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的书适合中学生读吗(最感人的一篇初中课文)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紫藤萝瀑布》

初中时候的这篇《紫藤萝瀑布》,是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优美又蕴含哲理的话,曾激励过很多人。它的作者宗璞却少有人了解,其实宗璞只是她的笔名。她原名冯钟璞,正是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女儿。

冯友兰的书适合中学生读吗(最感人的一篇初中课文)(1)

01

宗璞1928年生于北京,后来抗战爆发,随着家人离开北平,前往云南昆明。在那里,宗璞进入西南联大的附中学习,开始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她说:“那个时候虽然生活很苦,可是大家还是精神上很蓬勃向上的,还是很高兴的,应该做的是,那个时候我是一个少年,一个少年人应该得到一切的教育,家庭,这些我并没有失去。大人都是非常努力地在工作,比如像我父亲呀。”

冯友兰的书适合中学生读吗(最感人的一篇初中课文)(2)

宗璞在清华园(左一)

父亲冯友兰对宗璞的成长影响深远,他给宗璞写了一副对联挂在家中,宗璞十分喜欢,据说这幅对联刻在曹雪芹印章的后面——"高山流水诗千首,明月清风酒一船"

冯友兰的书适合中学生读吗(最感人的一篇初中课文)(3)

老年时宗璞的眼睛患上严重疾病,最终近乎失明状态,即使在这种状态下,她也没有放弃长篇小说的写作。她用口授方式,一字一句讲出来,请朋友录入。九十岁之前,完成了《南渡记》《西征记》《东藏记》四部长篇小说。

冯友兰的书适合中学生读吗(最感人的一篇初中课文)(4)

宗璞创作的散文、随笔、娓娓道来,细腻动人。大家多以“优雅温婉”“淡泊宁静”等词语形容宗璞的创作风格。孙犁曾高度评价宗璞的创作,认为宗璞“有深厚的文学素养、严谨沉潜的创作风度、优美的无懈可击的文学语言”,“孙犁的评价切实中肯,这便是宗璞的散文能收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原因。

02

1982年5月,宗璞的亲弟身患绝症,她十分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遂写下《紫藤萝瀑布》。

冯友兰的书适合中学生读吗(最感人的一篇初中课文)(5)

随着作者的思绪,回首那不堪的十年动乱,把眼前的美好与过去的黑暗联系到一起,你就会感到一种深沉的悲哀。

正如作者所言,那是一种压在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对往昔被毁坏的幸福生活的追忆。

文章最后点明了主题:“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原来那使紫藤萝花如此美丽与繁盛的仙露琼浆,就是“生命的酒酿”啊!看到这里,读者自然会想到,人亦如花,时代的洪流总会冲走种种令人不快的过往。只要你也加快脚步,张起生命的风帆,在这闪光的时代中航行,你也会再次盛开,你也会是组成那灿烂瀑布的一朵浪花,不是吗?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紫藤萝瀑布》

冯友兰的书适合中学生读吗(最感人的一篇初中课文)(6)

03

初中能学到《紫藤萝瀑布》这样的文章真是太好了。我很庆幸,初中课本上有这样一篇文章,它不关注那些的大道理:团结、公平、正义,也不教导你好好读书、报效祖国,它是人性最自然的流露,是作家一辈子只能写一次的文章,它会从你读到的那一刻起就给你种下一颗种子,当时不懂,没关系。

能写出这种文章的人,需要有一颗亲近生命、留心生活中每一点滴幸福的童心,需要有对爱与美的追求,需要能把悲痛消化化为更巨大的能量;能读懂这种文章的人,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需要有一颗敏感的心能对他人苦痛感同身受,需要不被世俗的尘嚣污染。

初中时我未曾读懂它,现在才明白。

宗璞尝试去触碰人世间的真、善、美,去发掘生命的无限和个体的完善,这是人生在世上最重要的东西,无论在哪个时代也不会改变。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很多年后我们再回头看,那时可能遇到了与作者同样的苦楚,或者人生中也有一些事无法跨过,那这样一股美好而动人的生命力量,会在我们心中再次浮现,他是一个作家留给我们精神的宝藏。

冯友兰的书适合中学生读吗(最感人的一篇初中课文)(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