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平谈容貌(寻访王亚平)

每年春节放假回烟台,我总是抽出时间,开车拉上八旬老娘到她曾经工作过的福山区张格庄逛逛。

上世纪七十年代,父母曾经在那里教过几年学,我也随父母在那里生活过,算是第二故乡吧。每次我们都是不紧不慢地开着车,经过我们曾经住过的那些村庄,回忆一下当年的贫困,看看今天的变化,发自内心地感受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和书记的伟大,把怀旧之旅变成了党史、中国现代史和改革开放史的现场教学。

放假之前,我查过天气预报,说是春节几天烟台都是阴天或有小雪。果然,除夕那天,大雪纷飞;大年初一,小雪阵阵。

初二一早,天气放晴,与老娘略加商议,一拍即合,开启新的一轮怀旧之旅——重走张格庄。

张格庄是福山区最南面的山区乡镇,与栖霞接壤,过去叫乡,这几年经济发展了,改叫了镇。

张格庄村是一个拥有千儿八百户的大村,王姓居多,位于全乡中部,交通相对方便,乡政府就驻在张格庄村,乡名也由此而得。

村东三五里远处,有一座六百多米的山峰,唤做塔顶山,是福山第一高峰,山顶设有海军雷达,远远望去,形似巨球,成为方圆几十里的地标。该山南坡有一座始建于唐朝的峆垆寺,是胶东史载最早的古刹,其自然风光“峆垆烟云”被誉为“烟台八景”之一。

王亚平谈容貌(寻访王亚平)(1)

过去因为山多地少,该乡经济落后,是福山最贫困的乡镇之一。我清楚记得,当年一个村子写得标语是“学大寨 赶栖霞”,我们当时生活用的煤油、酱油等常常需要骑自行车到十几里外的栖霞县庙后公社(那时乡镇叫公社)去买。

改革开放以后,该乡利用山区资源,搞起了石灰、水泥等建材产业,红火了一阵。近几年,当地政府重视生态环保,关停了石灰窑和水泥厂,组织群众种植了万亩大樱桃,号称“中国大樱桃第一镇”。听说去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还在该镇组织了大樱桃节,提高了当地知名度,增加了农民收入。

如果说前面这些事您知之不多或者不感兴趣,说起张格庄村的一个人物可能家喻户晓——王亚平,这位中国首位女航天员现在还在太空出差,春节晚会上还通过视频向全国人民拜年呢!

王亚平谈容貌(寻访王亚平)(2)

在拉老娘出门怀旧的同时,我心里其实还揣着一个小小愿望——顺道到王亚平家去看看,虽然她在太空出差,说不定能见到她的家人呢!

如果说起与王亚平的距离,除开她的直系亲友,我似乎比其他国人更近一些。都生在福山,都姓王,都毕业于福山一中。她2013年第一次飞天的时候,福山一中的班主任还自豪的出镜介绍过她的学习情况。

另外,我还在她生长的村子里工作过。那是1986年下半年的事,我电大毕业后被分配到福山农行张格庄营业所干信贷员。因为乡政府驻在村里,农行营业所、邮电所、粮管所、供销社等也都设在村子里。

我们的农行营业所与当地信用社合署办公,10多个人住在两排平房围成的小院里,前边6间房用来办公营业,后边6间是宿舍和库房。信贷员的职责就是放贷管贷,上班时间骑上自行车,到水泥厂、理石厂等贷款户看看经营情况,业余时间,就到街上人多处看村民下棋或者吵架,因为实在没什么娱乐。也曾带上干粮和水试图爬上塔顶,体验一下“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终因山高坡陡,未能如愿。

那时候,亚平应该是6岁多,该上小学了,农村的孩子,也完全能够打酱油了。所以说,哪天我与王亚平或者她父母在街上碰过面也说不定,只是不认识或者没想到三十年后她会成为举世瞩目的人物而已。

尽管我把车开得很慢,让老娘能够充分看清窗外风景,一共30公里左右的路程,不到半小时,车已驶入张格庄界,塔顶山的雷达清晰可见,“中国大樱桃第一镇”的广告牌赫然在目。路上往峆垆寺观光的人也多了起来。因为老娘腿脚不能长走,我们只能在山下望望重修的寺庙,好歹以前多次去过。

王亚平谈容貌(寻访王亚平)(3)

再往前走,路边上我曾经服务过的水泥厂已经关停,山坡上一连排的石灰窑口也已封堵,与之鲜明对比的是村边上、田地里一排排整齐的塑料或者玻璃大棚,走近了能看到里面的大樱桃已经开花着果,成为当地农民新的摇钱树。

王亚平谈容貌(寻访王亚平)(4)

王亚平谈容貌(寻访王亚平)(5)

按照规划路线,我拉着老娘经过了她曾经住过的村庄、走过的道路,跨过县界,到达了此行的终点,我们曾经打酱油的地方——栖霞庙后乡,然后折返回来,十点多钟,进入了张格庄村。

尽管张格庄镇政府在村子外围新建设了不少大樱桃批发市场、大樱桃博物馆和政府机关等等,但村子依然保留了原貌,只是街上多了些不很高档的车辆。我们的农行营业所房子依旧还在,但由于农行机构撤并,信用社独立后搬进了新楼房,这处小院已经换了主人,具体干啥不得而知,从墙上挂的广告看,像是个农资经销处。

王亚平谈容貌(寻访王亚平)(6)

小院的西邻是一处超市,大年初二依旧营业,货品摆在门前,供出门串亲的人选购。街头上,有人在阳光下闲谈聊天。问起王亚平的家,村人热情相告:顺着路往北走,到头就是。

村子大,岔路多,几经打听,终于来到村子东北角,找到了王亚平的家,也就是故居吧。

四间普通的红瓦房,小院也不大,门楼朝西,大门上锁,门口的大红福字和“平安万事顺 富贵开门红”的门对应是新贴的,门边上一块“光荣之家”的金色小牌是山东省政府颁发的。房子后面,贴着路边有一块狭长的三角形菜地与屋子后墙连接在一起。

王亚平谈容貌(寻访王亚平)(7)

王亚平谈容貌(寻访王亚平)(8)

听附近邻居说,她家人早就不在这里住了,但有亲戚朋友帮助打理,看不出久不住人的样子,时常也有人慕名前来观看或者留影。由于门口被一辆旧面包车几乎堵住,不知是她家的还是邻居的,使得我无法拍出一张完美的照片。

看完了王亚平的家,再到她曾经就读的小学看看吧。

着落在半山坡上的张格庄完小,是由过去的一所寺庙改建,从平地走上去有几十米高的台阶,四周苍松翠柏环绕。从紧锁的大门往里看去,房舍破败,杂草丛生,学校好像早已搬迁。院门里边西侧有一颗古树,树下立着一块估计是文物保护石碑,由于碑文向里,看不出此为何树植于何年。从树枝上当地百姓缠绕的红丝带看,似乎灵气还在。

王亚平谈容貌(寻访王亚平)(9)

一上午的怀旧与探秘之旅,说不出得与失、悲与喜,虽然没有见到王亚平家人,但作为她的老乡和隔代学友,依然感到自豪。

壬寅年正月初五子时落笔于泉城

作者简介:王传韬,山东烟台人,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者。散文、诗歌等作品散见于>>>等报刊和网络媒体。

壹点号 福在福山——王传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