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胃会有什么变化(一张图告诉你婴儿的胃其实有多大)

婴儿的胃会有什么变化(一张图告诉你婴儿的胃其实有多大)(1)

看到这张图,你是不是吓了一跳?

研究发现,“母亲的乳汁分泌适合新生儿每日的胃容量变化。新生儿的胃容量在头两天非常小。比如一个3000克的新生儿,第一日的胃容量为6ml,第二日为12ml。

有孩子的吮吸动作,才会刺激乳腺分泌母乳。 孩子吃饱了,不吮吸了,乳腺自然分泌的少了。所以会出现“母亲的乳汁分泌适合新生儿每日的胃容量变化” 这样的现象。

但是每个妈妈的体质不同,产量也不同。有人喝白粥都是大奶牛;有人吃好多食物却变成肉长在自己身上,奶量改变不是很大。乳汁产量跟胸大胸小无关,反而很多小胸妈妈还是大奶牛呢!

但总体来说,睡眠好、心情好、营养均衡,大部分妈妈的乳汁其实都够哺育宝宝的,尤其是最初4个月。上班后有些妈妈压力增大,又没有及时背奶,可能产量会下降。

不少专家表示,过度喂养的情况普遍存在。记者采访扬州儿科专家时了解到,几乎每10个婴幼儿就有一个因过度喂养而体重超标,专家提醒,喂养孩子时不要一哭就喂,最好定时、定量喂养。

【这个宝宝很罕见】

8月大男婴重40斤,相当于6岁儿童

英国《每日邮报》日前报道,哥伦比亚一名才八个月大的男婴,其体重已达40斤,几乎与6岁儿童相当。由于过度肥胖,男婴患有多种并发症,并且将来还面临高血压以及关节等多种健康问题,目前父母已经将其送往诊所接受治疗。

据悉,男婴如此肥胖与其母亲的喂养方式有直接关系。“每次他哭,我就会喂他吃东西,这样他就安静了。”面对采访,男婴母亲承认是自己的疏忽导致了儿子的体重失衡。

对此,专家表示,过度喂养的孩子真还不少,6个月20斤以上的宝宝一抓一大把,明明体重已经超重2个标准值了,家长还觉得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胖。胖不等于健康,过度喂养、肥胖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扬州胖宝宝也不少】

10个婴儿中,至少有1个体重超标

中华医学会统计结果显示,我国超重婴儿的比例已经超过10%,6个月左右的肥胖儿在成年后的肥胖几率为14%;7岁的肥胖儿为41%,10-13岁的肥胖儿为70%。而记者从市区各大医院了解到,扬州的情况也差不多与该数据持平。

“临床上的确会看到不少‘小胖墩’,体检下来体重超标的也不少,差不多10个里面就会有1个。”市一院儿科主任医师吴明赴表示,“这一方面是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孩子的饮食会出现营养过剩,再者,大人在喂养时存在‘哭就是饿’的错误观念。”

而市一院产科主任医师汤亚君介绍:“超重的小婴儿的确不少,我身边就有几个朋友,孩子才三四个月大,已超过15斤了,最胖的一个有18斤。而且这些家长都错误地以为孩子越胖体质越好、越不易生病。”

在该院儿科,记者见到一名正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一询问,这名4个月不到的婴儿已经重达17.5斤。“别看孩子养得不错,三天两头生病,闹死了。”该年轻妈妈表示,当时生孩子时,因为脐带绕颈是剖腹产生出来的。“就是因为怕孩子体质不如顺产的,所以我们喂的时候很注意,体重一直都高于标准值。”

【这些误区有木有?】

多数家庭老人带孩子,觉得越胖越健康

谈起带孩子,去年刚当妈妈的娇娇一肚子抱怨:“我家女儿快6个月了,称体重时12斤差一点,身体状况也还不错,但她奶奶总拿她与邻居一男孩儿比,说‘咱家孩子太瘦了’,还埋怨我没把孩子照料好,非要把孩子带回老家去养。为这事,我已跟老公闹过好几次不愉快了。”

“我们家就是婆婆带孩子,我也乐得轻松,只要儿子不生病我就心满意足了。”在某外企上班的小陈,因经常出差,已经8个月大的儿子是婆婆一手带大的,“至于胖瘦,我没太多讲究。再说婆婆自己是4个孩子的妈,她带孩子我更放心。”

记者随机调查发现,20多个采访对象中,有17个家庭都是老人在带孩子。对于如何喂养孩子,大人均表示:“现在的孩子比以前‘金贵’,一哭闹就心疼得要命。”而喂奶是个能让孩子不哭的好方法,所以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哭闹就开始喂奶。

年轻爸妈不懂营养,宝宝吃了过多的肉油

“现在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缺乏营养学知识,不会挑选食物,比较重视肉、油等食物的摄入,轻视瓜果、蔬菜,导致孩子吃了过多的高脂肪食物;有的过早给孩子添加淀粉类食物,过度喂养,这些都会导致孩子体重超标。”苏北医院营养科专家蒋放介绍。

【过度喂养有哪些危害?】

可能加重消化负担,引起消化吸收不良

吴明赴介绍,婴儿尤其是新生儿的各个器官都处于稚嫩阶段,它们的活动能力很有限。“如消化系统器官所分泌的消化酶的活动比较低,量也比较小,在这种生理条件下,如果过度喂养,就会加重消化器官的工作负担,引起消化吸收不良。”这种情况下喂养出来的孩子会出现“虚胖”——即看着壮实,实际上体质不好。

专家介绍,过度喂养还会导致孩子脑疲劳。因为消化过多的食物,消化道必然扩张,有限的血液和氧气从头部转移到消化道,脑细胞会因而暂时缺血,所以吃得越多,胃肠需要血液越多,脑供血越少,对大脑危害越大。因此,父母一定要有计划地供给食品,使宝宝能始终保持一个正常食欲。

【专家教您这么做】

你可不要“一哭就喂”,婴幼儿饮食也要有规律

防止过度喂养,专家支招首先要提倡母乳喂养。据悉,宝宝出生后的4~6个月内以纯母乳喂养是预防宝宝肥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虽然有些家长用纯母乳喂养,不排除宝宝肥胖的可能,但在一岁多断奶以后会逐渐恢复正常体重,并不影响生长发育或长期健康。相反,非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出现肥胖的比例是24.6%,这是因为人工喂养婴儿更容易过度喂养,导致体重快速增长。

其次,定时、定量喂奶,不强迫喂食。此外,正确喝水、科学添加辅食。而对于食欲旺盛的宝宝,家长要缓解其“饥饿感”。“4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以及蔬菜、水果等在辅食中的比例,这类食物大多口感好,孩子爱吃。”

预防孩子肥胖,要从胎儿开始抓起

市妇幼保健院围产科科长陈新介绍:“很多孩子是一生下来就胖,新生儿体重就达到8斤多,这么大的基数,孩子的体重超标也是必然。所以我们现在都对围产期的孕妇进行饮食指导,因为过于肥胖的孕妇很容易生出巨大儿,这样的孩子不仅体重会超标,健康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专家建议,标准体重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不应超过12公斤。如果孕妇体重低于标准体重超过10%,孕期增加14-15公斤为正常,而孕期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的,体重增加在7-8公斤为正常。

婴儿的胃会有什么变化(一张图告诉你婴儿的胃其实有多大)(2)

宝宝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

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 月龄×0.6(公斤)

7-12月

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 月龄×0.5(公斤)

2-10岁

体重(公斤)=年龄×2 7(或8)

打造牛娃不是目的,因材施教,见识广博,为孩子的一生奠定良好基础,亲子双方会终生受益。更多亲子旅行与培优心得,可关注公众号:小铼妈遛娃与培优(XLai678) ,等你来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