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最经典的词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

疑是故人来

前些年和妹妹去大姐家作客,她家墙上挂满了字画,别的不记得了,独有辛弃疾的一幅字画入了我的眼。说真的,多年未见,竟然还依稀记得。

那幅字画极好,极具艺术感染力,书写得龙飞凤舞,雄浑有力。我不识字体,叫不上名来,我和妹妹谈论起那幅字画来,竟然有种故人相逢,热泪盈眶的感觉。

辛弃疾最经典的词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1)

东风夜放花千树

这是一首婉约词,是辛弃疾元宵佳节所作的《青玉案、元夕》,该词极力渲染了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意境深远,唯美含蓄。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1140年一1207年)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

这首词描写了元宵焰火像是东风吹散了的千树繁花,纷纷落下仿佛是星星如雨般的坠落。豪华的马车满路飘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不停歇的舞动着鱼龙花灯。

美人头上戴着华丽的饰物,笑语盈盈的随着人群走过,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我在人群中千百度的寻找,猛然回头,却发现她在那灯火阑珊之处。

这首词粗粗一看以为是写情,我以前也这么认为的,其实不然,另一说法作者就是站在热闹之外的那个人,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之感,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辛弃疾最经典的词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2)

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所作之词题材广阔,风格激昂豪迈,亦风流豪放,一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气势酣畅淋漓,豪气冲天。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接连不断的响起号角声。把烤好的牛肉分给部下将士,又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在秋天的沙场上阅兵。

战马像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一梦醒来,可惜已经是白发人了。

这是写给好友陈同甫的一首豪放词,表现了作者连醉梦中仍不忘挑灯看剑,准备随时上战场杀敌的形象。但他当时遭人排挤,不受重用,满腔爱国之情,却又报国无门,在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比中,渲泄了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

辛弃疾最经典的词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3)

辛弃疾,这个伟大的爱国词人,一生都主张抗金,但终不得志,光复祖国的雄才大志得不到施展,一腔悲愤发而为词。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空有一腔抱负,却只能在梦中驰骋杀敌,在醒时发出一声悲叹,这是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个民族的悲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