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黄花梨最大的种植基地:儋州改造低产低效林发展5000亩黄花梨种植基地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6月30日消息(记者 谭琦)“这片原来全是桉树林,现在全部种上花梨、酸枝和沉香等海南本土的珍稀树种。”近日,走进儋州市海头镇的5000亩黄花梨种植基地里,负责人蔡政堃介绍着基地的“前世今生”,原本低产低效的桉树林经过改造,不仅提升了林业质量,更是探索出一条现代林业发展的生态转型之路。

海南黄花梨最大的种植基地:儋州改造低产低效林发展5000亩黄花梨种植基地(1)

成片的黄花梨树。记者 陈卫东摄

看中海南黄花梨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应,2013年,海南飞龙未来城投资有限公司到儋州海头镇种植海南黄花梨,发展产业。“海南黄花梨种植周期长,村民不相信我们,只租到几十亩地种植。”该公司执行董事蔡政堃说,最开始种植的海南黄花梨树,还没有村民种的桉树和甘蔗高,并不被看好。

为了扩大规模,蔡政堃不光自己种,还在各地寻找良种引进种植。经过多年持续的种植,在海头镇红坎村的基地里,最大的海南黄花梨树已经有20多年的树龄,近10米高,胸径近30厘米。

海南黄花梨最大的种植基地:儋州改造低产低效林发展5000亩黄花梨种植基地(2)

黄花梨茶颜色。记者 陈卫东摄

越来越多的海南黄花梨在基地里“安家”,但树木的生长周期长,基地一直入不敷出。“我们尝试将海南黄花梨的叶子做成茶,发展海南黄花梨的副产品和林下经济。”蔡政堃说,海南黄花梨茶叶是采取树苗的嫩叶,用红茶的方式制茶,茶汤呈清亮的褐色,入口甜润没有涩感。目前,该基地的海南黄花梨茶叶年产量可达50吨。据悉,黄花梨茶叶的研发,还推动了《海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海南黄花梨叶》的出台。

海南黄花梨最大的种植基地:儋州改造低产低效林发展5000亩黄花梨种植基地(3)

制茶设备烘干机。记者 陈卫东摄

海南黄花梨最大的种植基地:儋州改造低产低效林发展5000亩黄花梨种植基地(4)

制茶设备。记者 陈卫东摄

海南黄花梨最大的种植基地:儋州改造低产低效林发展5000亩黄花梨种植基地(5)

制茶设备。记者 陈卫东摄

海南黄花梨最大的种植基地:儋州改造低产低效林发展5000亩黄花梨种植基地(6)

制茶设备。记者 陈卫东摄

海南黄花梨最大的种植基地:儋州改造低产低效林发展5000亩黄花梨种植基地(7)

黄花梨茶叶。记者 陈卫东摄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该地基还探索生态循环发展。“我们在基地旁建设了养牛场,牛粪可以作为有机肥的原料,有机肥用于树木的养料,基地产草喂养牛。”蔡政堃说,未来,该基地还将建设黄花梨林业科技生态公园,将生产、科研、产业、旅游等相结合,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打造海南高效林业的典范。

海南黄花梨最大的种植基地:儋州改造低产低效林发展5000亩黄花梨种植基地(8)

黄花梨茶叶。记者 陈卫东摄

“这是海南低产低效林改造的一个较好的案例,有效地提升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森林质量。”海南省林业局生态修复处处长蔡兴旺说,为促进海南林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海南将打造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通过调整森林结构、改造低质低效林分、推进森林近自然经营等方式,推进退化林修复、珍稀树种资源培育和保护、特色经济林精细化经营等一批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

海南黄花梨最大的种植基地:儋州改造低产低效林发展5000亩黄花梨种植基地(9)

黄花梨酒。记者 陈卫东摄

下一步,海南还将进一步强化特色经济林科学种植和精细化经营,推动特色经济林向建设布局区域化、种植良种化、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产销专业化方向发展,开辟林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