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汉字文化怎么融入家庭教育?家长国学堂汉字

文/渔歌子

家长国学堂,细品国学滋味,同享传统文化,与爱好传统文化和追求人文精神的家长朋友一起,每日花几分钟时间,学一点传统国学,点点滋润,日日更新。

文字是文化的符号,文明的密码。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魂,它奠定了中华文明的特质,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和精神。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演进信息,很多都储存在汉字里,所以解码汉字,就是解密中国文化。

汉字和中国地域文化

人生最大的偶然性,在于呱呱落地那一瞬间,因为那一瞬间确定了你的家庭、故乡和国籍,确定了你人生的许多起点、资源或位置。生于强大还是弱小的国度,决定了你的国籍的成色;生于富贵还是贫寒的家庭,决定了你人生的挑战或底蕴;生于哪一个行政区域,都市还是乡村,内地还是沿海,平原、山地还是草原,又决定了性格中的某种类型或格局——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中国很早就有行政区划。从大禹的“九州”,到秦汉的“郡县”,到唐宋的“道路”,到蒙元的“行省”,到今天的“省市区”(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划分行政区域的首要依据一直是自然山川、风土人情,然后才是政治和经济等因素,这就给每个人身上打上了深深的地域烙印。作为社会学、人类学家的费孝通,有一部著作《乡土中国》。“乡土中国”,这是非常准确的概括,即使是城市化方兴未艾的今天,我们中国人身上谁没有自己“乡土”的特色呢?我们日常所见的地域自豪感、地域歧视和地域亲切感,皆由此而来。

[字形演变]

中原汉字文化怎么融入家庭教育?家长国学堂汉字(1)

[文化解读]

“豫”,是一个形声字。《说文解字》:“豫,象之大者。从象,予声。”据说古人长期以来一直搞不清这个“豫”字是何意义,直到东汉许慎才弄明白,即《说文解字注》所说的:“非许书则从‘象’不可解。”

《说文解字注》对此字解释甚详:“豫,象之大者。此豫之本义,故其字从象也。引伸之,凡大皆称‘豫’。大必宽裕,故先事而备谓之‘豫’,宽裕之意也。宽大则乐,故《释诂》曰:‘豫,乐也。’《易》郑注曰:‘豫,喜豫说乐之貌也。’亦借为‘与’字。如《仪礼》古文‘与’作‘豫’是也。贾侍中说:‘不害于物。’贾侍中名逵,许所从受古学者也。侍中说:‘豫,象虽大而不害于物,故宽大舒缓之义取此字。’从象,非许书则从象不可解。俗作预。”

这段话讲得很清楚:“豫”的本义是较大的象;在“大象”的基础上,引申出大的意思,宽裕的意思,预备的意思,逸乐的意思……还假借为“与”,并经常写成“预”。

《易经》里有一“豫”卦,《易·豫卦疏》解释道:“豫者,取逸豫之义,以和順而动,动不违众,众皆悦豫也。”如《詩·小雅》:“逸豫无期。”这里的“逸豫”是褒义,有安逸快乐之意。到了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里,“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就转为贬义,成了不知死活的享乐了。

《中庸》里有“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的名言,这个“豫”,则是预备的意思。

还有个常用词“犹豫”。“犹”和“豫”,都是兽名,据说这两种野兽性皆多疑,于是以“犹豫”来比喻人之临事迟疑不决者。《史记·吕后纪》:“计犹豫,未有所决。”

中原汉字文化怎么融入家庭教育?家长国学堂汉字(2)

“豫”字最重要的意义,是豫州,即古代九州之一。《尔雅·释地》:“河南曰豫州。” 《书·禹贡》:“荆河惟豫州。”即黄河以南、荆州以北之间的地区。由于豫州位于天下九州之中,因而又有了“中州”、“中国”、 “中土”、“中原”的别称。

豫州的得名从何而来呢?《释名》:“豫州在九州中,京师、东都所在,常安豫也。”是说豫州位于九州之中央,又经常是京城或东都所在,处于安全逸乐状态,所以叫“豫州”。这似乎也没错,因为自古以来的京城,都是各种财富和享乐的聚集地。但是《释名》成书于东汉,在此之前还有很多地方充当过京都,如果仅仅因为这一点就叫豫州,那么长安、咸阳所在的雍州,也该改名为豫州了。这是典型的因果颠倒,倒果为因,不足为据。

所以我们还得回到“豫”的本义——“象之大者”。原来,远古的时候,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河流密布,森林茂密,野象众多。由于大象性情温和善良,举止稳重舒缓,有吉祥意义,于是这块大象出没的土地就被称为“豫州”。周朝以后,大象的生存范围不断南移,由黄河流域逐步向淮河、黄河、岭南推进,到现在,中国只能在云南西双版纳一带才能看到大象。

中原汉字文化怎么融入家庭教育?家长国学堂汉字(3)

虽然豫州的大象早就消失不见了,但这个名称保留了下来。到现在,豫州的土地大多属于河南省,于是“豫”便成为河南省的简称。

河南的地形,与中国的整体地形一样,也是西高东低,西部为险峻的山地,东部为肥沃的平原,从北到南有海河、黄河、淮河等水系贯穿其间,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使这一地区成为山河形胜的富饶之地。尤其是沿黄河一线,兼有山河之险之利,并居古代中国之中心,是天然的交通、经济中心,也适于担当政治、文化中心,于是在这一带涌现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等一系列古都,也使河南成为拥有古都最多的省份。其中,洛阳的地形和位置最佳,担任古都的历史也最为悠久;而开封(宋都汴梁)则裸露在广阔的平原上,四面受敌,毫无依托,拥有再坚固的城防,也经不住冲击,最终城破国亡,毁于金人的铁蹄之下,也属必然。

中原汉字文化怎么融入家庭教育?家长国学堂汉字(4)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化悠久而深厚,拥有灿若群星的历史名人。但是历史上黄河、淮河的每次泛滥,都掩埋了许多城乡、许多辉煌;每次朝代的更迭,都把这里作为逐鹿中原的主战场,战火所到之处,一片废墟,于是这里深厚的文化,有一多半沉埋于地下,河南是中国绝对的文物大省。

中原汉字文化怎么融入家庭教育?家长国学堂汉字(5)

河南有山、有水、有土地,只要黄淮不决堤,不发大水,这里就有丰足的粮、棉、油,这里的人民就衣食无忧。直到现在,河南仍然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大省、人口最多的省份,只要不谈城市化和工业化,不谈挣钱,这里的人们日子还是相当“逸豫”的。衣食无忧,自然人丁兴旺,枝繁叶茂。中国百家姓的始祖肇兴之地,大多数都在河南,这也为现在的河南,留下了深厚的寻根文化。

中原汉字文化怎么融入家庭教育?家长国学堂汉字(6)

中原文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漫长的历史积淀,极其丰富复杂。走进现代社会,其农业的优势不再算优势,其人口的优势则依旧突出。河南是目前中国输出劳动力最多的省份,几乎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听到河南口音,看到河南人打拼的身影……当然相对于古老的豫州和中原人,今天的河南人少了些逸豫,多了些亢奋;少了些淡泊,多了些竞争;少了些柔和,多了些坚毅……从中州大地上出来走南闯北的人们,似乎都在书写着自己奋斗“闯天下”的宏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