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20世纪的所有战争:欧洲中世纪为何黑暗

1588年,英国虽然是消灭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但英国依然穷。其海上实力与荷兰的差距又大。面对欧洲人心中的梦幻中国,英国人太想去捞一票了,因为太想,更因为荷兰的优势,荷兰太给英国添堵了。于是英国干了四件事。一,进入美洲。二,从海上尝试性进入亚洲。三,打通欧洲进入中国的陆上通道。四,极尽所能地持续地发扬光大海盗事业,目标是荷兰。

欧洲20世纪的所有战争:欧洲中世纪为何黑暗(1)

英国依靠百年的海盗事业,抢劫了葡萄牙与西班牙的钱。用这些钱,英国人进入了美洲,亚洲。随后又靠着把马尔代夫的贝壳搬到非洲,交换得到黑奴,再把这些黑奴运到美洲自己的殖民地。英国的美洲殖民地,就这样慢慢稳定下来了。但美洲的英国殖民地的稳定只是英国将来的收益,这解决不了英国现在就饿死的问题。要吃饭,还是要和中国联系上。海上,英国打不过荷兰,还是要想别的办法。

以荷兰为金融中心的欧洲被“郁金香泡沫”的破裂弄得因伤致残,英国笨猪威德尔在中国的胡闹,让英国更是雪上加霜。英国国内的危机一触即发。

1642年8月22日,英国内战爆发。国王要灭了国会。1646年5月,国王查理秘密离开牛津投奔苏格兰人,内战结束。1649年,克伦威尔入侵爱尔兰,除了抢劫还屠城。爱尔兰之后是苏格兰。1654年,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合并为英国。克伦威尔死后,英国国会迅速起来灭了克伦威尔的军管政府,为此,他们找来了被杀死的国王的儿子。不过,这帮老爷又害怕扶起来的新国王回头毁了自己。大家退一步,英国就君主立宪制到了今天。

欧洲20世纪的所有战争:欧洲中世纪为何黑暗(2)

从郑和撕烂了欧洲这个大口子,结束了欧洲黑暗中世纪开始,直到英国最终还是走上了君主立宪制,欧洲进入了近代为止。欧洲用了几百年,终于能围观国际贸易并适时地打回酱油了。欧洲挣到这么一张观摩世界贸易的入场券,最要感谢的是美洲的两个超级大银矿,以及为了把白银从矿里开采出来并送到欧洲,被枪顶着头而干活并直到牺牲的亿万美洲的,非洲的人类。

整个世界,因为美洲白银的流入,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循环贸易模式。欧洲与美洲,这个大西洋经济圈成为了以中国为核心的循环贸易模式的最外层。中间层是包含了阿拉伯世界的印度洋经济圈,这个印度洋经济圈由印度洋的海路与古丝绸之路的陆路组成。世界的核心经济圈是以中国为中心,以南海为平台的东南亚经济圈。

世界的商品由核心的中国向最外层的大西洋经济圈扩散,最外层的大西洋经济圈除了要支付商品本身的费用外,还要结算所有中间层转手时的加价,主要是付给印度洋经济圈。还有少部分的美洲与东南亚通过太平洋的直接贸易,这是纯粹的走私。

欧洲20世纪的所有战争:欧洲中世纪为何黑暗(3)

作为以中国为核心的循环贸易模式的最外层的大西洋经济圈,欧洲得到的些许财富对欧洲这帮饿鬼来说,都是人间奇幻。为此而战对他们来说是太合理的了。从葡萄牙,西班牙到荷兰再到英国,反复上演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欧洲近代史的开端是英国在欧洲的海上霸权的确立。但是,穷,这个欧洲的基本面之下,谁在海上有霸权并不重要。

欧洲从仅有的收入中享受了些小资,“郁金香泡沫”破裂后的欧洲,小资向小哀怨发展,又经英国的内战,再经英国与荷兰的战争。欧洲重回消沉。虽然日子比黑暗中世纪时好过多了,但各国间的恩怨之深,也非比寻常。除了中国,没有谁能拯救欧洲。如同欧洲的黑暗中世纪被郑和打破了一样,欧洲想要渡过消沉期,只能等待中国的召唤。可怜的英国的海上霸权,没东西抢,霸个吃西北风的权有什么用?

1678年8月,时任耶稣会中国教区会长,比利比人南怀仁向欧洲呼吁多派些耶稣会士中的最高级的知识份子来中国。1687年7月23日,法国的首批耶稣会士抵达中国的宁波,1688年2月7日到达北京。这几位法国的最高级的知识份子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欧洲20世纪的所有战争:欧洲中世纪为何黑暗(4)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时期的欧洲的中国文化热,已从利玛窦时期的只有欧洲贵族才能研习的中国经典转变为全社会各层次的对中国事务的普遍的好感与积极的热情。伏尔泰这个“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就是一个中国问题导师。他羡慕,颂扬中国,是为了从中国的历史经验中找到让法国强大起来的钥匙。西方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孟德斯鸠,以及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卢梭,都以欧洲社会对中国的基本认识为基础来批判中国的专制制度,借以为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寻找出路。

欧洲20世纪的所有战争:欧洲中世纪为何黑暗(5)

美洲还在为欧洲出产白银,欧洲还是用这些白银参与以中国为核心的循环贸易模式。但此时的欧洲对美洲的输出,除了死亡之外还有奴隶,工业品,纺织品,枪,以及运输服务。而美洲对欧洲除了输出白银之外,还有糖,酒,食品,烟草。因此,欧洲对世界贸易中的绝对的低端需求在降低。欧洲在降低了绝对低端商品进口的同时,因为法国而开启了对中国的具有绝对文化属性的高端商品的需求。又因为法国是欧洲的中国文化热的中心与权威,法国在不知不觉中依靠着转手中国文化而变成了欧洲的文化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