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情诗(司马相如情负卓文君)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情诗(司马相如情负卓文君)(1)

你一定听过“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这句千古绝唱,可是你知道这句话是谁写的吗?

是卓文君写给一个穷小子的。

那一个穷小子是怎么凭一曲天籁之音,捕得白富美小姐的芳心,他们又怎样为爱私奔?大家闺秀又为何要抛头露面当街卖酒?他们卖的是什么酒,卖给谁喝?

多年后他写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给她,为什么说这是一封无情的休书?才女又怎么不动声色地挽回了他的心呢?后来他们结局如何呢?

今天我们就一探究竟。

卓文君是汉代有名的才女,却17岁就当了寡妇,后不顾家人反对,和穷小子私奔,婚后曾经落魄的抛头露面去买酒。

刚刚过上好日子时,她的丈夫却嫌弃她,想要纳妾。

一代才女没哭没闹,只用了一招就让丈夫乖乖的回心转意,才女的这一招堪称教科书级的,时至今日她的做法仍有借鉴的地方。

我们一起看看她的爱情和婚姻故事吧。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情诗(司马相如情负卓文君)(2)

她虽遭遇父亲雪藏,却美名远扬,千挑万选的夫婿却早早病亡,17岁就成了寡妇。

卓文君出生在四川临邛一个富裕的家庭里,她父亲是卓王孙,家中非常有钱,她娘家有多富裕呢,家仆八百,资财万千,她就是一个妥妥的富二代。

父亲对女儿也是疼爱不已,请人教她读书识字,她又天姿聪慧,琴棋书画她是样样精通,她素爱音乐又善于击鼓弹琴,实打实的一个才女。

她不光是才女,还是美女。

她父亲不想让外人过多的知道,只想好好的把她养在深闺,好好的保护着她。

可换个角度想想一个家里富有,又是才女又是美女的女子,怎么能藏得住呢,很快她的美名就远扬四方。

到她谈婚论嫁的年龄时,那真是媒人踏破门槛了。

她父亲自然认为一般的人配不上自己的女儿,就为女儿定了一门亲事,对方是一个王孙,这夫家京城有人,娘家又多金,此时才女卓文君的人生真的鲜花着锦一般的美呀。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她的这种幸运上天可能都嫉妒了吧,她还没有等到夫家来娶,未婚夫就年纪轻轻的去世了,卓文君一下子成了寡妇。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情诗(司马相如情负卓文君)(3)

寡居娘家的少女,并不自轻自贱,也许上天就是让她等他吧,一曲《凤求凰》拉开了才子佳人相爱的序幕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这样大胆的表白,又“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这样热烈的追求,少女的心被挑拨的怦然心动。

就是这首著名的《凤求凰》拉开了卓文君和司马相如轰轰烈烈爱情的序幕。

卓文君未婚丈夫过世,她成了寡妇,在娘家居住,一天她家里来了大名鼎鼎的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的文采在当时已经很有名气,可是他却很穷,为了生计,他来到了卓文君居住的临邛县,因为临邛的县令是司马相如的朋友,穷困潦倒的司马相如就来投奔了。

卓文君在当地是明星级出名的才女,在平时的闲聊中司马相如得知了才女的超凡脱俗的事情了,心底有了印象。

而卓文君的父亲虽然是个商人,但他乐于附庸风雅,她早就听说了司马相如的文采过人,这天就宴情了他。

酒过三巡,琴弦拨动,千古绝唱《凤求凰》诞生了。

那悠扬的琴声,这么好的词赋自然把同样爱琴爱词的卓文君吸引来了,她寻着声音透过纱帘看着,听着,这一曲天籁之音拨动了少女的心。

她从此情愫暗生。

碍于当时的社会风俗,他们不能见面,可是翩翩公子的才华已让佳人芳心已许了。

她就和爸爸说了心事,可是富家爸爸附庸一下风雅可以,给个文艺青年点赞也可以,让他把女儿嫁给穷小子那是不行的。

卓文君可不是一般女子,她不会唯父命是从,她是尊重自己内心的,她让人打听司马相如的心意,在得知司马相如也想娶她的想法后,她决定自己做主嫁给他。

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里,她毅然抛弃富有的爸爸和疼爱她的母亲,和一个穷得只剩下才华的穷小子私奔了。

这就是著名的文君夜奔。

每次想起千百年前,她不幸地当了寡妇,却从不曾自卑自怜,也不自怨自悲自叹,更不妄自菲薄,她该是多么聪明的女孩啊。

又想到年仅17岁的少女,为了爱的这份笃定和勇敢还是心生敬意的。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情诗(司马相如情负卓文君)(4)

司马相如家的贫穷超出了卓文君的想像,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当垆卖酒”

当卓文君满怀希望和司马相如不远万里推开了婆家的门时,大小姐才知道了什么叫贫穷。

鲁迅说过,人必须先活着,爱才会有所附丽。

他们没有精力花前月下,也没心情弹琴作诗了,他们要解决温饱问题。

于是夫妻经过商量返回到了卓文君老家,他们选择了一个繁华地段开了一家酒肆。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小姐卓文君站在街口的酒坛前亲自卖酒。

这在现在根本就没什么,可在古人眼里女子抛头露面是受人指责的,于是大家议论纷纷,卓文君的家乡人都说,她的娘家也就是她爸爸那么有钱,却忍心让女儿抛头露面在街口卖酒,这可真的是为富不仁。

这样的事很快就传到了卓文君父亲耳朵里了。

她的父亲一方面心疼女儿,一方面也受不了乡里乡亲的议论,他也觉得女儿这是在让他丢脸。

在好心人的撮合下,他父亲给了他们小夫妻不少财产,足够他们夫妻过上好日子了,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当垆卖酒。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情诗(司马相如情负卓文君)(5)

关于当垆卖酒的一点思考

(1)每一次读到当垆卖酒这个事,就有一点让人疑惑

当垆卖酒这个建议他们夫妻两个谁提出来的呢?

不会是卓文君,因为卓文君的私奔在当时已经是伤风俗的事情了,她虽然是勇于地追求爱情,但她私奔不禁让父亲和家人丢脸,也让她自己蒙羞,这种情况下她怎么可能可以重回老家,并且是在街口卖酒呢?

卖酒为生无可厚非,为什么非要回老家去丢脸呢?

所以这个主意不是卓文君提出的。

(2)那么问题来了,司马相如为什么要提出回到卓文君老家卖酒呢?

在哪里都能卖酒,特意折回卓文君老家卖酒,就一个目的,得到卓文君父亲的财产,果然不出司马相如所料,卓文君的父亲被迫给了他们大笔财产。

(3)司马相如娶了美女加才女,又得到的她父亲的财产,这种做法让人不得不怀疑他娶卓文君的目的不纯。

为了得到卓文君,他不惜让卓文君背负离家与男人私奔的名声,他虽是无奈但也坏了她的名声。

为了得到卓文君父亲的财产,他竟让新婚妻子抛头露面在街口买酒,这里只有目的,少见他对新婚妻子的疼惜。

这样看来这场婚姻中司马相如是带着目的性的,也可以说他算计卓文君,并且成功了。

(3)卓文君接受父亲馈赠或许她为了爱情又或许是她的智慧?

获得幸福的方式有很多种,接受父亲的给与也是一种聪明吧,比起只耍文人的清高,还是先吃饱穿暖更实际。

有一点是肯定的,为了爱,她宁愿吃苦,勇于付出和为了所爱之人的努力和珍惜。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情诗(司马相如情负卓文君)(6)

当婚姻遇到挫折,看才女如何化解

司马相如是幸运的,他抱得美人归,还得到了岳父的一部分较为丰厚的财产,更幸运的是,他的才华被当时的皇帝汉武帝赏识,他就赴京上任了,飞黄腾达,一去就是五年。

这时的司马相如平步青云,春风得意,他喜欢上了一个茂陵女子,慢慢冷落了卓文君,甚至动了休妻的念头。

离家未归的他,给卓文君写了一封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这便是出名的休妻绝情的诗。

一到万全是数字,但是唯独缺少“亿”,即是“无意”的意思。

聪明的卓文君一下就明白了司马相如的意思,我们看才女是怎么捍卫自己的家庭,挽留变心的爱人的。

她悲伤愤懑,但才女就是才女,她没有哭闹,也不甘心自己付出那么多得到的婚姻付之如流水。

得知自己的丈夫有了新欢,想遗弃她时,她没有哭闹,也没想放弃,她理智地回复了丈夫:

《怨郎诗》

一朝别后,二地相悬。

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

百无聊赖,十依栏杆。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她把在与夫君别离后千盼万盼的情思,写得淋漓尽致,把自己的幽怨,以及在得知夫君对自己无意时内心的慌乱和心灰意冷表达得真真切切。

她怨而非怨,怨中有浓情,并希望司马相如能够换位思考一下。

卓文君倾述了自己的一片浓情,和真切的失望和慌乱后,镇定下来了,回想起自己当年一无返顾地与他私奔,不惜抛头露面地当街卖酒,多年为他独自守候,这所有的付出却换来了司马相如的无情的要抛弃,她痛定思痛,一种悲愤油然而生。

她是爱的,但她还是骄傲的,于是短暂的不舍哀伤后,她写下哀怒的《白头吟》和凄怨的《诀别书》,我是爱的但我更是骄傲的,既然你不爱我了,我就要与你分别。

心绪难平的卓文君,写了下面这首《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并附上《诀别书》: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

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曦,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卓文君说她的美好爱情的设想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可是“闻君有二意”所以我“故来相决绝”,但我还是爱你的,“努力加餐勿念妾”,分手时的这样深情,每每读到这里都会含泪。

不苟且不将就的自尊自爱,使得司马相如大为不忍,想到当年的患难相随,柔情蜜意的种种好处,于是回心转意。

当才女卓文君的婚姻亮起了红灯,她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也没有低微的祈求,更没有轻易放弃,而是理智地捍卫,和不卑不抗地挽留,她用爱,包容,自尊,理智挽留了自己的婚姻。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情诗(司马相如情负卓文君)(7)

对他们的爱情的审视,发现爱的一点警示

1.一见钟情是存在的,但是有风险的

一见钟情,见的容貌,钟情的也是容貌,这是相见之悦,这是外表的吸引,可好的情感里,三观是大于五官的,三观不合是恋人分手的主要原因,所以说一见钟情是有风险的,所以一见钟情可以,但还要经过时间相处,确定俩人三观合拍才可以步入婚姻殿堂。

2.文君的夜奔是一种爱的笃定和勇气,可是并不理智。

(1)给家人造成舆论压力

文君为爱私奔是一种爱的勇气和决心,但这样的爱是自私的,在当时的社会,她,一个大家闺秀违背媒妁之言与人私奔,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对于她的父亲家几乎是有辱门风的事,家人会因为她的这种自私而承受舆论压力。

(2)只有爱的婚姻也是不够的

卓文君一见钟情与司马相如,为爱情不惜抛弃荣华富贵而私奔,当她看到司马相如家徒四壁时才明白婚姻不能饮水饱。

先不说当垆卖酒是司马相如的提议还是她的提议,只说,婚姻是实实在在的柴米油盐,当垆卖酒一定是俩人不得已而为之的。

正像鲁迅在《伤逝》中说的“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爱是一种精神状态,让精神有所依附,必须有物质的存在,人活着就是让物质基础存在着,所以爱才有所依附。

3.家人不祝福的婚姻值得多加考虑和审视

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经历了当垆卖酒的困顿后,文君又险遭司马相如的遗弃,他们的婚姻也可谓是一波三折,若不是文君父亲周济,若不是文君聪明才智,他们两个的爱情佳话也许要重写。

这正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在婚姻这方面,如若得不到父母同意和祝福,当事者要多加考虑和审视,因为父母都是过来人,他们经过了生活的洗礼,更明白婚姻的苦辣酸甜,他们也更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所以多听听父母的话还是很有好处的。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情诗(司马相如情负卓文君)(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