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波澜壮阔的通信史(熄灯号二十四年)

一部波澜壮阔的通信史(熄灯号二十四年)(1)

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和哥哥都是退伍军人,在他们的感染下,我从小就有一个军旅梦,对部队生活充满了向往。

1998年,我毅然选择参军入伍。在父老乡亲期许的眼神中,20岁的我坐着绿皮火车从河南老家来到了部队。

临行前,父亲紧紧拉着我的手嘱咐道:“儿子,当了兵就要好好干,干出个样子来!”时隔二十多年,父亲的叮嘱仍然萦绕在我耳畔,成为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力量。

一部波澜壮阔的通信史(熄灯号二十四年)(2)

新兵下连后,我被分到专业性较强的通信连,从事通信保障工作。由于入伍前我只有初中学历,也从未接触过电脑操作,没有任何计算机和电路基础,学起来确实感到很吃力。

我也曾打过退堂鼓,但一想起父亲的叮嘱,还有乡亲们的期望,我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于是,我购买了各种专业书籍,一有时间就扎进书堆里给自己充电。白天,我缠着班长学技术,晚上就自己偷偷加班背理论,拿着电脑反复练习。经过不懈努力,我学会了给电脑装系统、独立制作网页,慢慢地,我还熟练掌握了网络交换技术、光纤熔接技术、电视会议技术等专业技能。

一部波澜壮阔的通信史(熄灯号二十四年)(3)

2003年,单位驻地从湖南迁至广州,上级派我提前到广州负责通信网络搭建任务。接到任务后,我和三位战友在新营区埋头奋战三个月,营区里的每条网线、电话线都是我们一根一根亲手拉的。如今,每次走在营区里,想到这些,我都感到无比自豪。

通信兵就是军队的神经。通信传输只要连上,就要始终保持畅通。记得有一次重要会议,现场传输画面突然中断,大家都一筹莫展,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赶到现场后,我迅速仔细查看线路和设备,发现原来是由于长期高温导致线路堵塞,于是我立即更换设备,并和厂家工程师探讨应对方法,从源头上避免了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这样的情况,在24年间我还遇到过不少,也正是一次次问题的解决,让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我目前是支队兵龄最长的战士,见证了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装备的更新换代,从“静中通”到“动中通”,从标清化到高清化,集成度越来越高,业务功能越来越多,自动化、智能化越来越强,这对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倒逼我不断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一部波澜壮阔的通信史(熄灯号二十四年)(4)

回顾24年的军旅生涯,虽然没有多么闪耀的高光时刻,但我始终牢记着大家对我的殷切期盼,脚踏实地,从一名地方青年,成长为一名高级警士。我也深知,是部队为我提供了成长成才的平台,只要部队需要,我愿意一直干下去!

作者:武警第二机动总队 凌建合

整理:蒋彬、戴柏权

监制:刘凤桥、张红卫

执行监制:张金岭

主编:姚洪华、王文

值班编辑:王燕婷

邮箱:wjxinmeiti@163.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