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吃害虫的虫类(柑橘每日一虫柑橘枯叶蛾)

柑橘吃害虫的虫类(柑橘每日一虫柑橘枯叶蛾)(1)

柑橘吃害虫的虫类(柑橘每日一虫柑橘枯叶蛾)(2)

[为害症状]

以幼虫取食叶片和果实,造成缺刻。

[防治方法]

可选用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800-1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3%甲维盐微乳剂2000-3000倍、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00倍等,在幼虫盛发期连续喷施1〜2次。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13〜15毫米,翅展54〜60毫米,虫体与翅均为赤褐色,下唇须黄黑色,触角灰褐色,两边有栉齿,但常向一边合并呈单栉齿状,复眼黑色;前翅中部有一较显著的黑色小点,翅上尚有许多模糊小黑点,翅脉色深,明显可见;后翅狭长,具有4个花瓣形黄白色圆斑。雄成虫体长20〜23毫米,翅展42〜45毫米,后翅圆斑远较雌成虫显著。卵椭圆形,长径2毫米,宽径1.7毫米,有灰白色与青灰色或紫褐色条状纹相间。幼虫老熟时长约90毫米,略扁平,灰污色,两侧有较长的灰白色缘毛,长度略等于体宽,背面有长短不齐的黑色短毛,体上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淡褐色斑点,中胸及腹部第11节有明显肉瘤。蛹长约30毫米,紫褐色,外附幼虫体毛,常包在叶片中。

[生活习性]

浙江一年约发生3代,室内饲养时仅有卵越冬,但越冬后未孵化,室外尚未找到越冬虫态。田间成虫6〜9月出现,8月下旬至9月中旬可见到较多卵粒。成虫体色与枯叶极似,白天不活动,有显著假死习性,因此,不论在树冠栖息或掉落地面均不易被发现。有趋光性;羽化后不久即交尾,交尾时间可达一昼夜以上,不受较大的惊动,呈假死状仍继续交尾,交尾后数小时即可产卵。卵常产在橘叶正面靠近叶尖的边缘处,一般常是两粒产在一起,每头雌蛾一夜可产卵80〜90粒。孵化时先在卵壳一端咬一个洞,几分钟后幼虫即可爬出卵壳。卵在白天和夜间均可孵化,以夜间居多。初孵幼虫活动力较强,有逆地心引力向上爬习性,在孵化后10〜24小时开始取食嫩叶。幼虫白天潜伏在枝上不动,体色与树皮相近,晚上活动取食。化蛹在一片叶或两片叶之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