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的概念(标准化基本概念的内涵外延)

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从中国古代的“车同轨、书同文”,到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都是标准化的生动实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标准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对于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的新内涵论述,给出了标准及标准化概念内涵的新延伸,需要我们解读两种成果的关系,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标准化的概念?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标准化的概念(标准化基本概念的内涵外延)

标准化的概念

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从中国古代的“车同轨、书同文”,到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都是标准化的生动实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标准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对于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的新内涵论述,给出了标准及标准化概念内涵的新延伸,需要我们解读两种成果的关系。

一、标准是文明成果的总结

标准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远古时代,原始的自然人基于标准化活动形成统一的语言、文字、工具和建筑规格,这些标准化结果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进入以社会化大生产和大规模机器生产为基础的近代标准化阶段,标准零部件、标准时间、作业规范及连续生产流水线就是基于标准化活动获得的科技进步的成果。

二、标准是文明成果传播的载体

标准推动文明成果的传播。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依托标准载体,将各领域科研成果、先进经验和实践总结应用于技术革新和社会进步,使得文明成果得以传承发扬。尤其在生产制造、工程建设、医药卫生等领域大大提升了技术水平和社会生产力。

三、标准是人类改造社会的工具

在人类社会第一次的农业、畜牧业分工改造中,由于物资交换的需要,以及公平交换、等价交换的交换原则,决定了度、量、衡单位和器具必须标准统一。当人类社会进入第二次产业大分工改造过程时,为了提高手工业和农业的生产率,提出了对工具和技术的规范化要求。标准在社会改造发展中的工具属性突显。可见,标准的现代诠释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标准和文明、标准化和文明进步是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关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标准化呈现出向各个领域突破性拓延的发展趋势,已从传统产业标准化领域拓展到气候变化、碳足迹、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公共安全和反欺诈反贿赂反恐等新兴领域。这也是 2018 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作出适用范围调整的原因,明确了标准涵盖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全球化视角分析,标准化发展呈现两个发展内容。一是在国内用高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标准化的质量基础作用,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二是在国际上用高标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国际标准体系为技术基础构建全球治理体系和促进全球经贸合作发展,突出标准对促进世界互联互通、完善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