位未饱和,立体停车场建成后暂未启用。

立体停车场为什么不普及(路面停车一位难求)(5)

(岳麓区后湖新村立体停车场暂未启用。杨洁规摄。)

探因:停车难度大、缺乏价格优势

采访中,超过半数的驾驶员表示,不太愿意把车停进立体停车场。

市民刘女士说,立体停车场车位的宽度比较窄,也比较短,而且两侧均有大约10公分高的边檐,停车时容易刮伤轮胎和轮毂,“本来车技就一般,还是有点担心技术不过关。”

市民周小姐同样表示,立体停车位难度较大,“车辆稍宽稍长的,就不太适合停放。停放在普通车位更快捷。”

还有不少驾驶员因为立体停车场价格与同等地段路内泊位价格一致,认为立体停车位“吸引力不够”。驾驶员蔡先生说,地面停车是10元/2小时,立体车库10元/3小时,价格相差不大,但如果地面有车位,还是习惯性地停在路面上。“地下地上价格差不多,我为什么要把车停到地下去?存取费时间,买了东西还得自己拿着等提车,万一忘了从车里拿东西不是更麻烦?”

企业:立体停车场运营制约因素多

“医院的立体停车场几乎是满负荷,商业区在七成左右。”深圳伟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湖南区域总监刘琦分析,立体停车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停车难,但目前发展还受到多方面的制约。

立体停车场对车型有一定的要求,超长、超高、超重、超宽的车辆均不能停放;车主的停车习惯已经形成,愿意在路边停车,或者找个空挡停车,怎么便利怎么停,不太愿意进车库;有的立体停车场对倒车技术要求比较高,不适合新手操作;部分车库建设地点比较隐蔽,标志不够明显;此外,部分车库是为满足配套或远期规划而建设,现阶段地区地面停车位缺口不大。

建议:提高差价“赶车上楼”

如何提升立体停车场的使用率?

刘琦认为,应引导市民改变停车习惯,将停车场纳入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方便车主在线查询、车场导航,同时,还应加强车辆乱停乱放整治。

青岛德盛利立体停车设备有限公司长沙办事处负责人郑先生介绍说,立体停车场较高的造价,和使用成本目前仍是横亘在建设单位和使用者面前的一个大问题。目前,多数还处于市场培育期,如果没有外力支持,很难维持,希望政府出台政策激活立体停车。

有业内人士提出,可提高路内泊位与立体停车场的价差,让立体停车场价格低于路内泊位价格,“赶车上楼”。

链接:

长沙两年新增停车泊位40万个

三湘都市报记者查询发现,2018年,长沙印发《关于加强长沙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的若干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合作参与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凡属于补贴对象的公共停车设施或超配建设的停车泊位,由财政按区域分类补贴,一个泊位最高补贴2万元。在此政策激励下,长沙已有一批民间资本介入公共立体停车场建设的案例。

今年4月,长沙印发《长沙市解决停车难治理停车乱两年行动计划(2021-2022年)》。目前长沙市停车位缺口为80多万个,医院、学校、商圈周边均是车位紧张区域。《计划》显示,长沙将加快停车设施建设,按照“供需统筹、逐步补缺”原则,利用改扩建、“平改立”等多种方式,逐步推动公共停车、配建停车场建设,在两年内新增停车位40万个,中心城区95%以上停车场纳入智慧停车管理平台。

[责编:苏亮]

[来源:三湘都市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