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宋代喝茶图(市井图鉴从太平欢乐图看古代嘉兴人怎么喝茶)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经典宋代喝茶图(市井图鉴从太平欢乐图看古代嘉兴人怎么喝茶)(1)

积山书局石印版《太平欢乐图·卖茶叶》

清明时节,茶香氤氲,可曾闻识?

每年清明,天气转暖,新茶上市,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正式开启。作为饮料,自古以来,堪称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唯茶一家。北宋吴自牧《梦粱录·鲞铺》中,有“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开门“七件事”,连酒都排不上号,足可见茶的普及程度之广,生活沉淀之深。

顺着石印版《太平欢乐图》的时令排序,“卖茶叶”的画叶映入眼帘。唐代陆羽隐居苕溪始著《茶经》,饮茶文化流传千年。喝茶毕竟是一桩雅事,对于产茶区的人们来说更是如此:

案:湖州之顾渚茶与罗岕茶著名于昔。《天中记》曰:顾渚茶为珍品。《长兴县志》曰:罗岕产茶,最佳。今杭州之龙井茶,甘香若兰,点试之,胜顾渚、罗岕远矣。第龙井茶不易得,常市者采于法华山,名本山茶。

相较于嘉兴的一马平川,隔壁的湖州倒是好山好水,有适合种植茶树的天然地理条件。顾渚是山名,今属浙江长兴,茶圣陆羽曾在此著书,所产茶品在唐代已属贡品,流传至今的紫笋茶即是其中精品。罗岕茶产于浙江长兴白岘罗岕山区,传说因唐末名士罗隐曾隐居于此而得名。

较之顾渚茶,这款茶品成名晚不少,在明代,有“吴中所贵”“大明绝唱”之称,当时,许次纾《茶疏》、熊明遇《罗岕茶记》、冒襄《岕茶汇钞》等多种茶书专述此茶。不论是历史悠久的顾渚茶,还是后起之秀罗岕茶,都比不上杭州龙井茶。正宗龙井不易买到,茶客便退而求其次,选购杭州西溪法华山的“本山茶”。

龙井茶名满天下,乾隆帝亦是同好,他不仅数访龙井产茶地,还诗以咏之,留下了《龙井八咏》等作品。乾隆年间嘉兴人沈初在《西清笔记·纪庶品》中写道:

龙井新茶,向以谷雨前为贵,今则于清明节前,采者入贡,为头纲。颁赐时,人得少许,细仅如芒。

谷雨之前的“谷前茶”已属珍贵,清明前的“明前茶”产量不多,作为贡品有“头纲”之称。《太平欢乐图》作于乾隆第五次南巡前夕,从其进献皇家的创作动机来看,策划者必定对乾隆帝的品位和兴趣多有研究。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画中售卖的茶叶包,包成一个个四方的纸包,用细绳扎紧,叠放在竹篓中。明代以来,制茶和饮茶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帧茶叶包的图像,恰好验证了制茶方式的变革,而饮茶方式必定也会随之改变。今天,我们或许已对泡茶习以为常,殊不知,国人制茶方式也是经历成百上千年的演变,才发展成现今的模样。

明以前的茶叶,一般是制成茶饼,每次饮茶,要先炙烤茶饼,再碾罗成细末,繁复考究,耗时耗力。陆羽煎茶,讲究“三沸”,初沸时放盐,二沸时加入茶叶细末并搅拌,三沸则止。

宋人饮茶因为更加复杂的点茶和斗茶,将茶道技艺发展到史无前例的高度。宋人以竹筅调茶,分七次加水,在茶盏中打出绵密的泡沫,再用茶粉在泡沫上点出山水胜景,称之“茶百戏”,与今日咖啡拉花有异曲同工之妙。元代,这种复杂的茶艺和龙团茶饼的制作多局限于宫廷和上层社会,民间罕有。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废除龙团贡茶,改为芽茶。随后,宋以来的“点茶法”渐衰,清简的泡茶之风逐步兴起,延续至今。我们今天熟悉的绿茶“炒青法”即起源于明代,红茶也是明代武夷山茶农的发明。

吴藕汀《孤灯夜话》一书忆及饮茶时说,“我家本依海宁习惯,向饮绿茶。自我父辈起,受海上影响,改饮红茶,我亦以饮红茶为主。饮时绿茶加茉莉,红茶加玫瑰花,已相沿成习惯矣。”吴老还感叹嘉兴四面无山,本不产茶叶,“我见唯塘汇章园有茶树十数棵,名曰‘章园茶叶’。”2009年,“章园茗茶”制作技艺被纳入市级非遗,塘汇茶园村颜马浜的茶园也是嘉兴平原地区唯一的产茶地。

经典宋代喝茶图(市井图鉴从太平欢乐图看古代嘉兴人怎么喝茶)(2)

积山书局石印版《太平欢乐图·卖煮茶水》

沏茶不仅讲究茶叶的好次,所用水源也是茶汤甘醇与否的关键。茶圣陆羽认为,“以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太平欢乐图·卖煮茶水》展现了盛清时代士人惬意品茗的考究生活:

案:杭州井水味咸,不可以瀹茗,西湖多山泉,虎跑、白沙二泉甘洌尤胜。《杭州府志》:虎跑泉在大慈山。《钱塘县志》:白沙泉在栖霞岭后。村人日往汲之担鬻于城市。临平山有宝幢泉,即安平泉,味亦佳,载舟致之颇易。

看来,从唐代至清代,井水历来不被当作沏茶的上佳选择。晚明嘉兴重要鉴藏家“博物君子”李日华对饮茶之水极为讲究,其“味水轩”因此得名。四十岁丁忧返乡后,他在味水轩中品茗、会友、鉴画,过上赋闲生活,著述勤勉,留下文人风雅生活的详尽写照。他喜好杭州龙井茶和无锡惠山泉。为沏上好茶,他托人专程从惠山购水,装进密封水罐,定期以舟船运回嘉兴,代价不菲。从案语来看,这种因饮茶而形成的精致生活至清代依然如故。

曾经,文人之间的雅集品茗多发生在私人空间,近现代新兴公共活动空间的出现,为社会文化生活带来新风尚。光绪甲申年(1884),苏州人沈石荪开了一家“寄园”,是闻名遐迩的名园,内有旱船酒楼、饮茶雅座、剧场演出,好不热闹。其茶室是禾中有闲阶级品茗交际的消遣之处,更有“金石书画社”“怡情曲社”等活跃其间。

新中国成立后,剧场改建为人民剧院,去年,南湖天地鸳湖旅社异地复建,又在园中央重现了寄园,不知是否传承了寄园品茶的老底子。

嗜茶君子李日华有题画诗曰:“画成未拟将人去,茶熟香温且自看。”画幅即成,驻足久立,啜一口香飘四溢的茶汤,寄情山水之中。这就是当季“江南春鲜”的魅力吧。

END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