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健脾胃(薏米健脾美容又养颜)

小编有话说:常常看到“云南中医”的粉丝们在后台问:“皮肤病要怎么治?皮肤该如何保养?我的皮肤暗暗的,摸上去很粗糙,还长痘、长斑……”今天我们请来云南省中医医院的赵丽娟医生,为大家介绍用薏米来调治皮肤的好方法!快随我来看看吧!

薏米(又叫:薏苡仁、苡仁、六谷子),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其性凉,味甘、淡,入脾、肺、肾经,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提及薏米有“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的功效。在中国古代,薏苡仁被视为食疗的珍品,有着“薏苡明珠”之美誉,以贡品的形式专供皇族享用。

薏米健脾胃(薏米健脾美容又养颜)(1)

中医认为,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输精于皮毛而主肌肉。脾气健旺,则气血生化有源,肌肤得以滋养,从而维持其正常的新陈代谢,保持皮肤白嫩光滑的状态。反之,脾失健运,气血化生不足,则肌肤失于濡养,且体内毒素或代谢废物无法正常快速地被分解排泄,继而不断蓄积,结果出现肌肉削瘦或水肿,皮肤晦暗、粗糙、斑点、痘疹等一系列病态表现。

薏米vs皮肤类疾病

薏苡仁甘淡微寒,内服具有祛湿健脾,清热解毒,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外用于疣体有解毒杀毒、祛疣散结等作用。现代研究证实薏苡仁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B2,薏苡仁的醇提取物可保持皮肤靓丽而富有弹性,增进和改善细胞的氧化还原能力,激适细胞中酶类的活性,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减少脂褐质色素的形成,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

薏米健脾胃(薏米健脾美容又养颜)(2)

在治疗痤疮、毛囊炎、皮炎、湿疹、多发性脂肪瘤、红斑性肢痛症等疾病中,薏苡仁常常配伍用药,而在消除黄褐斑、雀斑、老年斑、妊娠斑,防脱屑、皲裂、皮肤粗糙等方面也有良好的疗效。

这些皮肤病可用薏米来

扁平疣

薏米健脾胃(薏米健脾美容又养颜)(3)

①取新收薏米2两,与大米混合煮饭或粥吃,每日1次,连续服用,以痊愈为止。

②薏苡仁60g,白砂糖适量,两者同煮粥食,或煎水代茶饮,或同肉类煲汤食。每天1剂,持续1月以上,不愈再服。或取生薏苡仁90g,粉碎后每次温开水送服15g,加适量白糖,早、晚各1次,1月为1疗程。皮疹逐渐消失,乃至痊愈。

③薏苡仁60克,白果仁10枚,煮烂,加适量糖,日1剂治疣症,直到疣脱落为止。

湿疹

1、薏米莲子百合粥

做法:将薏米50g、莲子(去心)30g、百合20g先煮烂,再与粳米50g同煮粥,用适量红糖(或蜂蜜)调味食用。

功效:有健脾祛湿,润肺止泻,健肤美容作用。适用于大便溏烂,下肢湿疹,面部痤疮等症。

薏米健脾胃(薏米健脾美容又养颜)(4)

2、薏仁红豆玉米须粥

做法:薏苡仁30g,红小豆15g,玉米须15g共煮熟,饮汤食薏苡仁与红小豆,每日1剂,连服1周。

适用:急性湿疹。

薏米健脾胃(薏米健脾美容又养颜)(5)

痤疮、脂溢性皮炎

1、薏米绿豆汤

做法:将薏米60克,绿豆50克洗净,用水浸泡30分钟后,加水用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煮熟,趁热加入冰糖饮用。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未愈可续服。

适用:治疗面部粉刺、痘疮、脂溢性皮炎等。

薏米健脾胃(薏米健脾美容又养颜)(6)

黄褐斑

1、祛斑面膜粉

材料:薏苡仁30g、杏仁30g、冬瓜仁30g、滑石30g、白芷30g、明玉竹30g、益母草30g、皂刺30g、百合30g。

用法: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细粉,可以用牛奶、橄榄油或蜂蜜调成糊状,敷于面部,3-4次/周,可以祛斑美白。

薏米健脾胃(薏米健脾美容又养颜)(7)

薏米健脾胃(薏米健脾美容又养颜)(8)

2、薏米仁莲芡美容羹

材料:薏米50克、莲子30克、芡实30克、桂圆肉1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前三味用水浸泡30分钟后,加入桂圆肉,先用大火煮开,续改用小火煮烂,加蜂蜜调味。每日1次,可长期服用。

适用:消除面部黄褐斑,皱纹、皮肤粗糙、晦暗等。

作者简介

薏米健脾胃(薏米健脾美容又养颜)(9)

赵丽娟:住院医师,现就职于云南省中医医院皮肤科,201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中医外科学(皮肤病诊疗与研究方向)硕士学位,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李元文教授。从事中医皮肤病临床、教学及科研4年余,参编教材1部,参编著作2部,发表论文3篇。

平台推荐最受欢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夏季泡脚,加什么“佐料”好?

你还在数绵羊吗?不如按按这5个地方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