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必考诗词汇总(这些词语您家孩子理解对了吗)

目前小学生用的语文教材是教育部统编教材。

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2012年启动,2017年完成。

统编教材的明显变化之一是增大了古诗词学习量。小学六年古诗词学量达到112篇,分布于课文、“日积月累”和“课后思考”等板块。

三年级语文必考诗词汇总(这些词语您家孩子理解对了吗)(1)

小学古诗词教学偏重于阅读背诵和表层意思理解及想象力的培养等。

本文继续就古诗词理解容易出错的词语进行总结,和留心学生语文学习的家长共享。

三年级语文必考诗词汇总(这些词语您家孩子理解对了吗)(2)

1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见四年级上册课本)

可怜:可爱。同样用法的还有下面两个例子。汉乐府《孔雀东南飞》:“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李白《清平调》:“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三年级语文必考诗词汇总(这些词语您家孩子理解对了吗)(3)

12、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见四年级下册课本)

亡赖:亡,读音wú。“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不能理解成贬义词。

三年级语文必考诗词汇总(这些词语您家孩子理解对了吗)(4)

13、问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见五年级上册课本)

渠:第三人称代词,这里代指“方塘”。“方塘”为什么能够这么“清”?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输入。

1975年9月15日丰子恺逝世。叶圣陶在写给丰子恺的悼诗中说:“潇洒风神永忆渠”。不难看出,“渠”是第三人称代词,在这里是“他”的意思,代指丰子恺。

三年级语文必考诗词汇总(这些词语您家孩子理解对了吗)(5)

14、江上往来人,爱鲈鱼美。(范仲淹《江上渔者》,见六年级下册课本)

但:只。“但爱”就是“只爱”。范仲淹心忧天下的情怀我们通过这首小诗可以感觉到。江上来来往往挤挤扛扛的人,只爱鲈鱼的鲜美。但他们哪里知道渔民的艰辛和承受的风险啊?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是前边用过的汉乐府中的诗句。“但”也作“只”讲。耕作的人耽误了活计,只因为罗敷长得太好看了,竟都看得入迷了。

《木兰诗》诗句“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中,“但”的意思理解作“只”。

三年级语文必考诗词汇总(这些词语您家孩子理解对了吗)(6)

1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代王昌龄《出塞》,见四年级上册课本)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朝的明月照着汉代的关塞”。句中的“秦”、“汉”、“关”、“月”四字是交错使用的。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关塞”。联系整首诗,它意在突出“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三年级语文必考诗词汇总(这些词语您家孩子理解对了吗)(7)

这一种语言现象叫互文。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属于修辞的一种。它的特征是结构上“互省”,语义上“互补”。如《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前部分省去 “壮士”,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表达的意思是:将军和壮士常年苦战,经历无数场生死搏杀后大部分命丧疆场,少部分有幸活着归来。要是理解为“将军们身经百战都死了,壮士打了十年仗回家了”就不妥当了。为什么死去的都是将军,而归来的都是壮士呢?

三年级语文必考诗词汇总(这些词语您家孩子理解对了吗)(8)

互文的例子古诗文中很多。如上一篇提到的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用了互文手法。白居易诗句“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也属于互文。

成语“南来北往”的意思是“有人从南往北,有人从北往南。泛指来来往往。”您理解了吗?这是典型的互文。否则,按字面理解成“所有人从南边来往北边去”就可笑了。

今天就分享到此。

诗词中,这些词语您家孩子理解对了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