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谁治水(在古代仅与治水有关联)

古代有谁治水(在古代仅与治水有关联)(1)

共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为西北地区的洪水之神,传说他长相十分凶狠,人面蛇身,性情愚蠢凶狠,野心勃勃,是黄帝系部长期的对手,因与颛顼不合曾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战。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共工氏是黄帝王朝时代的部落名字,共工氏其中部落的首领。共工氏时代是在女娲之后,但共工氏并非是伏羲的氏族之一。共工的实际从伏羲时期一直持续到大禹时期,连续数千年之久。

共工的生平

共工,姜姓,是炎帝的后裔,也是炎帝魁隗氏政权最后一位统治者七任帝,之后被神农氏击败,部落名字就改成了“共工氏”,共工氏曾经居住在黄河两岸,曾经经常遭受洪水的侵害,共工氏的首领共工历代参与农业发展的水利工程,因治理有功,人们尊称为水神。

自炎帝被黄帝打败后,因共工氏是黄帝的部下,之后在炎帝的统治下,共工氏屡遭排挤,随着时间的流逝,共工氏终于忍无可忍。

到了黄帝的孙子颛顼时候,共工氏终于爆发了多年的容忍,遭到共工氏的极力反抗,颛顼于是率领部落征伐共工氏,海明善于火攻的祝融才加征伐,共工氏势力不及,惨遭败仗。传说共工氏“怒触不周山”使得天地倾斜,星辰变化,共工氏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被后人尊称为三皇之一。

1共与工

“共”字在甲骨文中写作两手搬一款方形物体的样子,表示双手合作的意思,甲骨文中的“工”字,工的形状为木头类的工具,所以甲骨文上的“工”表示为用木头之类的工具整修东西,或者进项此类活动的工匠

古代有谁治水(在古代仅与治水有关联)(2)

兴修水利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在古时类似科学原理的书籍只能靠实践来摸索,需要多次尝试才能完成,兴修水利的工程,共工氏是一个善于组织人力治水的部落,所以他们专注于研究农业生产中的水利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更是被后代沿用。

2共工事迹

共工是一个治水专家,共工氏十个治水的世代家族,共工氏治水的方法就是把高地铲平,把低地填高,在平地上,部落生存的周围建起土堤来挡水,这种方法我们也知道,根本不会起到治理洪水的方法,所以共工所做的很多治水方法都是失败的。

《国语·周语下》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这便是讽刺共工治水的方法不对,这种把高地铲平,低地填高的方法,水漫而不流,不遵循其道理,是导致共工失败的主要原因。

但是共工自身也受到了水患的影响,之后共工就在高处蓄水,在低处疏通水利,为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3 筑堤的发明

《左传》中记载: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共工治水有功,在《左传·昭公廿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

古代有谁治水(在古代仅与治水有关联)(3)

记载了共工的儿子后土对农业方面的发展,他们专注农业生产水利,在调查了土地情况之后,修筑了堤坝,有地地势太高不容易灌溉,有的地势太低容易发生洪水,所以他们把地势低的地方填高,地势高的地方把土运到地处,他们还发明了筑堤蓄水,这种方法利于农田灌溉,对古时农业的发展有利很大的帮助。

共工氏在黄河流域用泥石来修筑堤防,有效的防止了黄河中的水泛滥成灾,这是中国历史上防洪工程的第一次,由于治水有功,共工氏在部落里一下名声显著,之后共工和他的后代曾和大禹共同治水,在中国最早的文献中官水的官员就叫“共工”。

治水的过程中共工积攒下了很大的名望,因为治水有功,他的名声可是一飞冲天或许正是因为共工这样是一个治水英雄,又是一个造成水灾的一个祸患,所以在人们口中一直流传至今。

共工为何能被称为三皇之一

共工能被称为三皇之一,这种贡献是多方面的。首先共工的“共工之阵”是一种筑提防洪的一种治水方式,颛顼时还用此阵平灭水害,这是一项对后人影响极大的治水技术,这是共工得名的原因之一。

古代有谁治水(在古代仅与治水有关联)(4)

共工时代是农业从无到有的时代,他的儿子后土与治水来灌溉农田,抵抗了旱灾,造福了农民。《国语》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杜”说明不仅共工治水有功,共工氏世代都对治理土地而造福百姓,被百姓奉为土地神,享受祭祀,并历代受供。

共工的贡献

1 共工怒触不周山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宇宙间发生了发生了一场战争,水神和火神一向不合,于是水神就率领自己的虾兵蟹将,向火神居住的光明宫发起了进攻,光明宫里常年不熄灭的神火给弄灭了。此时大地陷入黑暗当中,人们恐慌,祝融特别生气,于是乘着自己坐骑出来应战,火神的坐骑是火龙,火龙所到之处,有了光明,黑暗渐渐散去,大地上有了光明。

触犯了水神共工,命令自己的部下把,人间的五湖四海全部给吸上来,往光明宫灌去,火神叫来了风神来帮忙,风火助威,火势趁着风势,直冲共工,共工想留住五湖四海的水来抵抗大火,可是水流的到处都是,水神共工根本留不住,眼看火乘着风就向共工卷来,共工一点办法没有,共工被烧的焦头烂额,率领自己的部下和军队逃回了大海。

共工心想祝融这次遇到打谁,肯定知难而退,不在追过来,于是在自己的宫殿里洋洋得意起来,可是没想到的是,这次火神没有人气吞声,而是乘着自己的火龙,乘胜追击直逼共工的水宫,共工没有办法只能是硬着头皮和祝融一战,兵不及火神的共工,大败火神,自己的部下也是都仓皇而逃,共工心力交瘁,无法交战。

古代有谁治水(在古代仅与治水有关联)(5)

逃到了天边的不周山躲避,可是火神穷追不舍,水神不肯受此战败的侮辱,一头撞向了不周山,不周山被水神共工撞折了,不周山一倒,天的一边就塌了下来,没想到不周山是支撑天地之间的柱子,顿时天河倾斜,洪水泛滥。

“水火不容”的典故就来源于此,之后有了女娲五彩石补天的事迹,大地才恢复了原本的模样。

由于共工造成了天地大乱,所以在传说中共工被妖魔化,成为人们口中唾骂的对象,但是共工的历史功绩应该是永久铭记的,在《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不周山下红旗乱”句,“共工没有死,共工氏胜利的英雄”所以传说终究是传说,共工所作的贡献,是真实存在的结果,他所作的贡献,让人们铭记在心,为后代治水开拓了前沿。

2人物评价

共工是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民以食为天”为民做出的贡献,人们称他为三皇之一,关于他的传说几乎全跟水有关,共工氏华夏治水的英雄,被后世尊称为水神,共工治水表现出人类面对自然,永不言败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共工在古代文献中出现多次,其中关于他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有积极的也有侧面的,这也是共工名声大振的原因之一。

共工三皇之一的来历

“三皇”是指由卓越贡献且时代靠前的远古帝王的统称,三皇有许多版本在《世本》中是伏羲、神农、黄帝,《吕氏春秋》中是伏羲、女娲、神农,《史记》中是天皇、地皇、泰皇,而《资治通鉴》中是伏羲、神农、共工。

古代有谁治水(在古代仅与治水有关联)(6)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共工并没有称帝,《资治通鉴》中言“或以共工同牺农为三皇”由于帝王可以集中人力做事,所以共工在兴修水利工程为农业做出的卓越贡献,所以能在“三皇”中立足便不奇怪了,但是共工并入帝王,又何来三皇之一那?

四库全书里收录了中国古代许多历史文献,共工在里面共出现2727次,虽然低于伏羲、神农、尧、祝融等人但高于炎帝、女娲、舜等帝王。“共工氏”也出现多次,高于雀氏、女娲氏、祝融氏等其他氏族,所以把共工列入三皇之内就不奇怪了。

结语

虽然共工氏是一个治水兴修水利的一个部落,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治水兴修水利来发展农业的一个部落,共工氏时代是以农业为主的时代所以在,五帝时代是以国家政治层面为主的文明形态发展过程,时代不同地位却在当时是相同的,《山海经》中记载“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就表达了内心中对共工的敬畏,共工氏的努力最终使得人类取得了伟大胜利,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应被称为三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