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传承载人航天精神)

随着倒计时归零后的一声巨响,“神舟十四号”飞船搭载长征火箭,拖着鲜亮的尾焰奔向浩瀚太空,三名航天员带着祖国人民的殷切期待再一次飞向我们自己的空间站,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载人航天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载人航天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传承载人航天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倒计时归零后的一声巨响,“神舟十四号”飞船搭载长征火箭,拖着鲜亮的尾焰奔向浩瀚太空,三名航天员带着祖国人民的殷切期待再一次飞向我们自己的空间站。

回望中国航天走过的历史,这不仅仅是一部从地面飞向天空的历史,更是一部不屈不挠,历久弥坚,实现梦想的历史。“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在一代代航天人心中传承,“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每一位航天人的理想信念。作为年轻干部,我们也要学习并传承载人航天精神,奔赴理想的星辰大海。

奔赴星辰大海,是一条自立自强的孤独旅程。很多年前,我们的国家甚至还没有自己的火箭和飞船,一切从零开始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拼命追赶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我们不信命,我们相信凭借自己的力量一定能搞出来!不知经历了多少日日夜夜,也不知品尝了多少失败的苦痛,手摇计算器摇出的每一个数据,算盘敲击出的每一声都饱含中国航天人的热血。1970年,当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众人紧张的期待中将实践一号实验卫星送入轨道,我们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也可以拥有自己的航天技术。这条自立自强的道路漫长而孤独,却映射出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誓要保卫祖国、守护人民的决心。

奔赴星辰大海,是一条挑战极限的奋进轨迹。当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航天英雄遨游太空时传回的画面,不禁感到骄傲,也亲切的将航天员比作“太空网红”。但我们并不知道,成功的背后,是无数痛苦、甚至超越人类身体极限的“魔鬼训练”。模拟加速度训练中,8个G的载荷已远超正常人身体的极限,而航天英雄杨利伟则是这样介绍“在操作的时候,我们手里会拿着一个报警器。用来干什么呢?就是当你一旦承受不了了,随时按下这个报警器,实验马上就会终止。但是自1998年航天员大队成立以来,20多年过去了,没有一个航天员把这个报警器按下过。”飞向浩瀚星空不是旅行,而是充满未知与危险,承担国家与民族希望的轨迹,这条轨迹中的每一个脚印,都是共产党人不怕死,不怕累,誓要赢得胜利的坚强意志,都是中国人民勇于挑战,敢于突破的强大信念。

奔赴星辰大海,是一条艰苦奋斗的荆棘之路。火箭发射点火的那一刻,是我们最心潮澎湃的瞬间,而就在距离发射塔架几公里的地方,七百多位中国航天的第一批创业者在此长眠,永远守望着祖国天空。东风烈士陵园中,安葬着13位共和国的将军,在那里,他们可以看见高高的发射架,听见最早的火箭轰鸣声。我们赞叹于航天工程的伟大,崇拜航天员的坚毅品格,向往神秘的太空生活,同样更不能忘记在这座陵园中,每一个曾经为了大国飞天梦而无怨无悔,奉献一生的工作者。奔赴星辰大海,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接力传承,一往无前的伟大事业;也是共产党人永不退缩,中国人民永远向前的写照。

发扬载人航天精神,不仅体现在关心支持国家航天国防事业,更体现在我们年轻一代日常工作生活中。面对人生,我们自强不息;面对困难挫折,我们勇于挑战;面对党和人民,我们甘于奉献!让我们胸怀理想,脚踏实地,用实干拼搏奔赴理想的星辰大海!

(来源:北京市通州区玉桥街道 徐伯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