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l kes512音箱评测(从一鸣惊人到超越自己)

原创 文/陈建华 新音响New Audiophile 2022-09-15 14:24

jbl kes512音箱评测(从一鸣惊人到超越自己)(1)

年初我写过唐韹(Audiomis) MC4书架箱,这对箱子非常不简单,鞋盒大小的箱体(跟3/5A差不多)却有令人不可思议的饱满中低音,声音密度和能量感完全不像一对4寸书架箱。我们杂志社的30平方的听音空间,这对小精灵的低频也有模有样,唐韹(Audiomis) MC4音箱真的有小落地箱的能量和规模感,最不像书架箱的小书架箱,感觉就像6.5寸口径单元的能量,它不仅人声小提琴都很准确,也能播好小提琴和大提琴、钢琴,甚至我用爆棚交响乐测试它的低频,也有令人大跌眼镜的表现,MC4实在是太优秀了,让人暂时忘了它是一对仅为4寸口径的小箱子,暂且忘记它是纯粹的国产品牌。

1 从一鸣惊人到超越自己

如果说唐韹(Audiomis) MC4(4寸低音)书架箱一鸣惊人是因为我接触到它的时候它就已经是成品箱了,那么现在更大一号的唐韹(Audiomis) MC5(5寸低音)书架箱则是我看着它一步一步研发成功的,因为唐韹(Audiomis) MC4推出市场引起轰动之后,主理人黄小姐说5寸书架箱已在设计中,唐韹(Audiomis) MC5的诞生过程我算是少数知情者之一,我也做了参考性的建议,建议是5寸书架箱无论国产品牌还是进口品牌,都有太多产品,涉及到各种档次和价位,无论做成什么档次的,都有相应的产品竞争。

并且唐韹(Audiomis) MC5这对5寸的书架箱注定设计难度要比MC4大很多,如果说低音能量感规模感超越4寸前作那难度不大,最难得地方在于声音的延续性,除了风格的延续还要在中高频的分析力、密度、质感上要不输给MC4,兼具MC4均衡的全频段细节,有时候并不是一寸长一寸强,5寸单元与4寸单元是不一样的声学特性,这就注定要有所取舍了。

jbl kes512音箱评测(从一鸣惊人到超越自己)(2)

如何“突围”更是MC5的难点,有的箱子以声音特色取胜,比如中高音的透明度,抑或中频的厚度,唐韹(Audiomis)主理人黄小姐的意思是以真乐器为鉴,能真实的重播大多乐器,一定要设计制造出一对声音比MC4更为全面的5寸书架箱,因此这八个月来黄小姐每次有进展都会与我分享,甚至方案失败了也与我沟通,我算是没有到过唐韹工厂却知道唐韹MC5从无到有研发过程的。八个月完善一对音箱,这对于唐韹来说是精益求精的,不急于求成,有不完美的地方一定要整改到完美,除了仪器测试过程还有人耳测试过程,并有合作的音乐家一起试听给出建议,这不断完善的过程包括试用不同指标的单元,修改喇叭单元特性,修改分频器和箱体,其中多少艰辛就不再多说了,总之,第一对量产的唐韹(Audiomis)MC5发到我们杂志社了,因此有了这次的评测文章。

因为有了MC4这样4寸优秀小书架箱珠玉在前,MC5诞生过程我也知情,我知道要全面超越MC4难度有点大!但MC5接上之前经常用来推MC4的AIR TIGHT ATM-1S胆机,半小时时间胆机热得差不多几曲熟悉的音乐也听得差不多了,虽然MC5尚是新箱还没有煲过的,但我已经可以下结论了。实话实说,在还没煲透的情况下,MC5没有MC4一耳朵就能给人惊艳,因为我们看待一件事的做法通常都是双标,对喇叭小箱体小的通常会给更高的评价,因此MC5就没有“一耳朵的惊艳”,但延续了MC4声音均衡、有厚度且准确的声音特性。

虽然喇叭是新的关系尚未发挥出该有的素质,低音能量感觉并没有比MC4大多少,但基本也听出了其声底更为稳重更为宽松,播放交响乐以及大编制音乐更为宽容自在,比如MC4需要九分力打出来的低频,MC5只要七分力即可,等到喇叭煲透的情况下,还会有更好的表现。这是我初听唐韹(Audiomis)MC5的感觉,唐韹已经从MC4的从一鸣惊人到MC5的超越自己!接下来就煲个十天八天的再来好好剖析这对MC5。

2 更均衡,更全面,更大气……

年初我写唐韹(Audiomis) MC4的时候说过,如果要让它的声音密度不被空间稀释,均衡的充满整个听音空间,我们推荐在15平方左右的房间使用,虽然我们杂志社听音空间有30平方米左右,它也有不错的表现,有6.5寸书架箱的架势,但抛开听音空间的大小来谈论一对仅为4寸口径的书架箱子那就是耍流氓了。虽然整体的音色、声音质感和准确性,MC4可以说是超越了很多价位相当的中低端的6.5寸音箱,可低频的从容度、宽松度始终跟6.5寸喇叭无法比拟,别说唐韹,就是售价数万的一些口径差不多、箱体容积差不多的名箱也是,小口径单元的物理特性在那摆着。

jbl kes512音箱评测(从一鸣惊人到超越自己)(3)

写唐韹(Audiomis) MC4书架箱的时候我除了给予正面肯定,也给了建议,是不是用口径大一点的5寸中低音单元会更完美一点,尽管MC4的声音也算国产小书架箱的佼佼者了,它的综合表现甚至可以跟某些万元级的进口品牌书架箱相提并论了。MC4还原管弦乐作品不会捉襟见肘,但只是在特定的声压下,尽管大多时候我们都不会开很大音量,毕竟我们是以4寸口径的箱子去看待它的。

可当时我还想,为什么不做成5寸而只用4寸,尽管对于4寸喇叭它的低频线条感和瞬态响应非常不错,能量感也超越箱体体积,可人的心态总是有不满足也是矛盾的,换只5寸或者6.5寸会不会更好?这回5寸单元的MC5成功的研发出来,这回可满足5寸单元的爱好者了,但问题来了,首先是价格会比MC4贵,其次市面上5寸优秀的书架箱太多了,唐韹(Audiomis) MC5如何冲出包围圈得到更多发烧友的认可?

我们先别管市面上有多少5寸书架箱,最简单的就是拿MC5同唐韹自家的MC4比,既然MC4售价将近五千元都能受到那么多音乐爱好者和用户的认可,如果MC5更好,售价更高一些,为什么不能得到发烧友的认可?煲过十天八天之后我再听MC5,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一个字:稳!比MC4更均衡,更全面,更大气,除此之外,在箱体做工、声音品质上比MC4又有了进步,至于进步幅度有几成,实话实说,仅中低频的扎实度和宽厚度以及更为从容淡定的姿态,就该多值五成,虽然声音是没办法具体量化的,但只是个大约值,毕竟MC4还在我们杂志社,直接的对比最为明显。

jbl kes512音箱评测(从一鸣惊人到超越自己)(4)

唐韹(Audiomis) MC5与 MC4的异同之处:

如果不是放在一起比较,是不是觉得MC5与MC4是孪生兄弟呢?相似的“斑马纹”实木贴皮,略大一圈的箱体与中低音单元,如果不是放在一起对比,估计很容易混淆。MC5有着更为精细的做工,比如箱体后上方扁长方形导向孔倒角更为圆滑,标牌使用拉丝工艺也跟MC4不一样,这是外观上的差别。这种像黑檀木的贴皮是令人爱不释手,其实这“斑马纹”是科技木皮,这是大自然里没办法直接形成的木纹,但却是由真实木合成的,所以叫科技木纹,在唐韹之前目前国内还没有人这样做,国外的音箱产品我们知道用类似实木贴皮的有英国贵涵,但木纹纹理并不一样。

唐韹(Audiomis) MC4音箱阻抗4欧姆,灵敏度85dB,频率响应 :65Hz-20000Hz(±3dB),而这对大一号的唐韹(Audiomis)灵敏度86 dB, 比MC4提升了1dB可以忽略,阻抗由4欧姆改成8欧姆,对功放更友善了,MC5频率响应达到55Hz-23000Hz(±3dB),高低两端延伸更宽了,并且承受功率的要求也由MC4的30W-150W降低为20W-100W,这对发烧友来说是好事,更容易驱动了,我用一台珠海丽磁LM-609IA的 300B合并机也能让它愉快的歌唱。更宽的频宽带来的是全面的改善,别以为4寸中低音单元的中频密度就比5寸的单元好,唐韹的喇叭单元全部根据自家的需要量身定制,MC5上面这只5寸特殊阻尼涂层的PP盆中低音单元不仅仅是比MC4上面的大一寸那么简单,而同样为1寸丝膜高音单元也做了改良,跟5寸单元能更完美地衔接,因此中频的饱满度和密度实际上并没有因为口径的增加而减弱。

jbl kes512音箱评测(从一鸣惊人到超越自己)(5)

唐韹的音箱怎么都令人琢磨不透,国产音箱能做得那么好?这与唐韹主创团队是有关系的。唐韹主创团队不止做音响,也做弦乐器,他们与制作乐器结缘还是在音箱上,他们的弦乐工作室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低音贝斯等弦乐器都做,且拿过几次提琴制作领域的国际权威奖项,现在是乐器制作与音响产品两翼齐飞,能做好乐器的厂家还能做好音响产品的最出名的就属YAMAHA了,钢琴名厂斯坦威、贝森朵夫这些年也进军高级音响行业,就是用制作钢琴的声音理念去做音响,也做过极品级小提琴,真有国内小提琴名家将手中的古董名琴换成他家的小提琴的。音箱的元件是最简单的,但却是最难做好的,擅长做乐器又懂音响的唐韹在调声上把做乐器的调声技术用到做音箱上,这是一大优势。

3 不用吹嘘,MC5是实实在在的高素质书架箱

真不想拿市面上比唐韹MC5贵数倍的进口同类型的名箱去对比,如果我把唐韹MC5写成它的声音胜了价格贵数倍的名箱。不仅从职业音响媒体人的角度我写不出来,即使写出来很多人也说我吹嘘, 业界被说成枪文的文章还少么?不过,换做您来写试试?起码我不会像某些网红视频自媒体那种摆地摊打拳卖膏药的方式,比如用假4K投影机跟数倍价格的世界级名牌4K投影机去对比,说是不拿评测费,实际上变相打压世界级名牌产品为假4K投影机带货。

公正去评价每一件器材是我们专业音响媒体人的态度,虽然文章没法百分百满足爱乐者,相对客观地反映一件产品的特性就足够。虽然唐韹MC5的综合声音素质真的可以跟不少贵三倍价格的名箱相提并论,但出于职业道德,不能点名道姓的拿名牌产品打压。唐韹的主理人黄小姐也是这样想,我们都觉得拿世界级名箱去对比是对名箱的侮辱,也是对唐韹原创性的亵渎。上一篇我MC4的评测文章评测的态度不仅得到听过MC4的同行业前辈的认可,也得到MC4用户的肯定,我写出来的跟他们听的丝毫不差,所以这对MC5我还是实实在在的写,不带一分的吹嘘成分。

十多来天,我们搭配这对唐韹MC5书架箱的前端功放从数千元的到数万、甚至动辄十多万的合并功放去驱动它,前端素质越好它也能忠实的还原出来,前端系统不够好,它也毫不留情的反映。我们的建议是至少用万多元的国产品牌胆机或者万多元的进口品牌合并功放去搭配它,尽管用十多万某旗舰合并机搭配它太奢侈,而数千元的功放又不全面,实际上搭配最多的还是AIR TIGHT ATM-1S胆机,除了声音好,之前用这台胆机搭配MC4声音我们也熟悉,并且主理人黄小姐也到杂志社听过实际搭配,AIR TIGHT ATM-1S胆机要不是太贵她真想买下,因为搭配过这胆机之后她就种草了。

平衡、中正、准确又好听即是MC5的亮点

这回不用什么唱片去做评测,只写结果。它的声音风格那就是准确平正至于带点漂亮的染色,这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染色,少一分声音太干,多一分声音略混,这与乐器的调声应该异曲同工吧,前端系统什么声音它就忠实还原,具有监听音箱的准确性,但又比某些著名的书架监听音箱好听。

4寸的MC4书架箱已经有点6.5寸书架箱的规模感了,大一圈的MC5在声音动态上更稳,更宽松,中高频的分析力与声场的深度还保持着MC4的水准,而声场宽度和规模感更大一些,声音更从容且素质很高,仅此而已。具体多高能够量化么?

也许量化了它反而不是那么精确,还是请音乐爱好者们能实际听听,您就会发现我写得再好也没有你们现场感受到的感觉好,至少从一鸣惊人到超越自己,唐韹都做到了!还是跟上回写MC4一样给个评分吧。

jbl kes512音箱评测(从一鸣惊人到超越自己)(6)

高频7.8分

与MC4一样高频顺滑细腻,音色比较鲜活,小提琴和人声的还原表现良好,中高频的衔接比较自然,耐听又自然且带有厚度的高频,MC4的高频当时我给7.5分,MC5高频延伸由20K提升到了23K,细节更为丰富一些,但相比一些顶级高音单元少了些华丽,比较质朴,想想就是二十年前一对顶级软球顶高级高音单元都不止这对箱子的钱了。

中频:8分

维持MC4的中频表现,跟MC4一样中频密度和音色以及厚度是恰到好处的,但MC5略微宽松一些,MC4的中高频更紧致一些,同MC4一样平衡中性之余又适合长时间聆听,播放大多音乐它都能胜任,且对前端系统比较敏感。

低频:8分

给MC4的低音评分是7分,还是用6寸喇叭或者某些万多元箱子的标准去衡量的,但这次MC5我得给8分的评分,因为MC5在我们杂志社30平方半开放式空间声音密度没有被稀释,MC5的低音除了有密度还有速度和力度。如果MC4适合15平方以下的空间使用,那么MC5我推荐20-30平方的空间使用。

●关于唐韹AUDIOMIS

深圳唐韹 (Audiomis) 音响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但其“前身”来自RAR基准声学,首款产品是一款超小的3寸无源音箱,当年在广州国际音响唱片展(东方宾馆)上的一次演示,国际提琴制作大师吴祖亮老师听到3英寸无源音箱C3 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就通过朋友找到主理人黄小姐,一开始唐韹工作人员并不知道吴祖亮是制琴大师,还跟马友友等不少国际知名音乐家都是很好的朋友,吴祖亮老师跟唐韹的设计人员谈了很多提琴与音箱设计的共通之处,比如箱体结构设计和油漆工艺跟提琴制作有很多相通之处,后来又在吴祖亮老师的引荐之下,认识了原广州交响乐团首席、资深小提琴演奏家叶华生,叶老师曾留学德国、奥地利小提琴大师班,师从慕尼黑音乐学院Winfred.Wenzel、Petter Brugger、Toyoda 等教授。

唐韹(Audiomis)音响跟音乐人的合作,把制琴的理念融入音响产品设计、调声中,因此唐韹 (Audiomis) 音响注重产品声音的逼真度和乐感表现,研发阶段就为产品的音响表现力和音乐艺术表现力进行多方位的测试和调整,以求在有限的空间下,达到尽可能精准且优美的高级音响效果。

尊重音乐的唐韹 (Audiomis) 自然也得到众多音乐家和制琴名家的认可并做建议,比如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叶华生、制琴名师孙雪峰等在设计制作中都给了不少建议,制作弦乐器与制作音响产品上相辅相成,加上唐韹 (Audiomis) 音响技术有限公司电声方面的主设计团队多年来一直为欧美HiFi、Hiend品牌从事ODM、OEM研发,生产、品质管理等工作,融入音乐演奏家、制琴名师的建议,用制作乐器的态度去制作音响产品,加上拥有比较高级的喇叭单元、功放等HiFi及专业影院前级、解码和专业录音设备(监听音箱、调音台)开发制造能力,对消费市场与产品研发、生产品质管理有成熟的经验和基础,准确、平衡、优美就是唐韹 (Audiomis) 音响设计美学的追求。简约、精细是唐韹 (Audiomis) 音响工艺设计美学的立意!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