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岳名字由来(熊岳历史三部曲之熊岳因何而得名)

“熊岳城”地处辽东中南部半岛盆地,西邻渤海,东临千山山脉,周围丘陵环伺,古时便是盐铁重镇,鱼米之乡,在远古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遗迹,又地处咽喉之地固兵家必争之地,城池几经战乱多次损坏。现留有古城为明洪武年建,按营口当地历史顺序排名就是:“30多岁的鲅鱼圈,百年的营口市,千年盖州城,2000多年的熊岳城!”下面编者带大家详细介绍下熊岳的历史,地理位置,及城名由来!

熊岳名字由来(熊岳历史三部曲之熊岳因何而得名)(1)

满洲国地图

据史料记载在汉代时在今熊岳温泉建有“平郭城”(土城),为平郭县治所;《汉书·地理志》载:“平郭,有铁官、盐官。”表明该城系以冶铁、制盐为主要产业类型的经济重镇,亦系汉朝政府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的重要体现。平郭县作为辽东郡十八县中唯一明确记载的具有冶铁、制盐的城邑,在很大程度上为辽东地区供应着铁器和食盐。营口一带海岸系辽东湾盐区最大的盐场,制盐条件优越,至今仍是重要的海盐基地。盖州、大石桥一带有铁矿分布。后在温泉村出土千秋万岁瓦当为证

熊岳名字由来(熊岳历史三部曲之熊岳因何而得名)(2)

汉千秋万岁瓦当,出土与温泉村

那么“熊岳”——这个极具个性的名字,又从何而来呢?

据史料记载,唐显庆三年,薛仁贵伐高丽时温沙门战路过今望儿山时,夜晚行军遇大雾,士兵远见雾中隐现一头大熊,随即薛仁贵抽箭射去。随即叫士兵上前查看时发现射中的黑熊乃是一石头山,固哈哈大笑,称其为熊丘。后在此击败高句丽大将,便在山下建一“石城”,该城初为高以石所垒,周二十余里,故唐名“石城”。

熊岳名字由来(熊岳历史三部曲之熊岳因何而得名)(3)

望儿山远拍

后又属渤海国,为靺鞨所建(公元698——926年),当时渤海国称石城为“杉卢郡”。该国后为契丹所灭,建立“辽”,方置杉卢郡尉“卢州”,这就是文人墨客常以卢州书之于诗文的缘由;

熊岳名字由来(熊岳历史三部曲之熊岳因何而得名)(4)

唐东征之前地图

辽代时,城址移至今熊岳城,属卢州辖县,始建土城。辽建土城后,卢州官员,乡绅名士登北门楼拟议新城名。古时多以山,水,为名,固有乡绅提议:为称之为熊丘城,后有一才子提议:丘乃岳同意,何不称为熊岳城?故此熊岳得名!

熊岳名字由来(熊岳历史三部曲之熊岳因何而得名)(5)

辽代地图

后金代拼入盖州;

熊岳名字由来(熊岳历史三部曲之熊岳因何而得名)(6)

金代地图

元、明朝延续;

熊岳名字由来(熊岳历史三部曲之熊岳因何而得名)(7)

明代千护所

明朝建立之初,元朝的残余势力仍然控制着辽南大部分地区。明朝在全国范围的统治大体定局后,就开始统一东北。在辽东实行军队的卫所管理体制,共设二十五个卫,盖州卫即是其中之一,熊岳成为盖州卫下辖的熊岳堡。

熊岳名字由来(熊岳历史三部曲之熊岳因何而得名)(8)

从洪武九年(1376年)开始,辽南各卫、堡才正式大规模修筑砖城。熊岳城的修筑也应是在这一时期进行的。

熊岳名字由来(熊岳历史三部曲之熊岳因何而得名)(9)

 康熙版《盖平县志》载:“熊岳城,周围三里九十九步,南北二门。”这次修城工程是盖州和熊岳城建史上的一次重要飞跃:城墙由土筑改为石条墙基,青砖包砌,极大地增加了城墙的坚固性。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在熊岳堡设立驿站,熊岳也因此称为“熊岳驿”。熊岳城虽然只是一座驿站和城堡,但其城池的规模却远远大于同类级别的“驿”或“堡”,仅略小于“卫”级城池。由此可见,明朝对熊岳城的修建规格较高,一方面是由于原辽代卢州熊岳县城址的规模较大,另一方面也是源于熊岳地处南北交通要冲的重要地理位置。

熊岳名字由来(熊岳历史三部曲之熊岳因何而得名)(10)

日本占领后留下的极其珍贵的当年迎熏门照片

熊岳古城当时建有两座城门,北门叫做绥德门,南门叫做迎薰门,城门外还建有瓮城,如今,只有残存的北门孤零零地立在老城之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