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教育孩子学习:三个故事告诉你

有两句话在我们中国是很出名的。一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我们家乡则流传一句话:黄荆棍下出好人。黄荆是一种植物的滕,打人非常痛又不会伤到筋骨。因此成为家乡人教育孩子的理想工具。

幸运的是,我妈妈从来不打我们,但我老公是被打大的孩子,现在在教育我们自己孩子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出现分歧。

棍棒教育孩子学习:三个故事告诉你(1)

那么,打骂教育真的管用吗?我来讲讲我亲眼见到过的三个真实案例,来看看这种方法到底好不好:

反社会型人格的黑老大,竟然是被打大的。

记得小时候我爸妈带着我搬到镇上去住,爸妈开了个小工厂,他们定期要去城里跑业务,于是小姨来照顾我。

有一天傍晚,小姨看到街对面商店里坐着一个赤裸上身的男人,前胸后背满是纹身。他斜眼望向我们家,小姨吓得赶紧关了门,栓上门栓,不准我们再出去玩。

就这样小姨还不放心,等他走后带着我去对面店里打听这个人。听后小姨更害怕了,原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满贯,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恶贯满盈四个字,这个名字也常被大人用来吓唬我们小孩子。

谁不听话,大人就会说“满贯来了”。我们就吓得不敢吱声了,他长得五大三粗,但有一个特别漂亮文静的老婆。她老婆每天拿着一个线团,坐在门口安静地织毛衣。

棍棒教育孩子学习:三个故事告诉你(2)

我长大后才听说,他老婆以前是学校的校花,他死缠烂打地追求她,被她拒绝,后来他把她强jian 了,坐了几年牢,回来后提着刀去她家威胁要她嫁给他,女孩没了清白不好嫁人,她家人惧怕他,于是牺牲女孩,把她嫁给了这个恶棍。

他后来在城里和一帮混混搅在一起混日子,因为特别能打不怕死,混成了老大,以收保护费为生。

邻居说起他小时候的事情,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满贯的祖上直到爷爷那一代都是读书人,他爸爸受文革影响被打成了地主,没有念成书的爸爸后来把振兴家庭的希望都放在他身上,他又是生了几个女儿后唯一的儿子。

爸爸对他特别严厉,只要他犯了错,几个姐姐都要陪着挨打,经常被打得砖床脚。可是上中学后,他开始反叛,在家挨打后去学校欺负别的学生,联合一帮学生和老师作对,在学校闹得乌烟瘴气,最后被学校开除。

他爸爸把他吊起来打到半夜,他伤好后就发生了强jian 女生的事情,他爸爸气得病倒了,在他病后,他一直悲叹,觉得儿子长大了,翅膀硬了,打骂也没用了。

棍棒教育孩子学习:三个故事告诉你(3)

可是他一直没有想过,打骂如果真的有用,儿子怎么会变成这样

几个儿子把老爸捆起来,嘴里塞牛粪。

小时候我家里开了一间杂货店。卖糖、盐、酱油、醋、还有酒。每个赶集日,有一群爱喝酒的老头就集中在我家院坝里,一把花生米,一碗酒,一直从中午喝到日头偏西。

其中有一个老头每次喝酒后都要发酒疯,他喝完后,满脸通红,东倒西歪往家走。家老婆和三个儿子就遭殃了,他一到家就搞得乌烟瘴气、鬼哭狼嚎。

他酒后要打人!每次必定把家里老太婆打得鼻青脸肿,几个儿子经常被他叫来跪一排,谁要是跑的话,被捉到打得更凶。

有一天他喝完酒又东倒西歪往家走,走到我家背后竹林里就倒下睡着了,有人去他家通知他儿子,叫他们来接回去。

棍棒教育孩子学习:三个故事告诉你(4)

三个儿子来了,把他抬起来,他迷迷糊糊地又开始骂人,然后站起来要打人。不知道哪个儿子先爆发,奋起反抗,另外两兄弟平时被打骂够了,也积了一腔怨气,于是拿来绳子,结结实实地把老汉五花大绑,脏话源源不断从他嘴里冒出来,这时旁边正好有一堆牛粪,儿子们抓起牛粪塞满了他的嘴。

围观的人都小声议论,大家都觉得解气,老太婆整天在家操持家务,还被他打。这件事不但没有人指责几个儿子,还私下里都说他们懂事了,懂理保护自己妈妈。

从此以后老汉喝完酒再也不闹事了,醉倒在竹林里,儿子们不再来抬他,他自己醒了慢悠回家。

这说明什么?用暴力来教育孩子,只会在孩子心中种下仇恨和反叛的种子,当你打不赢那一天,所有的权威将不复存在。

前怕狼后怕虎,掉片树叶也怕把你砸伤了

这句话最初是我用来形容我先生的,他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记得当年我辞职创业,发展一年比一年好,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叫他辞职和我一起干,但是他不敢,虽然他在工厂当工人,工资只有二三千块钱,但还是怕冒风险。

棍棒教育孩子学习:三个故事告诉你(5)

看我我实在忙不过来,他选择上夜班,白天到我店里帮忙,直到生了孩子,他办理停薪留职。最后被工厂劝说才辞职。

我们自己开店,平时基本没有假期,只能国庆春节这样的大假才能休息。那一年国庆,儿子正好快一岁了。我打算和弟弟一家人出去旅游,让公公婆婆带孩子,趁机给儿子断奶。

于是我们开始策划出去旅游的路线、准备带的东西。可是先生全程对于去哪里玩,带什么东西总是不置可否。也不说去,也不说不去,问急了只说:“随便”。

我默认他要去,帮他准备好了衣物行李。可是到了出发的时间,他也一直拖拖拉拉,我们把行李搬上车,全都坐上车了,他还在店里磨磨蹭蹭。

棍棒教育孩子学习:三个故事告诉你(6)

那次他差不多是被我们绑着出去玩的。后来几次也是这样,有一次我们去青海湖,来回三千多公里,原定计划是要玩6天。但他到了青海湖就说没意思,想回来。

于是我们只好放弃了原定的一些景点,走近路回来。时间很赶,又错过了很多美丽的景色,全程高速飞奔回来。我觉得和他一起出去真是太扫兴了。每次出去玩都像是绑着他去,求着他去。

后来又有一次去旅游,我们把他排除在外。直到要出发了,他才发现自己在计划之外,又表现出很失落的样子。

那次我和他深谈,为什么要这个样子?

他给我的答案出乎我的意料:“怕被爸爸说!”他说的爸爸就是我公公。

因为我们出去玩,有时得把孩子放回老家老人带,他怕麻烦老人。带孩子去,他又怕老人知道了说我们浪费钱。

我惊呆了,年近四十的大男人,怕自己爸爸,这是什么原因?

先生才说起,小时候总是被公公打,有一次他放学回家和同学在路上玩得晚了一点,抬头看到公公拿着棍子,他一路抽打着他,把他的腿都打肿了。

棍棒教育孩子学习:三个故事告诉你(7)

婆婆也曾和我说起,以前公公忙没时间管先生,但吃饭的时候会在一起,于是他总是在吃饭时“教育”先生,轻则骂,重则抬手就打,先生总是哭着吃饭。

我恍然大悟,为什么先生会总也长不胖,从我认识他到现在人到中年了,还是瘦得跟竹竿一样。因为吃饭时打骂孩子,会让他消化不良。

那次老公给我说,虽然他都成年了,但是一听到公公的声音,他就会不自觉地发抖。和我们一起出去旅游,会花很多钱,还要把孩子给公公带,他怕他会骂他。

我说骂就骂啊,你就骂回你,你现在是一家之主了,你有权利享受生活!

我知道真相后一直希望老公和公公能吵一架,能在反抗之中找回自信和勇气。老公还是不敢,直到现在他和公公说话都是客客气气地,每天吃完饭,我就回房间看书,先生会陪着他们说一些东家长西家短的事,很认真地敷衍。我不知道这辈子先生能不能找回勇气。

现在我们住在一起,我儿子调皮的时候,公公就会很焦虑地说:你们还不打,快要来不及了,到时教不好了!

我说:我的儿子,谁都不许打!

我还想问:你以为你把儿子教得好吗?让他一辈子怕你,一辈子活在牺牲自己感受去讨好你的阴影下,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打骂孩子,只会种下反叛和仇恨的种子

三个故事讲完了,打骂孩子真的是好的教育方法吗?今天,大多数的家长都认识到打骂和体罚孩子是不对的,但严厉教育还是通常被采纳。

棍棒教育孩子学习:三个故事告诉你(8)

美国教育学博士简·尼尔森在《正面教育》一书中说:

孩子们通常不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遭受到惩罚时内心所作出的决定。然而,他们未来的行为就建立在这些潜意识之上。例如,一个孩子可能在潜意识中认定“我是一个坏孩子”,并会继续扮演“坏”的角色;而另一个也认定自己“坏”的孩子则可能会变成一个讨好者(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以此来求得他认为自己不配得到的爱。

在上面的故事中,那个十恶不赦的满贯便是在儿时被打骂中认定自己是坏人,于是一路坏到底而我先生则是在打骂中认为自己不配得到父母的爱,哪怕是成年了,也要以得到父母肯定为原则,不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总是小心地讨好父母。

而那对把爸爸捆起来的兄弟,也说明打骂是没有用的,他只是做了错误的示范,只会在孩子心中种下仇恨和反叛的种子。

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人认为打骂是管用的,但是打骂也许只是当下有用,因为孩子没有反抗的能力,他打不过大人,也不敢打大人。

但到他们青春期了呢?当他们慢慢有能力和体力去对抗父母的时候,那时父母才会发现,打骂非但没用,还会让孩子叛逆,难管。

所以,打骂教育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简单粗暴的方法,是时候把它彻底丢弃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