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成因与对策 略谈留守儿童的发展规律

留守儿童是个特殊的群体,它的形成既具有特定性,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暨萌芽期----成形期----发展期----扩展期----成熟期目前,我国留守儿童处于扩展期,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留守儿童的成因与对策 略谈留守儿童的发展规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留守儿童的成因与对策 略谈留守儿童的发展规律

留守儿童的成因与对策 略谈留守儿童的发展规律

留守儿童是个特殊的群体,它的形成既具有特定性,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暨萌芽期----成形期----发展期----扩展期----成熟期。目前,我国留守儿童处于扩展期。

1999----2002年是我国留守儿童的萌芽期。2002年前没有有“留守儿童”这个词。1978年12月开始改革开放,到九十年代初期,北京、上海、广东沿海一带大量工业成规模化,尤其是外资企业入住,兴办了大量工厂,吸引了大量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前来务工。到九十年代末期,这批在外务工的人已谈婚论嫁,生育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在老家,他们在外务工。随着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老家的孩子数量不断增加,慢慢的这批孩子开始被人们关注。

2003----2008年是我国留守儿童的成形期。2002年冬季,湖北省罗田县三里畈中学党支部书记毛群益写了一篇短文《打工族后代教育堪忧》,投到《罗田报》。没多久,《罗田报》就发表了这篇文章。过了大半年后,2003年7月29日,《中国教育报》发了一个专版,同时发表了毛群益的文章《打工族子女教育堪忧》和浙江省松阳报社潘益飞的文章《父母打工去,教育难题来》,还配发了两幅留守儿童的照片和一则调查资料,首次提出“留守学生”这个词。

这两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随着全社会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关注,“留守学生”的范围不断拓宽。后来就变成了“留守儿童”。在这个时期内“留守儿童”取代了“留守学生”,并成了这个特殊群体的代名词。

2009----2016年是我国留守儿童的发展期。 2003--2008年这段时间留守儿童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很多学者对这个课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强烈的反响。所以,从2009年开始,不断的有省一级的政府出台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文件。2016年达到鼎盛,国务院印发了国发〔2016〕13号----《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这个文件的印发标志着我国留守儿童发展到了鼎盛期。

1999-2016年,留守儿童这个概念是侠义的概念,专指农村留守儿童。随着人们对“留守儿童”认识的深入,留守儿童不再仅指农村留守儿童,城市留守儿童、事实留守儿童①都将纳入留守儿童。

未来5----10年,留守儿童将进入扩展期,暨事实留守儿童期。城市留守儿童和事实留守儿童将会不断的进入人们的视野。首先,城市里“事实留守儿童”已开始被关注。城市留守儿童数量不多,但爆发出来的问题威力却很大。城市留守儿童问题的破坏性将会超出常人的想象。其次,“事实留守儿童”形成的条件已具备。第一,二胎政策的放开,大量二孩会成为“事实留守儿童”;第二,生育后的离婚率越来越高,离异后的孩子会成为“事实留守儿童”;第三,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将迎来全民创业的时代。创业的人们对自己事业的关心将远远超过对身边孩子的关心。因此,创业人群的孩子会成为“事实留守儿童”。

十年或十五年后,留守儿童会进入成熟期。这个成熟期是指各地方关爱留守儿童的方式方法及具体做法和保护留守儿童权益的法律文件会相当的成熟。成熟期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换句话说,今天留守儿童呈现出来的所有问题在成熟期都将得到很好的解决。

①事实留守儿童:指父母虽在身边,但因工作事物繁忙而不能履行或不能很好的履行监管义务,造成“留守”这样一个事实。(刘剑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