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剑派为何嵩山高手最多(揭秘一代宗师中真正的宗师丁连山的故事)

看过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的朋友,肯定记得那位一口东北茶滋味儿,神出鬼没的宫家大师兄,赵本山饰演的丁连山。

五岳剑派为何嵩山高手最多(揭秘一代宗师中真正的宗师丁连山的故事)(1)

丁远山 赵本山饰

丁连山的故事背景是取自著名小说家张大春的笔记体小说《南国之冬》。小说中第一话《丁连山生死流亡》就是电影《一代宗师》中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从电影和小说背后探寻那个混乱中的武林世界。

五岳剑派为何嵩山高手最多(揭秘一代宗师中真正的宗师丁连山的故事)(2)

张大春 被莫言誉为台湾最有天赋的作家

金楼相会

丁连山的第一场戏是在佛山金楼的后厨。

此时北方武林泰斗、八卦掌和形意拳大师宫宝森(王庆祥饰)为了促成南北武术的交流(南拳北传、北拳南下),专门来到佛山寻找一名武师在他隐退仪式上搭手。

然而就在金楼之中,宫宝森在喝汤的时候喝出了一股故人的味道。于是他寻至后厨,果然这位厨师就是自己的大师兄丁连山(赵本山饰)。

五岳剑派为何嵩山高手最多(揭秘一代宗师中真正的宗师丁连山的故事)(3)

小说中是这样记录的:

丁连山记曰:我别无长言,仅对宝田(即宫宝森)道:“彼日出手杀薄无鬼,我便堕入鬼道。此后你我便有如衣服,尔为一表,我为一里。尽管彼此相依,却也两不相侔。然南北议合之事,切记不宜横柴入灶,操之过急。你也要学会‘反穿皮袄’!”

这段故事在电影中有非常完美的展现。其中有关丁连山身世的介绍就是那个“薄无鬼事件”。

薄无鬼

根据《丁连山生死流亡》中的描述。丁连山曾记有本回忆录《归藏琐记》,里面专有《薄无鬼》一章。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薄无鬼事件”。

五岳剑派为何嵩山高手最多(揭秘一代宗师中真正的宗师丁连山的故事)(4)

以下引述自张大春《丁连山生死流亡》文中一段。

【已卯春,奉天大雪,忽而市井传言,狱中逃出一人,即薄无鬼也。一身簇新武士直裰,上衣交领右袵,三角广袖,胸前系宽带子,绿颜色晶亮好看。下袴似裙,有水云褶缝,十分熠耀。此外,尚有外布衣及大纹,大纹据说乃是家族纹章,似花瓣,于前胸作装饰,缘以菊坠。短刀斜插腰际,长刀在手,若新发于铏,似是初添购的。】

不但长刀看来是新添购的,连薄无鬼的整个儿扮像和服饰,都像是被“整体造型”过之后才亮相的。但是没有人仔细寻思这一点,丁连山、宫宝森以及当时城里所有看见、转述薄无鬼行径的人,都只注意到他所说的话:

【凡此剑所到之处,即是大日本国之领土,擅入者死。】

一面说着,薄无鬼一面用剑尖儿在六、七吋厚的雪地上画了一个径可丈许的大圈儿。之后,便不断重复着那几句话:【凡此剑所到之处,即是大日本国之领土,擅入者死。】他说到了,也做到了;不多时,雪地上那个工工整整的圈儿里便横三竖五地躺着几具尸体。据说他们都是一接近剑圈儿就被斩杀了的,可薄无鬼从未离开圆心半步,而他的剑也只有三尺多长。不知道是人们的错觉还是薄无鬼真有甚么邪门的本事。

过不多时,围观于较远之处的老百姓却渐渐察觉:地上那剑尖儿划过的圈子怎么在不知不觉之间彷佛慢慢儿扩大,原先只占半条路的宽度,数刻之后,似乎两条马路的十字路口都在圈儿的范围之中了。丁连山如此回忆:

【我遂与宝田商议,此人不除,还不知有多少乡亲要无辜受害。然宝田支吾再三,似有苦衷,经我追问,乃告以:“彼为当年同盟会之同志。”我即骂他浑蛋,习武的人,万事沾染不得,乃胡乱与人拉帮结社耶?要知道:“‘万人敌’与‘一人敌’固是二事,犹如大便入坑、小便入池,万不可搅在一处混账!你与人牵扯既多,顾忌便深,江湖奈何走得?此事由我一人干去便了。”

宝田当即劝我:“本门还有赖大师哥撑持掌理,尔这一去,非身死、即是杀人,如何是个了局?”我遂问他:“杀人逃刑、被杀送命,与夫撑持掌理一门户,孰为易?孰为难?”宝田曰:“当然是杀人、被杀来得容易;撑持掌理一门户来得难。”我便道:“诺!我今为其易者,尔且任其难。”】

故事很简单,我简单翻译翻译。

1915年的初春时节,东北奉天这地方还在下着鹅毛大雪。有一个日本武士在闹市街上圈地为界,砍杀来往的行人百姓。可这薄无鬼也是个有来历的人。他虽是日本人,但在日本参加同盟会支持过中国革命事业。后来在东北被捕,经过常年拷打如今精神错乱。

五岳剑派为何嵩山高手最多(揭秘一代宗师中真正的宗师丁连山的故事)(5)

同为革命党的宫宝森想要除掉薄无鬼,但碍于同志之谊和日本人的身份(当时日本人在东北盘踞多年,势力庞大)迟迟不敢下手。这时丁连山在了解了事情原委后,主动代替宫宝森除掉了这个人。

从此以后,丁连山受到日本人和国民政府的追杀,坠入“鬼道”藏身于佛山金楼内。

五岳剑派为何嵩山高手最多(揭秘一代宗师中真正的宗师丁连山的故事)(6)

当然这么解释虽然合理,但背后又有些牵强。毕竟薄无鬼当街滥杀无辜,为何大家都不管偏偏宫宝森要管?而且困于牢中的薄无鬼已经精神错乱,是为什么突然出现在大街上?并且还穿着全套日本武士的新衣服,以及手上还有一把日本长刀?

想要搞清楚这个原委,我们就要从1905年的“五大臣出洋遇刺”事件讲起。

刺杀出洋五大臣事件

清末朝局动荡,在经历了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的清政府已经岌岌可危。随着国内外呼吁改革的声音越来越大,清政府也不得不认真考虑进行“宪政改革”。

为了更好地了解宪政改革后的政治形式,慈禧太后任命辅国公载泽为首的五位官员出洋考察学习宪政。这五位大臣便是“出洋五大臣”。

五岳剑派为何嵩山高手最多(揭秘一代宗师中真正的宗师丁连山的故事)(7)

走马观花的出洋五大臣

按照计划,五人将乘坐火车到天津,再换乘轮船出海。但此时的革命党已经对晚清这种政治作秀十分痛恶,决定杀掉五大臣以阻挠清王朝对自己最后的自救。

1905年9月24日,五大臣准备从正阳门火车站登车出发。负责刺杀的是以吴樾为首的三人刺杀小组。吴樾负责带炸弹行刺,另外两人孙岳、张榕两人负责掩护。

吴樾以一身仆人装扮骗过安检,直奔第三节车厢。这便是五大臣所坐的车厢。然而由于吴樾是桐城口音面相也很生疏,车厢卫兵对他产生了怀疑。就当吴樾上车之际,卫兵转身准备将他拦下。吴樾只得立刻行动,引爆炸弹扔向车厢。

五岳剑派为何嵩山高手最多(揭秘一代宗师中真正的宗师丁连山的故事)(8)

正阳门车站

可能是天意难违,就在扔出的一瞬间车厢剧烈震动导致炸弹滚落到地面。车厢虽然被炸毁,但因为车厢内陈设坚固,五大臣进三人受伤并无一人死亡。可吴樾却已血肉模糊当场身亡。原来,就在他投掷的一刹那,两节车厢正在接轨连钩。

吴樾牺牲了,索幸孙岳和张榕距离较远没有被波及。他们趁着混乱也逃出了车站。

五岳剑派为何嵩山高手最多(揭秘一代宗师中真正的宗师丁连山的故事)(9)

根据小说中的描述。车站检票员杨以德有一个过目不忘的本领,他认得和吴樾一同出入的张榕。于是张榕很快就被全国通缉。被捕后,张榕吃了一段时间牢饭。后来凭借武林中人宫宝森的帮助,成功越狱逃亡日本。后来张榕成了日本成立的同盟会一员,帮助过他的宫宝森也就成了革命党成员。

1912年奉天血案

张榕东渡日本参加了同盟会,不久之后国内形势风云大变。1911年,由武昌革命党领导的武昌起义瞬间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反清运动。史称“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在武昌这边如火如荼地进行,张榕也以革命领导的身份来到东北成立“奉天联合急进会”以策划东北起义。

五岳剑派为何嵩山高手最多(揭秘一代宗师中真正的宗师丁连山的故事)(10)

张榕

此时的东北是清末东北总督赵尔巽的天下,他重用张作霖来稳定东北局势。面对革命党想要策划东北起义,赵张二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地盘被革命党染指。于是张作霖便设计了一个局,想要诱捕张榕。

1912年1月23日,张作霖假装要“因势利导,策动东三省独立”。他假借此信息想要和革命党接触,以共谋独立事项。作为东北革命的领袖,张榕便邀请张作霖参加宴会共商大事。

席间两人交谈甚欢,但中途张作霖突然声称还有公务要办转身就走。刚出门,房间内立刻冲进来两个人手持冲锋枪,将张榕打成了马蜂窝。

五岳剑派为何嵩山高手最多(揭秘一代宗师中真正的宗师丁连山的故事)(11)

张作霖

随后张作霖在奉天城内大肆捕杀革命党,将奉天联合急进会成员捕杀殆尽。

张榕死了,同为革命党的宫宝森想要接替他继续领导革命。但此时局势危机,出头领导革命必然会被追杀。关键时刻,宫宝森的师兄、八卦掌门派掌门人丁连山劝住了宫宝森。

日后在宫宝森的家属中写着:

而忆昔所以念兹在兹者,岂其革命耶?毋乃报仇而已矣。十年磨剑,以为一快可图,殊不知犹混落贼之圈套耳!

就这样,宫宝森在这次诱捕事件中保住了革命党的火苗。张作霖虽然成功诱杀张榕,但没有彻底清除革命党也很不甘心。于是三年后,张作霖又设计了另一场捕杀行动——薄无鬼事件。

再谈薄无鬼

故事到了这,各位应该就大致清晰了为什么宫宝森面对薄无鬼问题这么两难。

一方面,薄无鬼就是当年张作霖清除革命势力时被捕的同志。没能营救同志是宫宝森的遗憾,如今还有杀掉他更是不忍心。况且宫宝森此时还是革命党重要成员,这么做也会遭到组织内很多人的唾弃。

另一方面,张作霖就是希望革命党出手解决这个危害百姓的日本人。当时薄无鬼被捕时,日本政府就表达过抗议。他们认为张作霖就是小题大做,希望他赶紧放人。如果革命党人杀掉这个已经疯癫的日本人,那么后来就可以将反日的事情压在革命党手上。让日本人在奉天继续替他清理革命党。(张榕等人就是从日本来东北的,背后多多少少有一些日本人的关系。这等于拔出革命党的根基)

五岳剑派为何嵩山高手最多(揭秘一代宗师中真正的宗师丁连山的故事)(12)

这就让宫宝森为难了。杀,暴露不说还会挑起日本人的仇恨;不杀,危害百姓;营救,众目睽睽之下岂不是自投罗网,暴露组织。

虽然丁连山十分反感宫宝森和革命党搅合在一起,但他又是一个十分看重门派声望和兄弟情谊的人。

既然师弟为难,那他这个局外人就替他收拾残局。丁连山于是上前出手杀掉了薄无鬼,从此四处逃亡,将自己活成了“里子”。

丁连山的世界观

丁连山的实力肯定是在奉天乃至东北都是数一数二的。毕竟薄无鬼手持长刀,在街口已经站立半天且没有一人敢去迎战。按在江湖上说,路见不平也会拔刀相助。之所以没有上前,说明薄无鬼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五岳剑派为何嵩山高手最多(揭秘一代宗师中真正的宗师丁连山的故事)(13)

可丁连山呢?小说中是说:

刻直趋通衢,攫薄无鬼襟而掌杀之!

他径直走上前一把抓住薄无鬼的衣襟,使了一套八卦掌就把他给杀了。虽然可能也过了几招,但肯定是比较轻松的。

除了这个之外,我还能看到丁连山的果决。他出手狠毒,并且目标坚定、行为果断。这是做好了舍身为人的思想准备。在丁连山杀薄无鬼之前,他曾和师弟宫宝森说了这么一番话:

“杀人逃刑、被杀送命,与夫撑持掌理一门户,孰为易?孰为难?”宝田曰:“当然是杀人、被杀来得容易;撑持掌理一门户来得难。”我便道:“诺!我今为其易者,尔且任其难。”

五岳剑派为何嵩山高手最多(揭秘一代宗师中真正的宗师丁连山的故事)(14)

他问宫宝森杀人和光大门派哪个容易哪个难。实际上,这是示意宫宝森自己要为了门派而隐退。毕竟做了暗事,从此就要远走他乡四处漂泊。剩下的人,就可以扬眉吐气继续堂堂正正的活在“明处”。丁连山这是将自己的声望、名誉、地位、前途全部舍去了。

那他为什么不能让宫宝森自己上呢?

主要原因就是宫宝森已经有一定的江湖地位了。一旦这种事情和他扯上关系,那就是将整个门派都扯进来了。丁连山就是希望宫宝森和“宫家八卦掌”可以继续发扬光大。

五岳剑派为何嵩山高手最多(揭秘一代宗师中真正的宗师丁连山的故事)(15)

他的世界没有革命、没有众生,只有门派和师兄弟们。

这也就是他后来所说:“里子”和“面子”的事情。

丁远山和叶问

当然在《一代宗师》和张大春小说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丁连山和叶问在香港的那次“切磋”。

五岳剑派为何嵩山高手最多(揭秘一代宗师中真正的宗师丁连山的故事)(16)

电影中,丁连山和叶问借由点烟进行了一次比武。有人说是比气息,也有人说是比招数。但最终,丁连山认定了叶问是一个“大才”,是一个可以振兴武林武术的一代宗师。

所以他才会发出那句如同“瑜亮情结”的感慨:

我告以:天不欲武学昌明,才不叫我晚生二十年、或不教汝早生二十年!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那次宫宝森南下佛山金楼时两人差点就有一面之缘。

那天宫宝森离席到了后厨会见丁连山,前厅中徒弟马三和几个南拳武师起了拳脚。这面在过招,在隔壁鸦片铺子中有一个本地纨绔子弟只通过好事之人的来往消息,便在脑中脑补出来了打斗场景。

五岳剑派为何嵩山高手最多(揭秘一代宗师中真正的宗师丁连山的故事)(17)

这纨绔子弟从默拳(脑补打斗场景)中得知来者是高手。于是亲自跑到金楼切磋武艺。具体的打斗场景小说没有记载,电影却详细的展现了出来。最终,马三不敌、宫宝森受伤,唯独宫宝森女儿宫若梅(电影中宫二 章子怡饰)将他收拾了一顿。

五岳剑派为何嵩山高手最多(揭秘一代宗师中真正的宗师丁连山的故事)(18)

这个纨绔子弟便是叶问。只可惜当晚丁连山会完宫宝森就离开了,也是后来才得知当晚的事情的。两人再见已经又是十多年,丁连山已经七十多了。拳怕少壮,他必然不是叶问的对手。所以才有那句:

才不叫我晚生二十年、或不教汝早生二十年!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