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 扫墓(扫墓时小学生总喜欢擦拭一块墓碑)

1960年的清明节,丹东八一小学的师生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扫墓。他们认真地将墓碑前的杂草清理干净,并把墓碑上的尘土擦拭掉,然后将手中的鲜花放在墓碑前。

那一年,董耀东刚上一年级,对于革命烈士他还比较懵懂。扫完墓,他便来到一处墓碑前,沿着墓碑上蔡正国的名字,一笔一笔地勾勒着,一直到同学叫他,才转身离开。

往后的每一年清明,学校组织扫墓,董耀东都会用剩下的时间勾勒这个名字,直到他小学毕业。

小学生 扫墓(扫墓时小学生总喜欢擦拭一块墓碑)(1)

刚参军时的董耀东

董耀东是一个幸福的孩子,从他记事以来,他只知道自己的父亲是沈后二分部副政委董凤奎,母亲曾经也是军人,后来复了员,他是父母二人捧在手心里长大的,父亲从来没有骂过他,也没有打过他,母亲除了他想动那只铁皮箱跟他急外,其他的事也都依着他。

15岁那年,董耀东闹着非要当兵,母亲对此是死活不同意,她的内心有道过不去的坎儿。可是在执拗的年纪里,母亲越是阻拦,小东越是坚决不退缩,僵持不下的两人最后都将目光投向了董凤奎,希望这个当家的,能拿个主意。

董凤奎将儿子拉进里屋,爷儿俩谈了很长时间。最后出来,董凤奎对妻子说:“我看他行,就让他去吧,如今外面也乱,将孩子送到部队还放心些。”就这样,董耀东如愿以偿了。

可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他穿上军装的那天,父亲董凤奎一个人骑着自行车,竟默默地一直跟在运送儿子去军队的军车后面。董耀东不知道,那天,当他高唱军歌进入军营后不久,他的父亲董凤奎也赶到了那里。

小学生 扫墓(扫墓时小学生总喜欢擦拭一块墓碑)(2)

董凤奎

经过在部队的历练,董耀东开始正视自己的任性,明白父母的不易。他积极训练,寻求进步,想让自己成气,给父母争光,为国家出力,渐渐地成长成了一个优秀的解放军战士。

1971年,董耀东已经参军三年了。这一年,他刚好18岁,用寻常百姓家的话说,就是长大成人了,可以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了。

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和战友们正在操场上训练。突然,远远地看见政治处主任向他们跑了过来,董耀东下意识地认为可能有什么新的指示。可政治处主任却径直跑到他的跟前,让他赶紧交接一下工作,抓紧时间去大连黑石礁49号楼,他的母亲在那里等他。

董耀东突然有点搞不懂了,怎么母亲来看自己也不提前打个电话,而且还在黑石礁49号楼,那里可是专门接待高级干部的地方,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呀。

正想着,政治部主任突然催促他,回过神来,董耀东赶紧坐上了开往大连的汽车。

到了目的地,确实是黑石礁49号楼,董耀东有点蒙,他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他敢肯定不是一件小事。

小学生 扫墓(扫墓时小学生总喜欢擦拭一块墓碑)(3)

和董凤奎

怀着复杂的心情,董耀东终于走到了楼上,他深吸了一口气,敲响了会议室的门。随着一声“进来”,门开了一条缝,然后才打开。董耀东挤进去,不禁让他倒吸一口凉气,里面坐着一圈人,全是部队的首长。母亲坐在中间,望见他进来,只看了他一眼却沉默不语,每个人的神情都很严肃,气氛十分凝重,他竟不自觉地变得紧张起来。

面对这么多领导,他的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摆,索性站了个标准的军姿。这时,旅大警备区第一副司令赵国泰让他先坐下。他便选了个门口的位置,屁股放上去一半,大气都不敢出,突然听见赵副司令喊他的名字,他竟条件反射地猛站起来,回了一声“到”。这时赵国泰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用柔和的声音让董耀东坐下来说话。

只听赵国泰缓缓说道:“小东,今天叫你来开这个会,是要向你说明你的身世。如今你也18岁了,是个大人了,也是个老兵了,你应该知道你的身世了。”

董耀东困惑地望向母亲,他发现母亲早已泣不成声了。于是,他把目光收回来,继续听赵国泰说:

小学生 扫墓(扫墓时小学生总喜欢擦拭一块墓碑)(4)

“你的亲生父亲名叫蔡正国,是原五十军党委书记、第一副军长,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我军职务最高的指挥员。你的本名叫蔡小东!我们在坐的各位,都是你父亲曾经的老战友,和他一起打过鬼子、走过长征...”赵国泰一口气说完,董耀东整个人僵在了那里,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那家中的父亲是谁?他可是从小宠着自己、呵护着自己长大的,重话也不曾说过一句,那不是亲生父亲才做得到的吗?现在却另有其人。

董耀东有点无助,他再次望向母亲。显然,母亲哭泣的脸庞和落寞的神情已经告诉他这是真的。

蔡正国!似曾相识的名字,想起来了,这不是小时候扫墓自己年年勾勒的墓碑上的那个名字吗?那座孤独的墓冢,自己曾在那里驻足停留过很多次,没想到里面埋葬的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这是怎样的一种滋味!董耀东眼前一黑,晕厥了过去。

小学生 扫墓(扫墓时小学生总喜欢擦拭一块墓碑)(5)

、董凤奎和董耀东的全家幅

待他醒来时,已经躺在招待所的床上,旁边坐着母亲。见他醒来,母亲赶忙递给他一杯水,看到他渴望的眼神,便将往事一五一十与他述说起来:

你的亲生父亲叫蔡正国,1909年出生于江西永新,你祖父母盼他成才,便凑钱让他上了几年私塾。可是后来家里实在困难,不得已便辍学了。为了贴补家用,你父亲便转而学了木匠,后来也娶了一房媳妇,生活虽清苦,但也平静。

日本侵略中国之后,共产党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号召全国各地青年纷纷起来抗日,很多人都报名参加了红军,你父亲蔡正国也报了名。当时他的思想很淳朴,只是想打土豪分田地,让农民有口饭吃。本与父母、妻子约定三五年便回,没想到革命的时间远比他想得长。

后来,你祖父母相继去世,也没再见上你父亲一面,无奈之下,他的妻子也改嫁了。

小学生 扫墓(扫墓时小学生总喜欢擦拭一块墓碑)(6)

年青时的蔡正国

当时你父亲被编入的是县红军预备队,后来才被调入了三军团。没想到在随部队返回黄县时竟被大批敌人所包围,在奋力抵抗后,最终因敌我悬殊被俘于一处山沟里。

在被关押了半个月后,在拒绝加入对方军队后,敌人让他做了挑夫,专门负责往前线挑运子弹,说白了,就是炮灰。可是你父亲发现这是一个很好地逃跑机会,他便满口答应了下来。

随后,红军和国民党部队在东黄陂打响了战斗,你父亲奉命挑子弹上前线。他借着硝烟,趁敌人不注意,一路狂奔跑回了我军的阵地。那是红军二十二军,和国民党俘虏一起,他被送到了俘虏营,说清身份后,便被编入了红军第一军团二师五团三营七连当中。

由于作战英勇,胜仗不断,你父亲很快就从一名战士被提拔成了副班长、排长,甚至连长。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被迫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你父亲也在其中。一路上,国民党军想尽一切办法阻截,在贵州习水时,你父亲不幸肩窝中弹,在那个缺医少药的阶段,他硬是咬紧牙关,在没有麻药的前提下,让人将他按在木板上用刺刀挑出了子弹。后来又用毅力战胜了高烧,跟着大部队走完了长征,活着到达了陕北。

小学生 扫墓(扫墓时小学生总喜欢擦拭一块墓碑)(7)

红军长征时期

就是在陕北的时候,我与你父亲相识了,后来我们结为了革命夫妻。新婚第二天,便接到了穿越敌人封锁线、跳出包围圈的命令,你父亲作为首长必须在前面指挥部队,我就只有跟着其他士兵默默地随军而行。后来部队走到了清西根据地,遇到了鬼子大扫荡,为了优先保护妇女,部队下令让所有妇女同志进村找地方隐藏。没想到鬼子也进了村,我便和另外一个女同志一起往外跑,躲在一个大田坑里,整整一天一夜才被大队的人找到。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啊,这样的危险时刻都伴随在身边,我跟你父亲虽然常常不在一起,但却始终心心相印。

我生你姐姐的那天,正遇上敌人追击,是战士们抬着我跑了一天一夜,才甩掉了敌人的追击。这一路上除了担惊受怕,也没有东西吃,当然也就没了奶水了,你姐姐饿得哇哇大哭,哭得没力气了,就睁着眼睛看着我,最后竟饿死在了我的怀里,她那双眼睛,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父亲知道后哭了整整一夜,直到后来有了你哥哥蔡四东,我们才慢慢走出了那段阴霾。

小学生 扫墓(扫墓时小学生总喜欢擦拭一块墓碑)(8)

蔡正国抱着儿子蔡四东

抗战终于胜利了,你父亲被调入了四纵队担任参谋长。解放战争开始后,他又担任了十师的师长,指挥了营口、新开岭、鞍山等多次战斗,全都打了胜仗,为解放东北立下了赫赫战功。在随后的塔山坚守战中,更是获得了“守备英雄团”的荣誉称号。

南下渡江作战的时候,你父亲已经是四十军的副军长了,没想到在抗美援朝的时候却出了事。

你父亲率领四十军进入朝鲜是在1950年的10月19日,刚去了不到十天,就取得了温井战斗的胜利。可是由于50军(原国民党长春起义60军)的战绩不尽如人意,上级便将你父亲调到50军担任副军长,希望有一员猛将能使这支队伍振作起来,重拾信心。

一个月后,恰逢朝鲜战争第四次战役,你父亲对50军重新作了战略部署,利用敌人害怕短兵相接的弱点,成立了12个爆破小组,趁黑炸毁了他们的大批坦克,再发起全线反击,最终扭转了战局。

这一次让彭德怀总司令都兴奋地说“选对了人”!

小学生 扫墓(扫墓时小学生总喜欢擦拭一块墓碑)(9)

打了胜仗的蔡正国接受小学生的献花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的胜利,彻底激发了50军全军人马的信心,斗志昂扬地击败了麦克阿琵麾下的“狼狗团”,将胜利的旗帜第一个插进了汉城。1952年的血岭之战,你父亲所用的阻击战术更是被写入了美军的战争史。面对美军先进的武器,你父亲指挥战士们顽强拼杀,子弹打完了就用石头,甚至白刃拼杀,整整10个昼夜的激战,那可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呀,到最后阵地始终没有丢失分毫。

我原来以为,和你父亲的团聚已经近在咫尺,可是他却再也没有回来。

那是1953年2月都快结束了,我刚生下你不久,收到了你父亲从朝鲜寄来的家书,因为事务太忙,家书的内容很简短,主要是想我们娘仨,还说有很多话想说,要留到以后慢慢说。可是他再也没有说出来,因为第二天他就牺牲了。

后来我才知道,你父亲在召开军事会议时,被敌机突袭,弹片扎进了他的身体。

那天,你出生才48天。

小学生 扫墓(扫墓时小学生总喜欢擦拭一块墓碑)(10)

和两个儿子的照片

当时的我感觉天都要塌了,几度悲痛欲绝,想随你父亲而去,可是看到你尚且年幼的哥哥和襁褓中的你,我又强迫着让自己振作起来。

可是没过多久,你哥哥在外面玩耍的时候竟然出了车祸,去世了,这种双重打击是你难以想象的。

这个时候,组织安排你董爸爸来照顾我和你。几年下来,董爸爸为我们娘儿俩扛起了这个家。在我同意嫁给他之后,他将我带到你父亲的墓前,向你父亲发誓一定照顾好我,将你当亲生儿子待。你现在都18岁了,你董爸爸一点也没有失言,为了你,他甚至放弃了再生一个自己亲生的孩子,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你一个人的身上。

因为你还小,我们不想让你生活在失去父亲的阴影下,便一直瞒着你。直到今天你18岁了,长成大人了,更在部队历练了三年,经过大家的商议,各位首长也一致同意将实情告诉你。

小学生 扫墓(扫墓时小学生总喜欢擦拭一块墓碑)(11)

蔡四东和父母

静静地听母亲讲完了父亲的一生,董耀东已擦拭了好几回眼泪,他也终于揭开了母亲从来不让他打开的那个铁皮箱的秘密,那里面全是父亲的遗物。

在首长的特批下,董耀东送母亲回了家,母亲将那只铁皮箱交到了他的手里,让他从里面去了解父亲。里面有一张1952年拍的、蔡正国准备再赴前线时的全家幅,从时间上推算,那时母亲已经怀了自己,董耀东便最珍视这张照片,因为他认为这是他与父亲“同在”的见证。

当晚,董凤奎来到儿子的房间,和儿子进行了一次长谈。在他的建议下,儿子改回了原来的名字。

18岁后再次来到父亲的墓碑前,蔡小东还是如童年一般勾勒着那个名字,他终于读懂了自己的父亲,革命烈士的牺牲,换来了一方水土的安定与和平。蔡小东突然泪如泉涌,他喃喃地说道:“爸爸,儿子来看您了!”

小学生 扫墓(扫墓时小学生总喜欢擦拭一块墓碑)(12)

18岁的蔡小东在父亲墓碑旁

他忍不住用手一寸一寸地抚摸着父亲的墓碑,那粗粝的碑石,用它凹凸的摩擦感回应着蔡小东的哭泣,像是一双粗糙的大手,疼昵地摩挲着儿子的手掌。那一刻,父与子便交融在了一起。

那天,蔡小东向父亲诉说了他的一切。他的理想,他的追求,他的快乐和他的苦恼。他告诉父亲得知自己是他的儿子后他是多么震惊,更是多么自豪。”(蔡小东《阅读父亲》一书中这样说)

从此,蔡小东的一生都在了解父亲、走进父亲、成为父亲、发扬父亲。他和蔡正国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牵挂,除了身体里流淌着一样的血液之外,还因为他们都拥有相同的拳拳报国之心。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保家为国的英烈们,英雄无语,追忆他们,至少能让我们更加热爱和珍惜和平,懂得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