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动力集中内燃动车组试验(助力拉林线双源动车组安全稳定)

“根据施工计划,今日探伤作业区间加查站至林芝站,长度223公里,运行速度保持70公里每小时,探伤数据分析及回放采取多次复核方式,确保拉林铁路每一寸钢轨具备安全稳定的可靠性。”1月26日,青藏集团公司西宁工务机械段打磨车间探伤工区副主任吴春元作班前讲话。

上午10时,短暂的班前会议后,一列被工友戏称为“蓝精灵”的GTC-80型钢轨探伤车从加查站出发,前往林芝,准备对第二次参与“春运”大赛的拉林铁路钢轨进行的一次集中“B超体检”。利用超声波探伤设备对拉林铁路钢轨内部损伤的类型、位置、程度进行排查,让钢轨伤损无处遁形,确保每一趟行驶在拉林铁路的双源动车组安全平稳。

高原动力集中内燃动车组试验(助力拉林线双源动车组安全稳定)(1)

“拉林铁路多隧道、曲线幅度大,作业过程中大家一定要紧盯探伤数据图谱和波形变化,确保采集数据的质量,保持多看、多说、多动的工作状态。”探伤操作员王春叮嘱正在回看数据的工友们。从大年三十到大年初四,探伤车队的7名干部职工,一直奔走在青藏铁路线路,舍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默默的坚守岗位,守护雪域天路。

“不论是普速铁路还是高速铁路在运行的过程中,列车都会对钢轨产生巨大的作用力,时间久了就会产生裂纹、核伤等一系列的伤损。我们的工作就是利用钢轨探伤车的超声波法来识别这些病害。就像医院里的B超一样,对钢轨进行全断面扫描,排查设备隐患,保障列车安全。”副主任吴春元介绍说。随着拉林线运力日益增加,开行列车逐渐增多,对铁路线路安全性能要求也逐渐提高,利用钢轨探伤车全面排查钢轨病害能够有效保障双源动车组安全运行。

高原动力集中内燃动车组试验(助力拉林线双源动车组安全稳定)(2)

拉林铁路穿越冈底斯山与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之间的藏南谷地,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冬季气温低且温差较大,钢轨受气压和温度变化,每1摄氏度,一米长的钢轨就会出现0.0118毫米的变化。行驶在拉林线上的探伤车车厢中,4名探伤操作员不断调整相关参数,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们全神贯注持续盯控,适时调整超声波的增益大小和检测轮的对中状态,通过数据变化判断钢轨是否存在伤损。“作为一名合格的探伤车操作员不仅要判断准确,更要严谨细致,要有鸡蛋里挑骨头的那股劲儿。”李生红坚定地说。

经过6个小时的探伤检测运行,“蓝精灵”稳稳停在了林芝站。为了能够更加精准地监测到钢轨探伤数据,准确排查钢轨伤损,数据回放员顾不上休息,继续对当日探伤数据进行回放分析,争取第一时间将检测结果反馈至设备管理单位,尽早消除钢轨隐患。

为了提升拉林铁路运输能力,利用钢轨探伤车及时排查铁路线路钢轨中的损伤隐患,有效保证春运期间双源动车组安全稳定,为拉林线旅客平安出行和货物运输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西藏日报客户端 作者: 王雨霏 丁树明 王小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