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档案微角龙(恐龙档案113钉状龙)

恐龙档案微角龙(恐龙档案113钉状龙)(1)

名称:钉状龙( Kentrosaurus)

年代:侏罗纪晚期

地点:非洲(坦桑尼亚)

大小:长5米

食性:植物

钉状龙又名肯氏龙,为剑龙科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坦尚尼亚的敦达古鲁组,生存年代为晚侏罗纪的启莫里阶,约1亿5570万到1亿5080万年前。

钉状龙与北美洲的剑龙属是近亲,但是体型大小、身体灵活度、与防御用的板甲形状不同。成年钉状龙的身长约4.5公尺,钉状龙的后背到尾巴分布者尖刺,而非板甲。肩膀或臀部两侧可能有尖刺。

钉状龙的臀部有个空腔,一度被认为是第二脑,但这里可能只有控制后肢与尾巴的神经,或是储存糖原体来激发肌肉的功能。

东非剑龙类钉状龙与剑龙处于同一时代,其保存完好的化石发现于今坦桑尼亚富含化石的敦达古鲁山。钉状龙体形不如其北美洲近亲大,装甲却丝毫不逊色。其脊椎两侧长有两排三角形窄骨板,成对地沿脖子、肩部和背部前半部分分布。在背部中间位置,成对的尖利棘刺取代骨板(有些长约60厘米)并一直延伸到尾巴尖。除此之外,其臀部两侧各有一根超长的棘刺突出,在猎食者从两侧攻击时提供很好的保护。

恐龙档案微角龙(恐龙档案113钉状龙)(2)

柏林洪堡大学钉状龙化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